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32361发布日期:2023-06-01 13:00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


背景技术:

1、发动机是摩托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一般包括具有若干缸体与冷却水道的箱体,进行工作时,冷却水道会将水输入各缸体的水套中,以此对各缸体进行降温冷却,同时缸体中的各部件运转为摩托车提供动力。

2、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曲轴、凸轮轴等部件运转会使各缸体中形成大量的机油油雾,该些油雾会随高压气体被一同向外排放,即造成机油的不必要浪费,又导致环境污染,故而现有技术中一般还会在箱体上设置与箱体内空腔连通的油气分离腔,使得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机油油雾能够先进入油气分离腔进行沉降。

3、但由于摩托车车架提供给发动机的安装空间十分有限,所以油气分离腔与冷却水道往往均设置于箱体侧壁上,该方式虽能避免发动机与车架之间的干涉问题,但也导致发动机在横向方向上更加凸出摩托车车架,造成发动机的结构紧凑性较差,尤为凸显摩托车的笨重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摩托车发动机的布局更紧凑。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包括具有前缸与后缸的箱体,其特征在于,箱体一侧且位于前缸与后缸之间具有凸出部,凸出部内开设有冷却水道,箱体上位于前缸、后缸以及凸出部三者之间合围形成容纳槽,且容纳槽的内底壁上开设有油气分离槽。

3、本摩托车发发动机包括具有前缸与后缸的箱体,箱体上端具有凸出部,凸出部内开设有冷却水道,冷却水道通过水管分别与前缸以及后缸内的水套、发动机上的水泵连通,以此构成循环的水路,同时通过前缸、后缸以及凸出部的设置,使得箱体上位于三者之间形成容纳槽结构,并将用于分离油液与空气的油气分离槽设置于容纳槽的槽底壁上,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无需在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油气分离槽结构,在横向方向上最大限度避免油气分离槽结构过于凸出,同时使得油气分离槽的位置相较于前缸与后缸而言更为靠下,从而在纵向方向上避免油气分离槽过于凸出,进而保证发动机的整体布局更加合理且紧凑。

4、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中,凸出部的顶部凸出容纳槽的内底壁,油气分离槽的截面呈矩形,且油气分离槽的进口端朝向凸出部。

5、油气分离槽的横截面具体呈矩形,其用于通入机油油雾的进端朝向凸出部,加之凸出部的顶部凸出容纳槽的槽底壁,从而使得装配人员后续在安装过程中能够快速分辨各部件的安装朝向,保证安装的便捷性。

6、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中,冷却水道呈长条状且弯曲呈弧形。

7、将冷却水道的形状设置呈长条状,且将其弯曲设置,从而将冷却水道的长度最大化设置,在此前提下,能够尽可能减少冷却水道的深度,避免冷却水道结构过于凸出箱体外侧壁,保证发动机的结构更加紧凑。

8、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中,前缸与后缸均倾斜向上设置使容纳槽的槽口呈扩口状。

9、通过将前缸与后缸向上倾斜设置,使得容纳槽的槽口形状呈扩口状,从而使容纳槽内位于油气分离槽上方能够留置出更大的安装空间,在保证不需要对车架结构大幅度改动的前提下保证节流阀体、恒温器等结构也能够布置在容纳槽内,保证发动机的结构紧凑性。

10、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中,油气分离槽上通过螺栓螺接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与油气分离槽连通的排气管,凸出部上通过螺钉螺接有固定盖,且固定盖上设有与冷却水道连通的进水管。

11、油气分离槽上通过螺接固定有密封盖,通过密封盖对油气分离槽进行封盖,避免机油油雾向外渗漏,同时在密封盖上设置与油气分离槽连通的排气管,使得经沉降过滤后的废气能够由排气管中排出,同时在凸出部上通过螺钉螺接固定固定盖,从而对冷却水道进行密封,防止冷却水渗漏,同时在固定盖上设置与冷却水道连通的进水管,使得发动机水泵输出的水能够依次经过进水管以及冷却水道,最终分别输入至前缸与后缸中的水套中。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摩托车发动机具备以下优点:

13、通过将开设有冷却水道的凸出部设置于箱体一侧并位于前缸与后缸之间,并将油气分离槽开设于箱体上位于前缸、后缸以及凸出部三者合围形成的容纳槽槽底壁上,从而使得油气分离槽的位置更加靠内,保证发动机的结构更加紧凑。



技术特征: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包括具有前缸(11)与后缸(12)的箱体(1),其特征在于,箱体(1)一侧且位于前缸(11)与后缸(12)之间具有凸出部(13),凸出部(13)内开设有冷却水道(131),箱体(1)上位于前缸(11)、后缸(12)以及凸出部(13)三者之间合围形成容纳槽(14),且容纳槽(14)的内底壁上开设有油气分离槽(1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凸出部(13)的顶部凸出容纳槽(14)的内底壁,油气分离槽(141)的截面呈矩形,且油气分离槽(141)的进口端朝向凸出部(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冷却水道(131)呈长条状且弯曲呈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前缸(11)与后缸(12)均倾斜向上设置使容纳槽(14)的槽口呈扩口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油气分离槽(141)上通过螺栓螺接有密封盖(2),密封盖(2)上设有与油气分离槽(141)连通的排气管(21),凸出部(13)上通过螺钉螺接有固定盖(3),且固定盖(3)上设有与冷却水道(131)连通的进水管(3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如何使摩托车发动机的布局更紧凑的问题。本摩托车发动机,包括具有前缸与后缸的箱体,其特征在于,箱体一侧且位于前缸与后缸之间具有凸出部,凸出部内开设有冷却水道,箱体上位于前缸、后缸以及凸出部三者之间合围形成容纳槽,且容纳槽的内底壁上开设有油气分离槽。本摩托车发动机能够使摩托车发动机的布局更紧凑。

技术研发人员:莫康鑫,王清,苏日娜,张立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