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有水泵的一体式副水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33921发布日期:2024-05-11 00:12阅读:8来源:国知局
集成有水泵的一体式副水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为汽车配件结构,具体的是一种集成有水泵的一体式副水箱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汽车中的冷却系统通常通过副水箱进行补充液体,并由副水箱去除冷却系统中的气体,从而使汽车中的冷却装置能够正常的对发动机进行冷却。现有技术中的副水箱的安装位置较高,副水箱不能与冷却系统并排安装,占用了车辆中较高的纵向空间,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副水箱不适于安装到高度较低的车辆中使用。且现有的副水箱多安装在车架上,与汽车冷却系统分开安装,二者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会导致二者连接的水管脱出或错位,因此获得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集成有水泵的一体式副水箱结构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一种集成有水泵的一体式副水箱结构,包括副水箱主体,所述副水箱主体上开设有注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的副水箱主体上一体成型有水泵机构,所述水泵机构的出口连通汽车冷却系统,

2、所述副水箱主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冷却系统的进气口;

3、所述水泵机构包括一体成型在所述出水口处的水泵外壳,所述水泵外壳内置有电动叶轮,所述水泵外壳两侧分别开设吸水通道和吐水通道,所述吸水通道与所述出水口一体成型,吐水通道连通所述汽车冷却系统,所述水泵外壳为圆柱状;

4、所述副水箱主体底部开设有凹陷以使其外壁形成与所述汽车冷却系统配合的安装槽,水泵外壳一体成型在副水箱主体底部,以使水泵外壳在安装时贴合汽车冷却系统侧面,安装槽顶部贴合汽车冷却系统的顶面。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汽车冷却系统的表面还可以开设安装凹陷,以配合安装本实用新型,防止本实用新型的高度高于汽车冷却系统的高度,缩小了安装空间。

6、且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汽车冷却系统上,即汽车冷却系统的主水箱上,主水箱的空气进去副水箱主体进行冷凝。

7、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吸水通道和吐水通道分设于所述水泵外壳的两侧,且分别相切于所述水泵外壳。所述吸水通道和吐水通道平行设置。

8、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水泵外壳两侧、凹陷处的所述副水箱主体两侧均一体成型有安装耳。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传统的副水箱安装在车架上,多会震动,导致其和汽车冷却系统之间的配合多会因为震动而断开,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在汽车冷却系统的主水箱中,二者跟随运动,二者可焊接,或二者之间安装减震垫后螺纹连接或抱箍连接。

10、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进气口由外之内斜向下设置,且所述副水箱主体内固定有金属网。所述金属网与所述进气口垂直设置,便于气体的冷凝。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相比传统的副水箱结构来说,安装更稳定,且安装空间小,紧贴汽车冷却系统的主水箱外壁安装,可减少连接水管的使用,便于生产安装以及维修。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有水泵的一体式副水箱结构,包括副水箱主体(1),所述副水箱主体(1)上开设有注水口(2)以及出水口(3),所述出水口(3)处的副水箱主体(1)上一体成型有水泵机构,所述水泵机构的出口连通汽车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有水泵的一体式副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通道(7)和吐水通道(8)分设于所述水泵外壳(5)的两侧,且分别相切于所述水泵外壳(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有水泵的一体式副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通道(7)和吐水通道(8)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有水泵的一体式副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外壳(5)两侧、凹陷(9)处的所述副水箱主体(1)两侧均一体成型有安装耳(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有水泵的一体式副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4)由外之内斜向下设置,且所述副水箱主体(1)内固定有金属网(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有水泵的一体式副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12)与所述进气口(4)垂直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集成有水泵的一体式副水箱结构,副水箱主体上开设有注水口以及出水口,水泵机构的出口连通汽车冷却系统,水泵机构包括一体成型在所述出水口处的水泵外壳,所述水泵外壳内置有电动叶轮,水泵外壳两侧分别开设吸水通道和吐水通道,所述吸水通道与所述出水口一体成型,吐水通道连通所述汽车冷却系统,所述副水箱主体底部开设有凹陷以使其外壁形成与所述汽车冷却系统配合的安装槽,水泵外壳一体成型在副水箱主体底部,以使水泵外壳在安装时贴合汽车冷却系统侧面,安装槽顶部贴合汽车冷却系统的顶面。在汽车冷却系统的表面还可以开设安装凹陷,以配合安装本技术,防止本技术的高度高于汽车冷却系统的高度,缩小了安装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吕秦朋,潘红伟,余靖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赛科效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4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