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构造

文档序号:1046889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润滑构造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润滑构造,其在抑制由流动阻力所引起的动力损失的同时使油盘的润滑油有效地进行飞溅。该润滑构造将在曲轴箱内的油盘中积存的润滑油刮起而对发动机进行润滑,具有:刮板(10),其具有主体部(10a),该主体部随着曲轴的旋转而在浸渍于润滑油中的浸渍状态、和退避至润滑油的液面上方的退避状态之间交替地反复,该刮板在主体部从浸渍状态向退避状态转换时使润滑油向曲轴箱内飞溅;以及油保存部(13),其由刮板的主体部中的贯通孔(10b)或者凹部构成,其中,该贯通孔从曲轴的旋转轴方向的一侧向另一侧贯通,该凹部从一侧向另一侧凹陷,该油保存部对在浸渍状态下浸入的润滑油进行保存,并且使所保存的润滑油在退避状态下进行飞溅。
【专利说明】
润滑构造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刮板实现的发动机的润滑构造。
【背景技术】
[0002]在曲轴箱内形成有油盘,刮板将油盘中所积存的润滑油刮起,使其向活塞、连杆、曲轴等发动机的结构部件飞溅,从而对这些结构部件进行润滑以及冷却。
[0003]例如,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立式发动机中,在刮板上形成圆筒部分,圆筒部分的下端开口总是浸渍在油盘的润滑油中。另外,刮板被固定在曲轴处,因此如果曲轴旋转则刮板也旋转,被从圆筒部分的下端开口处卷入至内部的润滑油,从圆筒部分的上端开口处喷出,飞溅至活塞等处。
[0004]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立式发动机有油斗,其通过齿轮与曲轴联动旋转。如果油斗旋转,则润滑油从总是浸渍在油盘中的捞取部流入至油斗内部,从油斗的上侧处喷出,飞溅至活塞等处。
[0005]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第4502782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32366号公报
[0007]如上述专利文献1、2所示,在立式发动机中,因为润滑油的液面相对于曲轴的旋转轴基本垂直,因此能够采用下述结构,即利用垂直于液面的旋转轴使总是浸渍在润滑油中的部件进行旋转,使润滑油向相对于液面的上方处喷出。但是,例如,存在曲轴的旋转轴方向相对于润滑油的液面基本平行的情况。
[0008]这时,刮板通过与曲轴的旋转轴方向平行的旋转轴而进行旋转,有时浸渍在油盘的润滑油中,有时退避至润滑油的液面上方。如果利用这样的刮板的刮起动作使润滑油飞溅,则刮板容易受到润滑油的流动阻力,因此刮板的形状自由度较低。另外,在另一方面,要求提高将润滑油刮起并使其飞溅的性能。

【发明内容】

[0009]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构造,能够在抑制由流动阻力所引起的动力损失的同时,使油盘的润滑油有效地进行飞溅。
[0010]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润滑构造将在曲轴箱内的油盘中积存的润滑油刮起而对发动机进行润滑,其特征在于,具有:刮板,其具有主体部,该主体部随着曲轴的旋转,而在浸渍于润滑油中的浸渍状态、和退避至润滑油的液面上方的退避状态之间交替地反复,该刮板在主体部从浸渍状态向退避状态转换时,使润滑油向曲轴箱内飞溅;以及油保存部,其由刮板的主体部中的贯通孔或者凹部构成,其中,该贯通孔从曲轴的旋转轴方向的一侧向另一侧贯通,该凹部从一侧向另一侧凹陷,该油保存部对在浸渍状态下浸入的润滑油进行保存,并且使所保存的润滑油在退避状态下进行飞溅。
[0011]也可以是,在主体部处形成多个油保存部。
[0012]也可以是,在主体部处设置多个开口面积不同的油保存部。
[0013]也可以是,在构成油保存部的主体部的壁面中,位于退避方向上的前方侧的上壁面是倾斜面,其中,该退避方向是主体部从浸渍状态向退避状态转换的方向,该倾斜面越趋于开口侧则越位于该退避方向上的前方侧。
[0014]也可以是,在构成油保存部的主体部的壁面中,位于退避方向上的后方侧的下壁面是倾斜面,该倾斜面越趋于开口侧则越位于退避方向上的前方侧。
[0015]也可以是,刮板设置在使曲轴插入的连杆的大端部处。
[0016]发明的效果
[0017]根据本发明,能够在抑制由流动阻力所引起的动力损失的同时,使油盘的润滑油有效地进行飞溅。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用于说明发动机的润滑构造的概略剖视图。
[0019]图2是连杆以及刮板的斜视图。
[0020]图3是用于说明油保存部的形状的说明图。
[0021]标号的说明
[0022]I发动机
[0023]7 连杆
[0024]7b大端部
[0025]8 曲轴
[0026]9 油盘
[0027]10 刮板
[0028]1a主体部
[0029]10b、30b、50b 贯通孔
[0030]1e上壁面
[0031]1f下壁面
[0032]12润滑构造
[0033]13、23、33、43、53 油保存部
[0034]24,44 凹部
[0035]34、35 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在所涉及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尺寸、材料、其他具体的数值等,只不过是用于使发明的理解较为容易的例示,除去特别地不允许的情况,并不对本发明进行限定。此外,在本说明书以及附图中,通过对实质上具有相同的功能、结构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以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对于与本发明无直接关系的要素将图示省略。
[0037]图1是用于说明发动机I的润滑构造的概略剖面图。如图1所示,发动机I具有框体4,其与气缸体2和曲轴箱3—体地形成。在气缸体2的内部形成有气缸5,在气缸5内收容有活塞6 0
[0038]在气缸体2中,在图1中的上侧配置有气缸盖(未图示),在气缸5内,由气缸盖以及活塞6所围绕的空间成为燃烧室,在燃烧室内进行燃料的燃烧。
[0039 ]连杆7的小端部7a连结于活塞6,曲轴8的曲柄销(未图示)连结(插入)于连杆7的大端部7b处。如果在燃烧室中燃料进行燃烧,活塞6受到该燃料的膨胀压而在气缸5内进行往复移动,则活塞6的动力经由连杆7传递至曲轴8,使曲轴8旋转。
[0040]出于对这些活塞6、连杆7、以及曲轴8的连结部分进行润滑、对活塞6以及气缸5进行冷却等目的,在框体4的下部形成油盘9,如图1中以交叉斜线所示,在油盘9中积存有润滑油。
[0041]刮板10的主体部1a与连杆7的大端部7b—体形成,如果曲轴8随着活塞6的往复移动而进行旋转,则该刮板10随着曲轴8的旋转,如图1中以实线箭头所示地进行转动。
[0042]并且,刮板10的主体部1a被浸渍在油盘9所积存的润滑油中(浸渍状态),或者退避至润滑油的液面11上方(退避状态)。随着曲轴8的旋转,该浸渍状态与退避状态交替地反复进行,当主体部1a从浸渍状态向退避状态转换时,润滑油向曲轴箱3内飞溅。
[0043]这样,发动机I中的润滑构造12成为下述结构,即随着刮板10的转动,刮板10将积存于油盘9中的润滑油刮起而使润滑油向曲轴箱3内飞溅,从而对活塞6、连杆7以及曲轴8等进行润滑。下面,对这样的润滑构造12中刮板10的构造进行详述。
[0044]图2是连杆7以及刮板10的斜视图。如图2所示,在设置于连杆7的大端部7b处的刮板10的主体部1a上设置有多个贯通孔10b。贯通孔1b在刮板10的主体部1a中,从朝向曲轴8的旋转轴方向(图2中,以实线箭头所示)的一侧的侧面1c贯通至另一侧的侧面10d。即,贯通孔I Ob将刮板1的主体部I Oa从曲轴8的旋转轴方向的一侧向另一侧贯通。
[0045]在本实施方式中,刮板10的贯通孔1b作为油保存部13而起作用。如果刮板10的主体部1a浸渍在油盘9的润滑油中(成为浸渍状态),则润滑油浸入至油保存部13的内部。
[0046]并且,如果刮板10的主体部1a退避至润滑油的液面11的上方(成为退避状态),则油保存部13使浸入至其内部而被保存的润滑油飞溅至曲轴箱3内。
[0047]如本实施方式所示,相对于曲轴8的旋转轴,润滑油的液面11(参照图1)与其基本平行,刮板10随着曲轴8的旋转而在浸渍状态与退避状态之间反复从而使润滑油进行飞溅,在上述情况下,刮板10容易受到润滑油的流动阻力。因此,刮板10需要成为难以受到润滑油的流动阻力的形状,形状的设计自由度较低。
[0048]在这里,如上所述,通过设置从朝向曲轴8的旋转轴方向的一侧的侧面1c贯通至另一侧的侧面1d的贯通孔10b,从而几乎不会受到流动阻力影响,且增加了刮板10刮起的润滑油的油量。即,在润滑构造12中,能够在抑制由流动阻力所引起的动力损失的同时,使油盘9的润滑油有效地进行飞溅。
[0049]另外,在主体部1a形成有多个贯通孔10b,因此可以使刮板10刮起的润滑油的油量进一步增加。
[0050]但是,润滑油的粘性依赖于温度而发生变化,当润滑油的温度较高时则粘度较低,当润滑油的温度较低时则粘度较高。因此,当润滑油的粘度较低时,如果贯通孔1b的开口面积过大,则即使润滑油暂时浸入至贯通孔1b中也会立即从贯通孔1b中流出,在贯通孔1b中几乎不会保存有润滑油。另一方面,当润滑油粘度较高时,如果贯通孔1b的开口面积过小,则润滑油本身就难以浸入至贯通孔10中。
[0051]因此,如图2所示,多个贯通孔1b越是位于主体部1a的前端侧(图2中,下侧),开口面积越小。以上述方式,在刮板10中,在主体部1a设置有开口面积不同的多个贯通孔10b,因此无论润滑油的粘性如何,都能够确保刮板10刮起的润滑油的油量。
[0052]图3是用于说明油保存部13、23、33、43、53的形状的说明图,在图3(a)中,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油保存部13即贯通孔10b,示出图2中由点划线表示的平面处的剖面的111(a)向视图。另外,图3(b)?图3(e)表示第I变形例至第4变形例中与图3(a)相对应的部位的剖面。
[0053]图3中,以实线箭头表示退避方向,该退避方向是主体部1a从浸渍状态向退避状态转变的方向。另外,在这里,使活塞6、曲轴8等润滑对象中的大部分相对于主体部10a,在图3中位于的右侧。
[0054]如图3(a)所示,在构成贯通孔10(b)的主体部1a的壁面中,位于退避方向上的前方侧的上壁面1e是倾斜面,图3中,该倾斜面越靠近右侧(润滑对象侧)的开口侧,越位于退避方向上的前方侧(图3中,上侧)。
[0055]因此,在贯通孔1b的内部所保存的润滑油容易向图3中的右上方飞溅,可以使润滑油有效地向润滑对象飞溅。
[0056]如图3(b)所示,第I变形例的油保存部23由在刮板10的主体部1a的侧面1d处所形成的凹部24构成。即,凹部24在刮板10的主体部1a中,从曲轴8的旋转轴方向的一侧向另一侧凹陷。这样,油保存部23并不限定于贯通孔10b,也可以是凹部24。另外,在第I变形例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上壁面1e是倾斜面,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057]如图3(c)所示,第2变形例的油保存部33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由贯通孔30b构成,在构成贯通孔30b的主体部1a的壁面中,位于退避方向上的后方侧的下壁面1f是倾斜面。详细地说,下壁面1f由图3(c)中的2个倾斜面34、35构成,这2个倾斜面34、35越趋于左右的开口侧越位于退避方向上的前方侧(图3中,上侧)。
[0058]因此,在贯通孔30b中,润滑油被倾斜面34、35所阻挡,难以从下壁面1f侧的开口流出,贯通孔30b中的润滑油的保存量增加,可以使飞溅的润滑油的油量增加。
[0059]如图3 (d)所示,第3变形例的油保存部43与上述第I变形例相同地,由凹部44构成,在构成凹部44的主体部1a的壁面中,位于退避方向上的后方侧的下壁面1f是倾斜面,该倾斜面越趋于开口侧越位于退避方向上的前方侧(图3中,上侧)。在第3变形例中也起到与上述第2变形例相同的效果。
[0060]如图3(e)所示,第4变形例的油保存部53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由贯通孔50b构成,并且具有辅助部件54。辅助部件54是下述部件,S卩,从贯通孔50b的外侧将贯通孔50b的左右的开口中,退避方向上的后方侧(图3中,下侧)的一部分进行覆盖。
[0061 ]根据第4变形例的油保存部53,贯通孔50b的加工变得容易,能够减少加工成本,并且通过对辅助部件54的大小进行适当设计,能够容易地使贯通孔50b中的润滑油的保存量增加。
[006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对刮板10与连杆7的大端部7b—体地形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使刮板10与大端部7b分开地形成,并安装在大端部7b处。
[0063]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第I变形例至第3变形例中,对上壁面10e、下壁面1f是倾斜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如第4变形例所示,上壁面1e和下壁面1f两者均不是倾斜面的结构,并且,不设置辅助部件54。
[0064]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第I变形例至第3变形例中,对上壁面1e以及下壁面1f中仅某一方是倾斜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上壁面1e以及下壁面1f两者成为倾斜面。该情况下,能够使润滑油的保存量增加,并且使润滑油有效地向润滑对象飞溅,相应地,可以使润滑油的飞溅量增加。
[0065]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当然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范畴中的各种变更例或者修正例当然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0066]工业实用性
[0067]本发明能够利用于由刮板实现的发动机的润滑构造。
【主权项】
1.一种润滑构造,其将在曲轴箱内的油盘中积存的润滑油刮起而对发动机进行润滑, 该润滑构造的特征在于,具有: 刮板,其具有主体部,该主体部随着曲轴的旋转,而在浸渍于所述润滑油中的浸渍状态、和退避至该润滑油的液面上方的退避状态之间交替地反复,该刮板在该主体部从该浸渍状态向该退避状态转换时,使该润滑油向该曲轴箱内飞溅;以及 油保存部,其由所述刮板的主体部中的贯通孔或者凹部构成,其中,该贯通孔从所述曲轴的旋转轴方向的一侧向另一侧贯通,该凹部从该一侧向另一侧凹陷,该油保存部对在所述浸渍状态下浸入的所述润滑油进行保存,并且使所保存的该润滑油在所述退避状态下进行飞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部处形成多个所述油保存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部处设置多个开口面积不同的所述油保存部。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构成所述油保存部的所述主体部的壁面中,位于退避方向上的前方侧的上壁面是倾斜面,其中,该退避方向是所述主体部从所述浸渍状态向所述退避状态转换的方向,该倾斜面越趋于开口侧则越位于该退避方向上的前方侧。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构成所述油保存部的所述主体部的壁面中,位于所述退避方向上的后方侧的下壁面是倾斜面,该倾斜面越趋于开口侧则越位于该退避方向上的前方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润滑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构成所述油保存部的所述主体部的壁面中,位于所述退避方向上的后方侧的下壁面是倾斜面,该倾斜面越趋于开口侧则越位于该退避方向上的前方侧。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刮板设置在使所述曲轴插入的连杆的大端部处。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润滑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刮板设置在使所述曲轴插入的连杆的大端部处。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润滑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刮板设置在使所述曲轴插入的连杆的大端部处。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润滑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刮板设置在使所述曲轴插入的连杆的大端部处。
【文档编号】F01M9/06GK105822381SQ201610041344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1日
【发明人】古屋彰
【申请人】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