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87965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
技术背景目前的电解质清理系统,通常是由阳极运输车将残极组运至电解质清理车间内先停放冷 却8小时以上,然后再将残极组吊至清理工位,由人工对残极组上附着的电解质进行清理, 清理下来的电解质运至鄂式破碎机破碎后送往电解车间供电解生产使用。因此工人的劳动强 度极大,而清理工作效率不高;并且工作环境的粉尘和噪音不仅严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 而且对工厂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以提高电解质清理及回收的自 动化水平,提高电解质清理的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清理车间的粉尘和噪音污染 ,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包括装站、卸站和清理装 置,装站、卸站和清理装置上方设有连接装站、卸站和清理装置的阳极转运装置;阳极转运 装置和清理装置下方设有电解质输送装置,电解质输送装置与电解质料仓连接;电解质输送 装置的输送路径上设有破碎装置和振动筛。上述的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中,所述阳极转运装置包括架设在厂房中的悬链轨道及可沿 悬链轨道运行的悬链小车。前述的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中,所述清理装置包括自动电解质清理机和手动电解质清理机。前述的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中,所述电解质输送装置包括位于阳极转运装置和清理装置 下方的一号输送带、二号输送带、三号输送带和提升机。前述的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中,所述破碎装置包括设在一号输送带、二号输送带和三号 输送带交汇处的鄂式破碎机,鄂式破碎机的入口经一号料斗与一号输送带和二号输送带的终 点连接,鄂式破碎机的出口与三号输送带的起点连接;破碎装置还包括设在三号输送带终端 的反击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的入口与三号输送带的终点连接,反击式破碎机的出口与提 升机的提升斗连接。前述的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中,所述振动筛设有进口、细料出口和粗料出口,进口与提 升机上部连接,细料出口与回收装置连接;粗料出口与电解质料仓连接。前述的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中,所述二号输送带的起点设有二号料斗。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清理和回收配置成一条以自 动清理为主,人工清理为辅的一种自动化清理系统,在系统中增加了电解质回收装置,可大 大的提高电解质清理及回收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电解质清理的效率。同时也可减少清理车间 的劳动定员,以前清理车间需要50人,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清理车间只需要5人就可完成以 前相同的工作量。完全可以满足250kt/a规模电解铝厂清理工作的需求。本实用新型还可减 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清理车间的粉尘和噪音污染,有利于改善车间的劳动条件,有利于 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工厂环境。以前清理下来的电解质杂质含量高,本实用新型将清理下 来的电解质经破碎后直接进入电解质仓再作为电解槽生产时更换阳极的覆盖料,使清理下来 的电解质得到充分利用,可节约电解生产的成本。原先电解生产中,更换阳极时电解槽的覆 盖料采用新鲜的氧化铝AL203,其粒度小(-325 y 〈30%),保温效果好,但散热不好。现在 采用本实用新型回收的电解质经破碎后的渣壳粉作为覆盖料,不仅使铝电解槽侧部散热效果 好,并节约了电解生产的成本。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附图中的标记为l-装站,2-卸站,3-悬链轨道,4-悬链小车,5-自动电解质清理机, 6-手动电解质清理机,7-—号输送带,8-二号输送带,9-三号输送带,10-提升机,11-鄂式 破碎机,12-—号料斗,13-反击式破碎机,14-振动筛,15-电解质料仓,16- 二号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做 任何限制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装站l、卸站2和清理装置,装站l 、卸站2和清理装置上方设有连接装站1、卸站2和清理装置的阳极转运装置;阳极转运装置 和清理装置下方设有电解质输送装置,电解质输送装置与电解质料仓15连接;电解质输送装 置的输送路径上设有破碎装置和振动筛14。阳极转运装置包括架设在厂房中的悬链轨道3及 可沿悬链轨道3运行的悬链小车4。清理装置包括自动电解质清理机5和手动电解质清理机6。 在配置时,保留了原来的手动电解质清理机作为备用或辅助。电解质输送装置包括位于阳极方的一号输送带7、 二号输送带8、三号输送带9和提升机10。破碎装 置包括设在一号输送带7、 二号输送带8和三号输送带9交汇处的鄂式破碎机11,鄂式破碎机 11的入口经一号料斗12与一号输送带7和二号输送带8的终点连接,鄂式破碎机ll的出口与三 号输送带9的起点连接;破碎装置还包括设在三号输送带9终端的反击式破碎机13,反击式破 碎机13的入口与三号输送带9的终点连接,反击式破碎机13的出口与提升机10的提升斗连接 。振动筛14设有进口、细料出口和粗料出口,进口经管道与提升机8上部连接,细料出口经 管道与电解质料仓15连接;作为铝电解生产车间更换阳极时电解槽的覆盖料。粗料出口经管 道与电解质料仓15连接。二号输送带8的起点设有二号料斗16。 二号料斗16用于回收其它渠 道的电解质,如叉车上的残余电解质等。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的系统与阳极组装车间连为一体,作为阳极组装车间 的一个工段,就近设在新阳极组或残阳极组仓库旁边。本实用新型对电解质的清理和回收能 力为30组双阳极/小时。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是在装站将残极组送上阳极转运装置,阳极转运 装置将残极组转运至清理装置对残极组上的电解质进行清理,清理下来的电解质由电解质输 送装置送至破碎装置进行破碎,破碎后的电解质经振动筛筛选,粒度《5mm的送至电解质料 仓,粒度〉5mm的返回反击式破碎机重新破碎;清理后的残极组再由阳极转运装置送到卸站 ,在卸站将清理后的残极组从阳极转运装置上卸下。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从铝电解槽上更换下来的残极组装入托盘中,首先被运到仓库,在仓库中停放8小时以 上,使其冷却,以便清理。然后用叉车将装有残极组的托盘一起运至装站,在装站l将残极 组悬挂在悬链轨道3的悬链小车4上,然后叉车将托盘中残留的残极组上脱落下来的电解质残 渣倾倒在二号料斗16中。被悬挂在悬链小车4上的残极组,被送到自动电解质清理机5或手动 电解质清理机6工位,对残极组上的电解质进行清理。清理下来的电解质落在设于地下的一 号输送带7, 一号输送带7将电解质送到一号料斗12,其它渠道来的电解质通过二号输送带8 也送到一号料斗12, 一号料斗12下方设有颚式破碎机11,破碎后的电解质由三号输送带9送 到反击式破碎机13进行破碎,破碎后的电解质通过提升机10提升至振动筛14上方,将电解质 倾倒在振动筛14上、振动筛14将粒度小于5mm电解质颗粒送入电解质料仓15中供电解生产使 用,而粒度大的重新返回反击式破碎机13进行破碎。
权利要求1.一种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站(1)、卸站(2)和清理装置,装站(1)、卸站(2)和清理装置上方设有连接装站(1)、卸站(2)和清理装置的阳极转运装置;阳极转运装置和清理装置下方设有电解质输送装置,电解质输送装置与电解质料仓(15)连接;电解质输送装置的输送路径上设有破碎装置和振动筛(14)。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阳 极转运装置包括架设在厂房中的悬链轨道(3)及可沿悬链轨道(3)运行的悬链小车
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 理装置包括自动电解质清理机(5)和手动电解质清理机(6)。
4.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 解质输送装置包括位于阳极转运装置和清理装置下方的一号输送带(7) 、 二号输送带(8) 、三号输送带(9)和提升机(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破 碎装置包括设在一号输送带(7) 、 二号输送带(8)和三号输送带(9)交汇处的鄂式破碎 机(11),鄂式破碎机(11)的入口经一号料斗(12)与一号输送带(7)和二号输送带(8 )的终点连接,鄂式破碎机(11)的出口与三号输送带(9)的起点连接;破碎装置还包括 设在三号输送带(9)终端的反击式破碎机(13),反击式破碎机(13)的入口与三号输送 带(9)的终点连接,反击式破碎机(13)的出口与提升机(10)的提升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 动筛(14)设有进口、细料出口和粗料出口,进口与提升机(8)上部连接,细料出口与回 收装置连接;粗料出口与电解质料仓(1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 号输送带(8)的起点设有二号料斗(1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解质清理回收系统,该系统包括装站(1)、卸站(2)和清理装置,装站(1)、卸站(2)和清理装置上方设有连接装站(1)、卸站(2)和清理装置的阳极转运装置;阳极转运装置和清理装置下方设有电解质输送装置,电解质输送装置与电解质料仓(15)连接;电解质输送装置的输送路径上设有破碎装置和振动筛(14)。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电解质清理及回收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电解质清理的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将清理下来的电解质经破碎后作为电解槽生产时更换阳极的覆盖料,节约电解生产的成本。采用本实用新型能降低清理车间的粉尘和噪音污染,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文档编号C25C3/00GK201358312SQ20082030314
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5日
发明者刘忠琼, 邓汝明, 闽 陈, 颜非亚 申请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