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的排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96851发布日期:2024-04-30 17:07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的排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的排气结构。


背景技术:

1、摩托车排气结构一般包括与发动机连接的排气管,排气管的出气端连接有消声器对发动机排出的尾气进行降噪处理,由于发动机排出的尾气中含有多种有害气体,因此排气结构中通常还包括有能够净化处理尾气的催化转化器,如申请号为202022824713.3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带有氧传感器的排气装置及摩托车,其中排气装置依次连接有排气管、触媒安装管和消声器,触媒安装管内设有用于净化尾气的触媒,触媒安装管和排气管上均设有氧传感器。

2、上述方案中催化转化器设置在消声器与排气管之间增加了排气结构的整体长度,空间利用率较低,整体体积较大;其次,催化转化器暴露在大气中,其受到外界温度、气体流速的影响加快冷却速度导致第二氧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准确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摩托车的排气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结构紧凑性并提高数据监测的准确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摩托车的排气结构,包括排气管、催化转化器和消音器,所述催化转化器的进气端与所述排气管的出气端连接,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端连接有第一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连接在所述催化转化器上,且所述催化转化器出气端位于在所述消音器内并与所述消音器的内腔相通,所述消音器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氧传感器,所述第二氧传感器的检测端位于所述消音器内且靠近所述催化转化器的出气端。

3、排气管进气端与发动机连接,发动机的废气通过排气管进入催化转化器内进行净化处理后通过消声器的降噪处理排出至外界,排气管进气端连接的第一氧传感器用于采集排气管内氧浓度,电喷系统根据采集第一氧传感器获取到的氧浓度控制喷油器调整喷油量,第二氧传感器用于采集经过催化转化器净化后废气的氧浓度,催化转化器伸入消音器内使结构更加紧凑减小排气结构的体积的同时使得催化转化器具有较高温度的工作环境,保证其净化效率,结合第二氧传感器的检测端靠近催化转化器的出气端以减少与催化转化器之间的距离降低测量延迟的优点以提高数据监测的准确性;其次第二传感器可拆卸安装在消音器上便于对第二氧传感器进行维护和更换。

4、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的排气结构中,所述消音器上具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二支撑套,所述第二氧传感器插接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套内。通过第二支撑套的支撑增加第二氧传感器与消音器的连接强度,结构简单,便于拆卸。

5、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的排气结构中,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端侧部具有第一支撑套,所述第一氧传感器插接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套内且第一氧传感器检测端伸入所述排气管内。通过第一支撑套的支撑增加第一氧传感器与排气管的连接强度,结构简单,便于拆卸。

6、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的排气结构中,所述消音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两个隔板,两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所述催化转化器的出气端穿过所述第一腔室使所述催化转化器的出气端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氧传感器穿过所述壳体且第二氧传感器检测端伸入第二腔室内,所述催化转化器的进气端伸出所述壳体的前端。

7、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的排气结构中,所述壳体内设有导流管和出气管,所述导流管和出气管均穿过两所述隔板,所述出气管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三腔室伸出所述壳体的后端,两所述隔板中用于分隔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的隔板上具有连通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的过气孔。净化的废气从催化转化器中排出至第二腔室,通过隔板上的过气孔进入第三腔室,进入第三腔室的废气通过导流管流入第一腔室再通过出气管将净化、降噪过的废气排出,废气在消音器内进行迂回的流动一方面使得废气能够充分降噪,另一方面能够使消音器内部形成高温环境,为催化转化器的高效工作提供较好的工作环境。

8、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的排气结构中,所述排气管具有两个,两所述排气管的出气端均连接在所述催化转化器的进气端上。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0、1、催化转化器伸入消音器内使结构更加紧凑减小排气结构的体积的同时使得催化转化器具有较高温度的工作环境,保证其净化效率,结合第二氧传感器的检测端靠近催化转化器的出气端以减少与催化转化器之间的距离降低测量延迟的优点以提高数据监测的准确性;其次第二传感器可拆卸安装在消音器上便于对第二氧传感器进行维护和更换;

11、2、废气在消音器内进行迂回的流动一方面使得废气能够充分降噪,另一方面能够使消音器内部形成高温环境,为催化转化器的高效工作提供较好的工作环境。



技术特征:

1.一种摩托车的排气结构,包括排气管(1)、催化转化器(2)和消音器(3),所述催化转化器(2)的进气端与所述排气管(1)的出气端连接,所述排气管(1)的进气端连接有第一氧传感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3)连接在所述催化转化器(2)上,且所述催化转化器(2)出气端位于在所述消音器(3)内并与所述消音器(3)的内腔相通,所述消音器(3)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氧传感器(5),所述第二氧传感器(5)的检测端位于所述消音器(3)内且靠近所述催化转化器(2)的出气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3)上具有第二安装孔(311),所述第二安装孔(311)内安装有第二支撑套(7),所述第二氧传感器(5)插接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套(7)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的进气端侧部具有第一支撑套(6),所述第一氧传感器(4)插接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套(6)内且所述第一氧传感器(4)检测端伸入所述排气管(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3)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31),所述壳体(31)内具有两个隔板(34),两所述隔板(34)将所述壳体(31)的内腔分隔成第一腔室(3a)、第二腔室(3b)以及第三腔室(3c),所述催化转化器(2)的出气端穿过所述第一腔室(3a)使所述催化转化器(2)的出气端位于所述第二腔室(3b)内,所述第二氧传感器(5)穿过所述壳体(31)且第二氧传感器(5)检测端伸入第二腔室(3b)内,所述催化转化器(2)的进气端伸出所述壳体(31)的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1)内设有导流管(32)和出气管(33),所述导流管(32)和出气管(33)均穿过两所述隔板(34),所述出气管(33)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三腔室(3c)伸出所述壳体(31)的后端,两所述隔板(34)中用于分隔第二腔室(3b)与第三腔室(3c)的隔板(34)上具有连通第二腔室(3b)与第三腔室(3c)的过气孔(34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具有两个,两所述排气管(1)的出气端均连接在所述催化转化器(2)的进气端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托车的排气结构,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一种摩托车的排气结构,包括排气管、催化转化器和消音器,催化转化器的进气端与所述排气管的出气端连接,排气管的进气端连接有第一氧传感器,消音器连接在所述催化转化器上,且催化转化器出气端位于在所述消音器内并与所述消音器的内腔相通,消音器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氧传感器,第二氧传感器的检测端位于消音器内且靠近所述催化转化器的出气端。催化转化器伸入消音器内使结构更加紧凑减小排气结构的体积的同时使得催化转化器具有较高温度的工作环境,保证其净化效率,结合第二氧传感器的检测端靠近催化转化器的出气端以减少与催化转化器之间的距离降低测量延迟的优点以提高数据监测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良正,程波,张立成,周大权,郑海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美可达摩托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7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