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对称式变截面突跳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66307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非对称式变截面突跳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对称式变截面突跳机构,属于微型机构学领域,可用于碰撞安全保护系统、航空航天控制系统、武器系统、仪器跌落保护以及病人摔倒监护系统等。
背景技术
突跳机构能够在外界阈值驱动カ的作用下,迅速发生状态跳转,具有定位精度高、重复性好、状态保持无功耗、抗干扰能力强及可靠性高的优点,在航空航天、过载保护系统、引信系统、精密仪器、电子设备保护系统、机电设备和航空航天姿态调整系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MEMS技术的迅猛发展,降低功耗已成为微器件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借助其优良力学特性,突跳机构已成为制作新型微驱动器和微继电器的重要结构元件。由于突跳机构的阈值驱动力与驱动器件的驱动电压和能耗密切相关(阈值カ越大,所需的驱动能耗则越大),因此,低阈值化已成为突跳机构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也是进一歩解决微驱动器能耗问题的重要技术途径。现有突跳机构以挠性双稳态结构为主,结构形式包括全柔性直线梁、蛇形梁、全柔性弧形梁、刚性梁与柔性梁混合以及多个双稳态单元组合结构等。受结构单元类型的限制,虽然这些结构类型能够实现突跳功能需求,但并未有效降低阈值跳转力。例如,CN101834097A,使用全柔性直线梁来实现双稳态机构的最初突跳。US20060087390A1,提出了ー种使用蛇形梁作为弹性元件的继电器,通过控制固定梳齿和移动梳齿间距的变化来实现断开和闭合。US6303885B1,提出了三种具有对称结构形式的突跳结构,一种是使用全柔性的弧形梁作为双稳态单元,另ー种是使用柔性梁和刚性梁混合的方式来实现双稳态结构,第三种为“山”字型的多个双稳态单元级联结构。CN101335137A利用滑块单元的运动转换功能来实现结构的跳转。但这些结构形式中,主要以对称形式为主,存在跳转阈值力偏高,能量耗散大等问题。另外,CN101837947A通过在双稳态单元上连接多级连杆滑块机构使最后ー级滑块形成2~(M+1)数目的稳态平衡位置。CN101798052A使用两个双稳态单元横向和竖向级联,实现横向和竖向脉冲阈值力的检测。CN101798053A是第二级柔性固定导向机构借助于第一级柔性固定导向机构和双稳态机构存储的弹性势能使第二级柔性导向机构在五个独立平衡位置之间实现跳转,但由于引入了较多的运动副,使机构存在机构复杂和容易卡死等问题。US7075209B2提出了ー种在固定端加入侧梁的方式来降低阈值,但由于其跳转过程为全对称变形,存在高阶屈曲变形的可能性,进而使机构存在阈值カ不稳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突跳机构存在的阈值カ大、阈值不稳定的弱点,提供ー种具有稳定的低跳转阈值力的双稳态突跳机构,通过引入刚性梁结构,使突跳机构的跳转阈值カ仅为原机构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适用于低能耗、高可靠性开关系统、微继电器、驱动器、MEMS传感器等应用场合。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非对称式变截面突跳机构,包括左锚点、右锚点、左弾性梁、右弾性梁和质量块,质量块经左弾性梁与左锚点固定连接,质量块经右弹性梁与右锚点固定连接;所述左弹性梁采用三个柔性梁和ニ个刚性梁互相交替固定连接的组合结构,所述右弹性梁采用至少ニ个柔性梁和至少ー个刚性梁互相交替固定连接的组合结构,构成非対称式变截面突跳机构;所述突跳机构的约束条件为所述柔性梁和刚性梁的长度系数均小于1.0,所述左弹性梁或右弾性梁的柔性梁和刚性梁的长度系数之和均小于I. O。所述左弹性梁采用左第一柔性梁、左第一刚性梁、左第二柔性梁、左第二刚性梁和左第三柔性梁依次固定连接的组合结构;所述右弹性梁采用右第一柔性梁、右第一刚性梁和右第二柔性梁依次固定连接的组合结构。所述左弹性梁采用左第一柔性梁、左第一刚性梁、左第二柔性梁、左第二刚性梁和左第三柔性梁依次固定连接的组合结构;所述右弹性梁采用右第一柔性梁、右第一刚性梁、右第二柔性梁、右第二刚性梁和右第三柔性梁依次固定连接的组合结构。 所述柔性梁采用倾斜结构,倾斜的角度小于90度。所述柔性梁采用橡胶、铍青铜、弹簧钢或高分子材料的弾性材料制作。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突跳机构在外部载荷作用下,位于中间的质量块带动两侧连接的支撑结构发生跳跃屈曲,并发生非对称变形,经过ー个非稳态平衡位置后跳跃到第ニ个稳态平衡位置,此位置是结构中存储的弹性势能的ー个局部最小点,无需外力保持,中间的质量块可以稳定停留在第二稳态位置。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I.本发明采用刚性梁与柔性梁混合支撑的方式,与传统的等截面厚度直线梁相比,在相同尺度下具有跳转阈值力低、能耗低和可靠性高的优点;2.与传统的对称式突跳结构相比,充分利用变截面梁的非対称变形模式,使机构在突跳过程中以非对称模式为主,使得整个变形过程更为稳定,保证了结构多次跳转的ー致性;3.本发明利用刚性梁结构的应カ调整功能,避免结构应力集中现象,增强了突跳机构的耐疲劳性。综合分析,本发明所提出的跳转机构具有结构简单、驱动力小、变形稳定,大行程,低能耗,响应迅速,动作准确可靠和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势,在通讯、エ业控制、仪器仪表以及消费电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图I是ー种非対称式变截面突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ー种非対称式变截面突跳机构的非对称变形示意图。图3是ー种非対称式变截面突跳机构的第二稳态位置示意图。图4是另ー种非对称式变截面突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I所示突跳机构与均一截面结构カ位移曲线对比图。图6是图4所示突跳机构与均一截面结构カ位移曲线对比图。图中1a、左第一柔性梁;lb、左第二柔性梁;lc、左第三柔性梁,2a、左第一刚性梁;2b、左第二刚性梁;3a、右第一柔性梁;3b、右第二柔性梁,3c、右第三柔性梁,4a、右第一刚性梁,4b、右第二刚性梁,5、质量块;6a、左锚点;6b、右锚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图I是ー种非対称式变截面突跳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突跳机构主要包括左柔性梁、右柔性梁、左刚性梁、右刚性梁以及质量块5。其具体连接方式为左第一柔性梁Ia左端与左锚点6a连接,右端与左第一刚性梁2a左端连接;左第二柔性梁Ib左端与左第一刚性梁2a右端连接,右端与左第二刚性梁2b左端连接;左第三柔性梁Ic左端与左第二刚性梁2b右端连接,右端与中部质量块5左端连接。右第一柔性梁3a左端与右第一刚性梁4a右端连接,右端与右锚点6b连接;右第二柔性梁3b左端与质量块5右端连接,右端与右第一刚性梁4a左端连接。图I中所示的尺寸标注为本实施方式的特色,其中各部分的尺寸约束见表1,具有几何不对称性。表I列出了各部分的尺寸关系
权利要求
1.一种非对称式变截面突跳机构,包括左锚点(6a)、右锚点(6b)、左弾性梁、右弾性梁和质量块(5),质量块(5)经左弹性梁与左锚点(6a)固定连接,质量块(5)经右弹性梁与右锚点(6b)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弹性梁采用三个柔性梁和ニ个刚性梁互相交替固定连接的组合结构,所述右弹性梁采用至少ニ个柔性梁和至少ー个刚性梁互相交替固定连接的组合结构,构成非対称式变截面突跳机构;所述突跳机构的约束条件为所述柔性梁和刚性梁的长度系数均小于I. O,所述左弹性梁或右弾性梁的柔性梁和刚性梁的长度系数之和均小于I. O。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非对称式变截面突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弹性梁采用左第一柔性梁(la)、左第一刚性梁(2a)、左第二柔性梁(lb)、左第二刚性梁(2b)和左第三柔性梁(Ic)依次固定连接的组合结构;所述右弹性梁采用右第一柔性梁(3a)、右第一刚性梁(4a)和右第二柔性梁(3b)依次固定连接的组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非对称式变截面突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弹性梁采用左第一柔性梁(la)、左第一刚性梁(2a)、左第二柔性梁(lb)、左第二刚性梁(2b)和左第三柔性梁(Ic)依次固定连接的组合结构;所述右弹性梁采用右第一柔性梁(3a)、右第一刚性梁(4a)、右第二柔性梁(3b)、右第二刚性梁(4b)和右第三柔性梁(3c)依次固定连接的组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非对称式变截面突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梁采用倾斜结构,倾斜的角度小于90度。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非对称式变截面突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梁采用橡胶、铍青铜、弹簧钢或高分子材料的弾性材料制作。
全文摘要
一种非对称式变截面突跳机构,属于智能机构学领域。左锚点6a和右锚点6b通过多个柔性梁、刚性梁以及质量块相连接,组成非对称变截面突跳机构。该突跳机构通过调整刚性梁和柔性梁混合结构的空间布局,使得整个跳转过程为非对称变形模式,有效地降低了机构突跳所需的阈值力,仅为传统的均匀截面突跳机构的三分之一。本发明具有突跳变形稳定、能耗低、动作可靠和定位精度高的特点,在碰撞安全保护系统、航空航天姿态控制系统、武器引信系统、仪器跌落保护、机电设备过载保护系统以及病人摔倒监护系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B81B3/00GK102826500SQ20121025218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赵剑, 高仁璟, 牛磊, 韩小强, 常颖, 胡平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