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86774发布日期:2023-06-17 10:27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散热器,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器装置。


背景技术:

1、工业上所使用的散热器一般分为水冷和风冷两种,风冷式主要是通过空气流动从而带走热量达到散热效果,而水冷式则是通过散热器把发动机所产生的高温流体进行循环冷却。;

2、公告号为cn210980898u公开了一种散热器装置,包括上水箱、下水箱和散热器芯部,所述散热器芯部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上水箱和下水箱,所述散热器芯部包括侧板和换热腔,所述换热腔连通上水箱和下水箱,所述侧板位于所述换热腔的两侧,所述侧板上平行的设置有多组伸缩孔,且所述伸缩孔贯穿侧板,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3、如对比文件中该类散热器装置在使用时可能会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是其在避免热胀冷缩所造成的损害时只通过开设多组伸缩孔实现,然而该种方式所能解决热胀冷缩的能力和部位有限,腔体在长期使用后仍会产生局部形变,降低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更换频率,提高了使用成本,其二是其在对该散热器装置固定时通过卡扣实现,然而该卡扣方向不可调整,且只能通过穿绳进行固定,固定不够稳定,且实际使用时固定角度不可调整,使得该固定方式不够实用,普适性不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散热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散热器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散热器装置,包括:

4、上水箱和下水箱,所述上水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侧导热腔,所述下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侧导热腔,所述上侧导热腔和下侧导热腔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上侧导热腔的后侧固定安装有溢流管,所述下侧导热腔的后侧与外部管道相连通;

5、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安装在上水箱上;

6、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安装在上侧导热腔和下侧导热腔上。

7、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插杆、插孔、固定部、热缩部和滑动部,所述插杆固定安装在上侧导热腔的底部左右两侧,所述插孔开设在下侧导热腔的顶部左右两侧,所述插杆插接在插孔的内侧,所述固定部固定安装在上侧导热腔的底部内壁,所述热缩部固定安装在固定部的底部,所述滑动部固定安装在热缩部的底部,所述滑动部固定安装在下侧导热腔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

8、优选的,所述插杆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所述插杆的外径与插孔的内径相适配。

9、优选的,所述热缩部采用热敏合金制成,所述热缩部为空心结构。

10、优选的,所述滑动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凸起,凸起的尺寸与所述下侧导热腔的左右两侧内壁间距相适配。

11、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套、转轴、卡塞、连接盘和卡扣,所述固定套固定安装在上水箱的顶部左右两侧,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固定套的内侧,所属卡塞固定安装在转轴的外侧,所述连接盘固定安装在转轴的顶部,所述卡扣固定安装在连接盘的顶部。

12、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的内侧开设有转动腔,转动腔的外侧开设有旋转槽,旋转槽的外径略大于卡塞左右两侧最远点的间距。

13、优选的,所述卡扣的形状为口字型,所述卡扣的壁厚为1-2mm。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散热器装置,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使得该散热器装置通过热敏合金在不同温度下对自身长度进行调节进而实现导热腔随温度变化而移动,可使腔体整体有效应对热胀冷缩带来的形变,进而可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更换频率,降低了使用成本。

16、(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散热器装置,通过设置的安装组件,使得该散热器装置在固定时可通过卡扣进行滑动固定,且固定方向可调整,固定足够稳定,实际使用时固定角度可调整,使得该固定方式足够实用,普适性较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插杆(6)、插孔(7)、固定部(8)、热缩部(9)和滑动部(10),所述插杆(6)固定安装在上侧导热腔(3)的底部左右两侧,所述插孔(7)开设在下侧导热腔(4)的顶部左右两侧,所述插杆(6)插接在插孔(7)的内侧,所述固定部(8)固定安装在上侧导热腔(3)的底部内壁,所述热缩部(9)固定安装在固定部(8)的底部,所述滑动部(10)固定安装在热缩部(9)的底部,所述滑动部(10)固定安装在下侧导热腔(4)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6)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所述插杆(6)的外径与插孔(7)的内径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散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缩部(9)采用热敏合金制成,所述热缩部(9)为空心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散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1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凸起,凸起的尺寸与所述下侧导热腔(4)的左右两侧内壁间距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套(11)、转轴(12)、卡塞(13)、连接盘(14)和卡扣(15),所述固定套(11)固定安装在上水箱(1)的顶部左右两侧,所述转轴(12)转动安装在固定套(11)的内侧,所属卡塞(13)固定安装在转轴(12)的外侧,所述连接盘(14)固定安装在转轴(12)的顶部,所述卡扣(15)固定安装在连接盘(14)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散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11)的内侧开设有转动腔,转动腔的外侧开设有旋转槽,旋转槽的外径略大于卡塞(13)左右两侧最远点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散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5)的形状为口字型,所述卡扣(15)的壁厚为1-2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散热器领域,尤其是一种散热器装置,包括上水箱和下水箱,所述上水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侧导热腔,所述下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侧导热腔,所述上侧导热腔和下侧导热腔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上侧导热腔的后侧固定安装有溢流管。本技术设计合理,通过热敏合金在不同温度下对自身长度进行调节进而实现导热腔随温度变化而移动,可使腔体整体有效应对热胀冷缩带来的形变,进而可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更换频率,降低了使用成本,且可通过卡扣进行滑动固定,且固定方向可调整,固定足够稳定,实际使用时固定角度可调整,使得该固定方式足够实用,普适性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鑫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