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风坝反式鼓风机式风车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8376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引风坝反式鼓风机式风车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引风坝反式鼓风机式风车发电装置,它属于发电设备领域。
目前,我国采用风力发电设备较少,使用很不普及,主要原因是设备结构不够合理,效率低,发电量少,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大型的、结构简单、效率高、发电量多而持久的引风坝反式鼓风机式风车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引风坝1,牵引支撑部件2,进风道3,反式鼓风机式风车4,牵引支撑部件并配合多级发电机组成,引风坝1由牵引支撑部件2支撑,进风道3一端连接引风坝1,另一端连接“反式”鼓风机式风车4,“反式”鼓风机式风车4的机械能带动发电机发电。引风坝1呈大喇叭形,顶部两端用钢缆5固定在山腰或丘陵颠,喇叭形底部中央设进风口6,进风口6收成圆筒形,其口两端分设挡风墙7,在挡风墙前铺设鹅卵石8和挡杂网9。引风坝1呈大喇叭形,喇叭形边沿有钢框架10支撑,固定在平地上,大喇叭形底部中央设进风口6,进风口6收成圆筒形,其前部铺设鹅卵石8。进风口6后部与进风道3连接,进风道3呈锥筒式与进风坝连接处,有付支架16支撑,其体积与进风坝接口大,以下逐渐缩小变细,其上罩有网罩12,“反式”鼓风机式风车4是由锥勺形叶片13、半圆形网罩14、轴15、出风口17、风闸18和鼓风机式通风道19组成。锥勺形叶片13固定在半圆形轴圈20上,半圆形轴圈20的两端伸出并有螺孔,带有锥勺形叶片的两个半圆形轴圈20圆合后通过螺丝固定,并通过轴15固定在鼓风机式机壳中点上,上面罩入半圆形网罩14;在风车4引出端设有出风口17与风闸18。在风车4处可带动单个或多个发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设计结构简单、科学、操作方便,引风坝可制成超大型,进风量大;2、锥勺形叶片13正面对准风力,故风能利用率高;
3、解决风力资源雄厚而电力缺乏地区的能源紧张问题。
下面就本实用新型的必要技术特征通过实施例及其附图逐一作更为详细地描述。


图1是在山谷或丘陵架设本实用新型时引风坝1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侧视图。
图3是实施例俯视图。
图4是反式鼓风机式风车4俯视图。
图5是反式鼓风机式风车4正面示意图。
图6是反式鼓风机式风车4的锥勺形叶片与轴圈20连接图。
图7是反式鼓风机式风车4的网罩14结构图。
图8是反式鼓风机式风车4与发电机连接图。
图9是在平地上架设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图。
图10是在平地上架设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11是在平地上架设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双向设置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双向设置单项使用示意图。A-A为双向设置中心剖视图。
参照
图1、2、3;一种由高强度尼龙布制成大喇叭形状的引风坝1架设在风能较多的地区,可架设在山丘与狭谷之间,也可架设在平原、海岛上(图9、10、11)。用钢缆5将大喇叭形引风坝1架设起来,并固定;大喇叭形引风坝1是引风体,其前底部用鹅卵石8铺平,也可将引风坝1架高1米,底部用石棉板,木板档住,在进风口6两侧再用砖砌成2--3米的墙7或木板墙11,在墙7或11前设一道挡杂网9,挡风坝1后部逐渐缩成圆筒形,即为进风道3,进风道3呈锥筒形,与进风坝1连接处口大,但向后缩细,与反式鼓风机式风车4连接。进风道3外周围一层网罩12,以加固坝体。
形为大喇叭的引风坝(图9--11)可以架设在平原、海岛、草原或沙漠地区,喇叭形边沿要用门形钢架10支撑,门形钢架10有横梁、立柱,其后还设有付支架16;引风坝底部中央设进风口6,其前铺设鹅卵石8。
风车4形似反式鼓风机(图4--8),叶片13采用锥勺形,分两组固定在半圆形轴圈20上,半圆形轴圈20的两端伸出,并有螺孔;轴15穿过轴圈20并固定在鼓风机式的机壳中点上,上面安装半圆形网14;在风车4引出端的风道中设有出风口17与风闸18,当风车遇有故障或检修时,将风闸18关闭,将进风从出风口17处引出。本实用新型的锥勺形叶片13是重要技术特征之一,它是正方向接受风力,由于进风道3进风量大而且集中,锥勺形叶片13正央受风力亦大;强大的风能通过叶片的转动,变为强机械能,此种机械能又带动发电机做功,转换为所需的电能。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根据当地的气象、风向条件,采用单向或双向风坝鼓风机式发电装置。双向引风坝鼓风机式发电装置(
图12、13)可两台对接,即两个引风坝1面对设置;当一向呒风时,可将引风坝1与进风道3降下,这样可充分利用本实用新型带动发电机发电。
权利要求1.一种引风坝反式鼓风机式风车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引风坝1,牵引支撑部件2、进风道3、反式鼓风机式风车4配合多级发电机组成,引风坝1由牵引支撑部件2支撑起来,进风道3一端连接引风坝1,另一端连接反式鼓风机式风车4,反式鼓风机式风车4的机械能带动发电机发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车发电装置,其特征是引风坝1呈大喇叭形,顶部两端用钢缆5固定在山腰、丘陵颠;喇叭形底部中央设进风口6,进风口6收成圆筒形,其口两端分设挡风墙7、11,挡风墙7、11前铺设鹅卵石8和挡杂网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车发电装置,其特征是引风坝呈大喇叭形,喇叭形边沿有钢框架10支撑,固定在平地上,大喇叭形底部中央设进风口6,进风口6收成圆筒形,其前部铺设鹅卵石8。
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风车发电装置,其特征是进风口6后部与进风道3连接,进风道3呈锥筒式并有付支架16支撑,其体积与进风坝接口大,以后逐渐缩小,其上罩有网罩1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车发电装置,其特征是反式鼓风机式风车4是由锥勺形叶片13、半圆形网罩14、轴15、出风口17、风闸18和鼓风机式通风道19组成,锥勺形叶片13固定在半圆形轴圈20上,半圆形轴圈20的两端伸出并有螺孔,带有锥勺叶片的两个半圆形轴圈20圆合后通过螺丝固定,并通过轴15固定在鼓风机式机壳中点上,上面罩入半圆形网罩14;在风车4引出端的风道中设有出风口17与风闸1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车发电装置,其特征是在风车4处可带动单个或多个发电机。
专利摘要一种大型引风坝反式鼓风机式风车发电装置,它是由大型引风坝、进风道、框架、反式鼓风机式风车配合多级发电机组成,大型引风坝呈喇叭形,固定于山腰、丘陵颠或钢质框架上,正面引进风力,通过进风道,促使反式鼓风机式风车旋转,以巨大风力的机械能转换成动力推动发电机作功发电。本实用新型为巨型装置。设计结构科学、实用,操作方便,风能利用率高,适用于我国华北、西北、东北、内蒙古等风力资源雄厚地区使用,以解决电危机。
文档编号F03D3/04GK2081899SQ90206120
公开日1991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1990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1990年5月12日
发明者顾立明 申请人:顾立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