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箱防盗网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69400发布日期:2023-06-28 11:44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箱防盗网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尤其涉及一种机箱防盗网罩。


背景技术:

1、户外通信基站是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网络用户提供优质的通信服务。基站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对整个通信网络的可靠性提供了有利保障。基站的供电是保障正常通信的前提,在意外断电的情况下,基站常常通过备用电源进行发电,如汽油发电机或者柴油发电机短时供电,使基站保持可靠的工作状态。通常,用作基站备用电源的应急发电机组设置在基站下方的地面处。

2、cn204391895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通讯基站应急供电系统,其发电机组机械结构设置在户外,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常常是定期巡查,在无人值守的时间段发电机组并不安全,发电机组有被盗窃或者损坏的风险。因此,提供一种应急发电机组的箱式防盗网罩,提高基站应急发电机组的防护能力和安全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可靠的锁定功能、防止机箱从外部强行开启的应急发电机组用机箱防盗网罩。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箱防盗网罩,包括

3、框体,内部中空且各侧表面上分别设置有贯通的窗口;

4、第一门体,嵌设在所述框体的一个窗口处,与框体铰连接;所述第一门体与框体的非铰接端与框体为具有位置锁定功能的转动连接;

5、至少三个第二门体,嵌设在非第一门体所在侧表面的框体的窗口处,并分别与框体铰连接;

6、至少三个第一锁止机构,设置在框体内侧并与至少一个第二门体的位于窗口内的一侧可分离式连接,用于锁定至少一个第二门体与框体的贴合位置。

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第一门体与框体的非铰接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锁止机构,第二锁止机构沿窗口的轴向方向穿置在第一门体上,并选择性的与框体的内表面抵持。

8、优选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锁止机构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一活动部,第一固定部固定设置在第一门体的非铰接端,且分别朝向框体内外两侧延伸;第一固定部内部中空,第一活动部的一端嵌设在第一固定部内并与第一固定部转动连接,第一活动部的另一端伸入框体内,且沿着第一固定部的径向方向伸出并抵接在框体的内表面。

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部伸出框体外的一端的径向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者正多边形。

10、优选的,所述至少三个第一锁止机构均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三固定部和卡板;所述第二固定部固设在框体的内表面或者一第二门体靠近窗口的一侧端面上,第三固定部设置在另一相邻的第二门体的内表面上;第二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上均设置有卡槽,卡板与卡槽的形状相吻合,卡板与第二固定部和/或第三固定部上的卡槽可分离式连接。

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在框体的内表面,第三固定部设置在一第二门体非铰接端的内表面,第二固定部的卡槽与第三固定部的卡槽正对设置;卡板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固定部的卡槽内并与第二固定部铰连接,卡板的另一端相对于第二固定部旋转并嵌设在第三固定部的卡槽内。

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在一第二门体的铰接端的内表面,第三固定部设置在另一相邻第二门体的非铰接端的内表面;第二固定部的卡槽与第三固定部上的卡槽均朝着框体内部延伸,且第二固定部的卡槽与第三固定部上的卡槽呈夹角设置。

13、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卡板的轮廓呈哑铃形,第二固定部的卡槽与第三固定部上的卡槽的夹角为90°—180°。

14、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至少三个第二门体的非铰接端还与框体紧固连接。

15、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第一门体与至少三个第二门体上均阵列设置有散热孔。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箱防盗网罩,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方案通过设置只能从框体外部开启的第一门体和至少三个只能从框体内部开启的第二门体,由于限定了开启顺序,机箱结构被破坏的难度增大;

18、(2)至少三个第二门体之间可以通过第一锁止机构进行联动,从而使得相邻的第二门体之间也具有相应的开启顺序,不按次序无法正常开启;

19、(3)各第二门体还进一步与框体紧固连接,配合第一锁止机构,更好的限定第二门体的锁定状态。



技术特征:

1.一种机箱防盗网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箱防盗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体(2)与框体(1)的非铰接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锁止机构(5),第二锁止机构(5)沿窗口的轴向方向穿置在第一门体(2)上,并选择性的与框体(1)的内表面抵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箱防盗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锁止机构(5)包括第一固定部(51)和第一活动部(52),第一固定部(51)固定设置在第一门体(2)的非铰接端,且分别朝向框体(1)内外两侧延伸;第一固定部(51)内部中空,第一活动部(52)的一端嵌设在第一固定部(51)内并与第一固定部(51)转动连接,第一活动部(52)的另一端伸入框体(1)内,且沿着第一固定部(51)的径向方向伸出并抵接在框体(1)的内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箱防盗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部(52)伸出框体(1)外的一端的径向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者正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箱防盗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个第一锁止机构(4)均包括第二固定部(41)、第三固定部(42)和卡板(43);所述第二固定部(41)固设在框体(1)的内表面或者一第二门体(3)靠近窗口的一侧端面上,第三固定部(42)设置在另一相邻的第二门体(3)的内表面上;第二固定部(41)和第三固定部(42)上均设置有卡槽(44),卡板(43)与卡槽(44)的形状相吻合,卡板(43)与第二固定部(41)和/或第三固定部(42)上的卡槽(44)可分离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箱防盗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41)设置在框体(1)的内表面,第三固定部(42)设置在一第二门体(3)非铰接端的内表面,第二固定部(41)的卡槽(44)与第三固定部(42)的卡槽(44)正对设置;卡板(43)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固定部(41)的卡槽(44)内并与第二固定部(41)铰连接,卡板(43)的另一端相对于第二固定部(41)旋转并嵌设在第三固定部(42)的卡槽(44)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箱防盗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41)设置在一第二门体(3)的铰接端的内表面,第三固定部(42)设置在另一相邻第二门体(3)的非铰接端的内表面;第二固定部(41)的卡槽(44)与第三固定部(42)上的卡槽(44)均朝着框体(1)内部延伸,且第二固定部(41)的卡槽(44)与第三固定部(42)上的卡槽(44)呈夹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箱防盗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43)的轮廓呈哑铃形,第二固定部(41)的卡槽(44)与第三固定部(42)上的卡槽(44)的夹角为90°—18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箱防盗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个第二门体(3)的非铰接端还与框体(1)紧固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箱防盗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体(2)与至少三个第二门体(3)上均阵列设置有散热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箱防盗网罩,包括框体,内部中空且各侧表面上分别设置有贯通的窗口;第一门体嵌设在所述框体的一个窗口处,与框体铰连接;所述第一门体与框体的非铰接端与框体为具有位置锁定功能的转动连接;至少三个第二门体嵌设在非第一门体所在侧表面的框体的窗口处,并分别与框体铰连接;至少三个第一锁止机构设置在框体内侧并与至少一个第二门体的位于窗口内的一侧可分离式连接,用于锁定至少一个第二门体与框体的贴合位置。本方案的第一门体可从外部开启,而其余的至少三个第二门体则需要与框体进行解锁后才能进一步开启,可提高机箱整体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承满,杨威,彭泽章,周鹏飞,袁敦朋,郑晓敏,吴志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一龙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