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罩、散热系统及风电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14274发布日期:2023-08-14 05:1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防护罩、散热系统及风电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风电装机,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护罩、散热系统及风电装机。


背景技术:

1、随着风电装机容量越来越大,很多机型采用将发电机组、齿轮箱、变压器和变流器等集中安装在风塔上的机舱内,并采用水冷或水冷结合其他冷却方式将上述各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带出,然后用泵输送至机舱外部上方位置,通过自然风冷将热量散失到大气中。

2、现有技术中,因为风量小,为了及时散热需要将散热模块的体积设计大,保证散热模块具有足够大的迎风面积;因此散热模块的重量重,给吊装和维护带来极大不便,存在安全隐患,并且遇到台风等强对流天气时,散热模块受大风吹扫,会形成很大的压力,给风塔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罩、散热系统及风电装机,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风电装机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包括支撑架、控制模块和多个卷帘机构;

4、所述支撑架围合形成用于容纳散热器的容纳空间,且所述容纳空间设有呈喇叭状的通风通道;

5、多个所述卷帘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以关闭或开启所述通风通道;

6、多个所述卷帘机构均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以切换所述通风通道的开闭。

7、更进一步地,

8、所述卷帘机构包括驱动件、传动结构和卷帘;

9、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传动结构与所述卷帘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卷帘缩回或伸展。

10、更进一步地,

11、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传动轴、传动链和滑轮;

12、所述传动轴与所述滑轮间隔设置,且均安装于所述支撑架;

13、所述传动链围设于所传动轴与所述滑轮的外周,并与所述传动轴和所述滑轮转动配合,所述传动链与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所述卷帘的一端绕设在所述传动轴的外周,另一端与所述传动链连接。

14、更进一步地,

15、所述支撑架包括框架、第一支架组件、第二支架组件和第三支架组件;

16、所述第一支架组件、所述第二支架组件和所述第三支架组件的一端均与所述框架的顶端连接,另一端沿z向间隔设置;

17、所述第一支架组件、所述第二支架组件、所述第三支架组件和所述框架围合形成所述容纳空间。

18、更进一步地,

19、多个所述卷帘机构包括第一卷帘机构、第二卷帘机构和两个第三卷帘机构;

20、所述第一卷帘机构、所述第二卷帘机构和两个所述第三卷帘机构均安装于所述框架;

21、所述第一卷帘机构的所述传动轴和所述第二卷帘机构的所述传动轴均沿x向设置,两个所述第三卷帘机构的所述传动轴均沿z向设置;

22、当所述通风通道关闭时,所述第一卷帘机构的所述卷帘自所述框架的顶端沿z向向下伸展,所述第二卷帘机构的所述卷帘自所述框架的顶端沿所述第三支架组件的延伸方向伸展,所述第三卷帘机构的所述卷帘自所述框架的侧壁沿y向伸展,当所述通风通道打开时,所述第一卷帘机构的所述卷帘缩回,所述第二卷帘机构的所述卷帘自所述框架的顶端沿所述第一支架组件的延伸方向伸展,所述第三卷帘机构的所述卷帘自所述框架的侧壁沿y向伸展。

23、更进一步地,

24、所述第一卷帘机构和所述第二卷帘机构一体成型。

25、更进一步地,

26、多个所述卷帘机构包括第一卷帘机构、第二卷帘机构和两个第三卷帘机构;

27、所述第一卷帘机构和所述第二卷帘机构均安装于所述框架,两个所述第三卷帘机构安装于所述框架与所述第三支架组件之间;

28、所述第一卷帘机构的所述传动轴和所述第二卷帘机构的所述传动轴均沿x向设置,两个所述第三卷帘机构的所述传动轴均沿y向设置;

29、当所述通风通道关闭时,所述第一卷帘机构的所述卷帘自所述框架的顶端沿z向向下伸展,所述第二卷帘机构的所述卷帘自所述框架的顶端沿所述第三支架组件的延伸方向伸展,所述第三卷帘机构的所述卷帘自所述框架与所述第三支架组件的底端沿z向向上伸展;当所述通风通道打开时,所述第一卷帘机构的所述卷帘缩回,所述第二卷帘机构的所述卷帘自所述框架的顶端沿所述第一支架组件的延伸方向伸展,所述第三卷帘机构的所述卷帘自所述框架与所述第三支架组件的底端沿z向向上伸展。

30、更进一步地,

31、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四支架组件和第五支架组件,所述第四支架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远离所述框架的一端和所述第五支架组件连接,且所述第四支架组件和所述第五支架组件均沿y向与所述框架间隔设置;

32、多个所述卷帘机构包括两个第四卷帘机构和两个第五卷帘机构,所述第四支架组件作为两个所述第四卷帘机构的所述传动轴,所述第五支架组件作为两个所述第五卷帘机构的所述传动轴;

33、当所述通风通道打开时,两个所述第四卷帘机构的所述卷帘自所述第四支架组件沿所述第二支架组件的延伸方向伸展,两个所述第五卷帘机构的所述卷帘自所述第五支架组件沿所述第二支架组件的延伸方向伸展,所述第二卷帘机构的所述卷帘自所述框架的顶端沿所述第一支架组件的延伸方向伸展。

34、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系统包括散热器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罩;

35、所述散热器安装于所述防护罩中的容纳空间内。

36、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电装机包括风电机舱和如上述所述的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安装于所述风电机舱的顶部。

37、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分析如下:

3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包括支撑架、控制模块和多个卷帘机构;支撑架围合形成用于容纳散热器的容纳空间,且容纳空间设有呈喇叭状的通风通道;多个卷帘机构安装于支撑架,以关闭或开启通风通道;多个卷帘机构均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以切换通风通道的开闭。应用该防护罩时,将散热器安装在容纳空间内。控制模块可以根据风量大小对通风通道的开闭进行控制,当风量小时,控制模块控制通风通道打开呈引风模式,因为通风通道设置为喇叭状的,实现将风引入容纳空间内,对散热器进行散热;当风量大时,控制模块控制通风通道关闭呈防风模式,对散热器形成保护,同时在维修人员作业时,可将通风通道关闭,避免维修人员受到大风,提高作业安全。通过外置防护罩的设置,利用喇叭状的通风通道引入风,可以减小散热模块的迎风面积,减小散热模块的体积和重量。在引风模式下卷帘机构呈喇叭状伸展打开,可以有效提升流经散热器的风量,使得散热器散热;在防风模式下卷帘机构伸展将散热器罩住,消除散热器因大风对风塔带来的安全隐患,还可以有效保护散热器不受损坏,在运行维护期间,也可确保操作人员的作业安全。在正常工作模式下,全部卷帘机构缩回。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00)、控制模块(200)和多个卷帘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机构包括驱动件、传动结构和卷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传动轴(310)、传动链(320)和滑轮(3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0)包括框架(110)、第一支架组件(120)、第二支架组件(130)和第三支架组件(1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卷帘机构包括第一卷帘机构、第二卷帘机构和两个第三卷帘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帘机构和所述第二卷帘机构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卷帘机构包括第一卷帘机构、第二卷帘机构和两个第三卷帘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0)还包括第四支架组件(150)和第五支架组件(160),所述第四支架组件(15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120)远离所述框架(110)的一端和所述第五支架组件(160)连接,且所述第四支架组件(150)和所述第五支架组件(160)均沿y向与所述框架(110)间隔设置;

9.一种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400)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罩;

10.一种风电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电机舱(500)和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安装于所述风电机舱(500)的顶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护罩、散热系统及风电装机,涉及风电装机的技术领域。该防护罩包括支撑架、控制模块和多个卷帘机构;支撑架围合形成用于容纳散热器的容纳空间,且容纳空间设有呈喇叭状的通风通道;多个卷帘机构安装于支撑架,以关闭或开启通风通道;多个卷帘机构均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以切换通风通道的开闭。本技术提供的防护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风电装机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陆国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