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机动车的氢氧产生机的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7935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应用于机动车的氢氧产生机的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机动车的氢氧产生机的散热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可有效降低电解槽的电解液及氢氧燃气的温度,降低回火发生的机率并避免因回火的高温而引起爆炸,能安全地供给足够动力源给机动车引擎的氢氧产生机的循环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全球经济快速发展,机动车随之日益增加,人类不但正面临能源缺乏的时代的来临,更处于油价飙升的困境,因此使用机动车代步的成本大大提高,不仅如此,这些机动车因使用汽油而大量排放废气物,也已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致使全球自然生态及大气层遭受破坏,并导致温室效应,更危害到人类自身的健康。有鉴于此,相关从业人员研发出传统的氢氧产生机,希望制造氢氧燃气来替代汽油,但却因为传统氢氧产生机在产生氢氧燃气的过程中引发回火,不但无法有效控制,而导致回火延烧至整个氢氧产生机引发爆炸,以致于造成使用者的严重伤害,甚至危害到生命安全。此外,传统氢氧产生机内部的电解液处于高温之下,更是增加回火次数的主要原因,而燃点较高的氢氧燃气在高温的电解槽内,随时可能被回火点燃而引发危险的爆炸威力,并产生骇人的具大声响,进而让传统氢氧产生机无法被有效利用,因此,这些缺陷是传统氢氧产生机无法突破的长期缺弊,是以,如何能有效防止氢氧产生机所产生的回火,并降低回火时所产生的高压气体的冲击力道,且对电解槽内的电解液及氢氧燃气有效降温、减少回火的机率,避免因处于高温而引起危险的爆炸情况的发生,由此在安全环境下,产生充足的氢氧燃气能源以提供给机动车利用,乃是当前相关从业人员急欲研发的课题和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发明人针对前述氢氧产生机的诸多缺点,精心研究,积极研发、创作, 经多年从事于此行业的专业经验与心得,创作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机动车的氢氧产生机的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将呈弯曲回绕状的降温管设置穿绕于多个散热鳍片当中,使降温管内高温的电解液经过降温管的循环流通路径时,通过多个散热鳍片及散热风扇,以有效降低电解槽的电解液及氢氧燃气的温度,防止回火发生的机率并避免高温爆炸的危险情况发生,提高氢氧产生机应用于机动车引擎的安全性、实用性,达到环保节能减碳、降低成本,提高能源产业的利用价值。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机动车的氢氧产生机的散热系统,该氢氧产生机通过防爆装置的防爆槽内的防爆石及上端的防爆盖,以有效阻档并宣泄回火产生时的高压气体的冲击力,降低回火的爆炸情况发生,且防爆盖遭受破坏时,即可随时更换,达到快速维修、降低成本的功效,从而提高氢氧产生机的氢氧燃气有效供给机动车引擎作为动力源的利用价值,达到节省能源、减少空气环境污染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机动车的氢氧产生机的散热系统,该电极组的电极座由间隔排列设置的多个片状体所构成,使两片片状体之间形成有插槽,以供电极片对应插入于该插槽内,并可通过相对应的穿孔插入固定柱,从而将多个电极片固定设置于电极座上,不但方便替换电极片,且电极片上穿设有电极孔能将水液及电解液快速地电解产生氢氧燃气,进而提高氢氧产生机之优越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机动车的氢氧产生机的散热系统,该电极组可配合电解槽的形状或机动车的引擎所需更大的动力源而适当地排列设置多个组,且该电极组的电极片上穿设有电极孔,使电极片更加有效地被导通,进而将水液及电解液快速地电解产生氢氧燃气,达到有效迅速产生充足的氢氧燃气,供机动车引擎燃烧室的动力使用,从而增强机动车的马力,提高氢氧产生机产品的利用价值。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机动车的氢氧产生机的散热系统, 该氢氧产生机主要包含有电解槽、多个电极组、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主要包含有至少一个散热风扇、多个散热鳍片、降温管以及抽水马达;其中,多个散热鳍片系固定设置于电解槽的背端,而降温管呈弯曲回绕状设置穿绕于多个散热鳍片当中;该散热风扇固定设置于多个散热鳍片的一侧端;其中,降温管分设为第一降温管和第二降温管;该第一降温管的一端经电解槽背端与第一循环口相连通,另一端连接至抽水马达;该第二降温管的一端也连接至抽水马达,另一端经电解槽背端与第二循环口相连通,从而形成循环散热系统;通过抽水马达导通电性,从而将电解槽的容置空间内的电解液经第一循环口或第二循环口抽进降温管内,并经由抽水马达再流通至降温管的另一端,进而经电解槽的第二循环口或第一循环口回流至电解槽的容置空间内,以形成散热系统的循环散热流通路径,从而有效降低电解槽的电解液及氢氧燃气的温度;其中,降温管可依据需要设置为圆管状、扁平管状、方型管状、矩型管状、三角型管状、多边型管状...等各种不同的形状的管状体;该第一循环口由电解槽容置空间的底部往上延伸,且位于容置空间的角落处,另一斜向角落处的底部也延伸有第二循环口 ;该第一循环口与第二循环口的轴心均分别穿设有穿孔,且该穿孔均延伸穿过电解槽的底部;该多个电极组设置于电解槽的容置空间的底部,其电极座可由间隔排列设置的多个片状体所构成,且两片片状体之间形成有插槽,以供电极片对应插入于该插槽内,该电极片上穿设有至少一个电极孔;其中,每一片状体上穿设有相对应的穿孔,且电极片上也穿设有与片状体相对应的穿孔,以供固定柱对应穿入电极座的穿孔后,再插入电极片的穿孔,从而将多个电极片固定设置于电极座上;其中,电极组也可由框体内间隔地排列设置的多个电极片所构成;电解槽上端设置有封盖;该封盖上设有多个盖体,且每一盖体穿设有二个穿孔,供正极导电线及负极导电线分别穿入并电性连接至电极组,封盖上另穿设有进水口 ;该氢氧产生机可容置于壳体内,该壳体由上盖、容置壳体以及下盖所组成;其中,容置壳体上下两端分别形成有卡榫,以分别对应上盖及下盖的卡榫,使容置壳体上下两端分别对应榫接上盖与下盖,从而将氢氧产生机容置于壳体内;该氢氧产生机还包含有防爆装置;该防爆装置主要包含防爆槽、防爆盖以及防爆石;该防爆槽由电解槽上端的封盖往下延伸形成于电解槽的容置空间的上方,该防爆槽底端穿设有进气口 ;其中,防爆石设置于防爆槽内,且其一端往下插设于防爆槽底端的进气口内并与该进气口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防爆盖设于防爆槽的上端;其中,防爆盖的轴心位置穿设有输气口,防爆槽底端的进气口与输气管的一端相连通,且输气管的另一端穿入设置于电解槽的容置空间的上方,由具备以上结构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确实有效降低电解槽的电解液及氢氧燃气
5的温度,降低回火发生的机率并避免爆炸发生,提高氢氧产生机应用于机动车引擎的安全性、实用性,达到节能减碳,增进能源产业的利用价值。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系统内部的降温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极组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极组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极组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极组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IO-A为本实用新型电极组的设置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IO-B为本实用新型电极组的设置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IO-C为本实用新型电极组的设置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IO-D为本实用新型电极组的设置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IO-E为本实用新型电极组的设置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IO-F为本实用新型电极组的设置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IO-G为本实用新型电极组的设置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分解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氢氧产生机10..电解槽[0032]100 容置空间[0033]ll-第一循环口[0034]llO 穿孔[0035]12..第二循环口[0036]120 穿孔[0037]20..封盖[0038]21"盖体[0039]211 穿孔[0040]212 导电线[0041]23..进水口[0042]30..电极组[0043]31"电极片[0044]311 电极孔[0045]312 穿孔[0046]32..框体[0047]320 固定柱[0048]33..电极座[0049]330 插槽[0050]331 片状体[0051]332 穿孔[0052]50..防爆装置[0053]501 进气口[0054]51"防爆盖[0055]511 输气口[0056]52..防爆石[0057]53..输气管[0058]531..入气口[0059]532 出气口[0060]55..防爆槽[0061]60..散热系统[0062]61..散热风扇[0063]62..散热鳍片[0064]63..降温管[0065]63a 第一降温[0066]63b 第二降温[0067]66..抽水马达[0068]70..氢氧燃气[0069]80..电解液[0070]90..壳体[0071]91..上盖[0072]910 卡榫[0073]92..容置壳体[0074]920 卡榫[0075]921 卡榫[0076]93..下盖[0077]930 卡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特征及效果,附以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以下提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氢氧产生机1主要包含有电解槽10、多个电极组30、防爆装置50、散热系统60 ;其中,电解槽10包括容置空间100,该容置空间100底部设有四组电极组30,且每一电极组30由框体32内间隔地排列设置的多个电极片31所构成,其电极片31上穿设有电极孔311,封盖20设置于电解槽10 上端,该封盖20上设有4个盖体21,每一盖体21穿设有二个穿孔211,供正、负极的2条导电线212分别穿入并电性连接至电极组30,该电解槽10的容置空间100的底部延伸有第一循环口 11,且该第一循环口 11位于角落处,该容置空间100的另一斜向角落处的底部页延伸有第二循环口 12,该第一循环口 11的轴心穿设有穿孔110、第二循环口 12的轴心也穿设有穿孔120,且穿孔110与穿孔120均延伸穿过电解槽10的底部;其中,封盖20上另设有进水口 23,以将水液输入到电解槽10的容置空间100内;该防爆装置50设置于电解槽10 的上方,其主要包含防爆槽55、防爆盖51以及防爆石52,且该防爆槽55由封盖20往下延伸形成于电解槽10的容置空间100的上方,而防爆石52设于防爆装置50的防爆槽55内, 且防爆槽阳底端穿设有进气口 501,防爆盖51设于防爆槽55的上端,该防爆盖51的轴心位置穿设有输气口 511 ;当与电极组30电性相连接的正、负极导电线212被导通电性时,电极组30的电极片31即会将水液电解为电解液80并产生氢氧燃气70,该电极片31因穿设有电极孔311,进而更加有效快速地产生氢氧燃气70,且氢氧燃气70的比重比较轻,氢氧燃气70会往上升并经设置穿入于电解槽10的容置空间100上方的输气管53 —端的入气口 531流进输气管53内,该输气管53的另一端与防爆装置50底端的进气口 501相连通,且防爆装置50的防爆石52的一端恰当地往下插入设置于防爆装置50底端的进气口 501内并与进气口 50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以供流进输气管53内的氢氧燃气70能经该间隙顺畅地往上继续流通并经防爆盖51的输气口 511排出,以提供给机动车的引擎作为其动力源燃料使用,该机动车可为汽车、摩托车等一系列机动车辆;本实用新型的防爆装置50的防爆石52因具有重量且较坚硬,因此,当回火产生时,火焰往电解槽10方向回冲并点燃电解槽10内部的氢氧燃气70而产生爆炸时,其瞬间所产生的高压气体与冲击力会经防爆石52 底端往上排出,由于防爆石52具有重量,因此回火的冲击力道只会将防爆石52稍微往上移动(如图3所示),由于该防爆石52本身具有重量,被往上移动后可立刻自动地往下掉落, 再插入防爆装置50底端的进气口 501内,此时,回火产生的冲力因受到防爆石52阻档,不但能够有效防止回火、减低高压气体的冲力,也可降低回火发生时所产生的噪音,当高压气体的冲力再往上冲出防爆装置50的防爆槽55并直接将防爆盖51弹开时(如图3所示), 进而让高压气体再次宣泄,且受到防爆盖51的阻档,回火产生的冲力也再次被减弱,达到进一步减低气体回冲力道、防止回火所引发的危险的功效,若防爆盖51受到高压气体的直接冲击而破裂、损毁时,仅需更换防爆盖51,即可恢复防爆装置50防止回火的功能,并使氢氧产生机1继续运作,由此达到快速维修、降低成本的功效;本实用新型的氢氧产生机1的散热系统60设置于电解槽10的背端,其主要包含有散热风扇61、多个散热鳍片62、降温管 63以及抽水马达66,该多个散热鳍片62固定设置于电解槽10的背端,而降温管63呈弯曲回绕状设置穿绕于多个散热鳍片62当中,且该降温管63分设为第一降温管63a和第二降温管63b,其中,第一降温管63a的一端经电解槽10背端穿入电解槽10的第一循环口 11 的穿孔110内,进而与第一循环口 11相连通,第一降温管63a的另一端连接至抽水马达66, 而第二降温管63b的一端也连接至抽水马达66,另一端经电解槽10背端穿入电解槽10的第二循环口 12的穿孔120内,当抽水马达66导通电性时,即可将电解槽10的容置空间100 内的电解液80经第一循环口 11抽进第一降温管63a并经由抽水马达66再流通至第二降温管63b,进而经电解槽10的第二循环口 12回流至电解槽10的容置空间100内,以形成循环的散热系统60 ;本实用新型的降温管63可依据需要设置为圆管状、扁平管状、方型管状、矩型管状、三角型管状、多边型管状…等各种不同形状的管状体,以增加该降温管63与散热鳍片62接触的面积,提高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抽水马达66导通电性时,也可将电解槽10的容置空间100内的电解液80经第二循环口 12抽进第二降温管63b并经抽水马达66再流通至第一降温管63a,进而经电解槽10的第一循环口 11回流至电解槽10的容置空间100内;当高温的电解液80流经降温管63时,因降温管63弯曲回绕的流通路径且设置穿绕于多个散热鳍片62当中,使降温管63内高温的电解液80经过降温管63的流通路径时,能够由多个散热鳍片62对该降温管63内的电解液80进行降温,不但能够将热气散发出去,且因固定设置于多个散热鳍片62侧边的散热风扇61也可同时将热气吹散到空气中,加强散热效果并可实时进一步降低多个散热鳍片62的温度,由此有效降低回流至电解槽10的电解液80的温度,通过该散热系统60的循环散热流通路径,有效降低电解槽10的电解液80及氢氧燃气70的温度,降低回火发生的机率,并避免回火爆炸的危险情况发生, 提高氢氧产生机1使用的安全性、实用性,使产生的氢氧燃气70能够安全地提供给机动车的引擎,以作为该动力源的燃料使用,达到节省能源、降低成本,并减少空气污染及环保的优良效果。请参阅图6、图7、图8、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极组30可由电极座 33、多个电极片31以及固定柱320所组设而成;该电极座33由间隔排列设置的多个片状体 331所构成,且每一片状体331上穿设有相对应的穿孔332,而两片片状体331之间形成有插槽330,以供电极片31恰当地对应插入于该插槽330内,该电极片31也穿设有与片状体 331相对应的穿孔312,以供固定柱320对应穿入电极座33的穿孔332后,再插入电极片31 的穿孔312,从而将多个电极片31固定设置于电极座33上;该电极组30的电极片31上穿设有至少一个电极孔311,使导电线212电性连接至电极组30时,该电极片31能更加有效地被导通,进而将水液及电解液80更加快速地电解产生氢氧燃气70。请参阅图10-A、图10-B、图10-C、图10-D、图10-E、图10-F、图IO-G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极组30可设置有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等多个电极组10,并可配合电解槽10的形状而加以适当地排列设置,且当机动车的引擎所需要的动力源更大时,可依据需要增设更多的电极组10,从而产生更多氢氧燃气70,以供利用。请参阅图11、图12、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氢氧产生机1可容置于壳体90内,该壳体90由上盖91、容置壳体92以及下盖93所组成;该容置壳体92上端形成有卡榫920,以对应上盖91的卡榫910,使上盖91对应榫接于容置壳体92的上端,且容置壳体92的下端也形成有卡榫921,以对应下盖93的卡榫930,使下盖93也能对应榫接于容置壳体92的下端,从而将容置于壳体90内的氢氧产生机1快速封闭,且当要维修氢氧产生机1时,也可轻易地拆开壳体90的上盖91或下盖92,方便进行维修作业,提高实用性及便利性。综合上述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的新颖性及创造性有(1)本实用新型散热系统将呈弯曲回绕状的降温管设置穿绕于多个散热鳍片当中,使降温管内高温的电解液经降温管的循环散热系统的流通路径时,能够由多个散热鳍片对该降温管内的电解液进行降温,进而将热气散发出去,且固定设置于其侧边的散
9热风扇也可同时将热气吹散到空气中,以加强散热效果并可实时进一步降低多个散热鳍片的温度,从而有效降低回流至电解槽的电解液的温度,通过该散热系统的循环散热流通路径,有效降低电解槽的电解液及氢氧燃气的温度,减少回火发生的机率,并避免回火爆炸的危险情况发生,提高氢氧产生机应用于机动车的安全性、实用性,达到节省能源、降低成本, 并减少空气污染及环保的效果,提高能源产业的利用价值;(2)该电极片可插设于包括多个插槽的电极座上,不但方便维修并可随时更换电极片,且电极片上因穿设有电极孔,使电极片更加有效地被导通,进而将水液及电解液快速地电解产生更多的氢氧燃气;C3)电极组可依据需要并配合电解槽的形状而适当地排列设置多个组,且当机动车的引擎所需要的动力源更大时,也可增设更多的电极组,由此产生更多足够的氢氧燃气,以供利用;(4)氢氧产生机可容置于包括卡榫结构的壳体内,以供维修时,可轻易地拆开壳体的上盖或下盖, 来随时方便进行维修作业,达到实用性及便利性;(5)本实用新型防爆装置的防爆槽因设置有防爆石,该防爆石因具有重量且较坚硬,因此当回火产生时,其瞬间所产生的高压气体与冲击力将防爆石稍微往上移动后,防爆石即可立刻自动地往下掉落再插入防爆装置底端的进气口内,此时,回火产生的冲力也受到防爆石的阻档,不但能够有效防止回火、减低高压气体的冲力,也可降低回火发生时所产生的噪音,提高能源产业的利用价值;(6)当回火发生时,因防爆装置上端的防爆盖的阻档并可使回火产生的高压气体由防爆盖宣泄出,进而再次减弱回火及高压气体的冲力,达到有效减低气体回冲力道、防止回火所引发的危险; (7)若防爆装置的防爆盖受到回火高压气体的直接冲击而破裂、损毁时,仅需更换防爆盖, 即可恢复防止回火的功能,并令氢氧产生机继续运作,由此达到快速维修、降低成本的功能,增进产品的优越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其它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相同的技术方案及权利要求书所做的任何变化与修饰或均等性的安排,均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畴及专利范围所涵盖。本创实用新型基于以上特点,为相当杰出且优异的设计;其未见于刊物或公开使用,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要求,因此依法撰文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应用于机动车的氢氧产生机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氢氧产生机包含有电解槽、多个电极组、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主要包含有至少一个散热风扇、多个散热鳍片、降温管以及抽水马达;其中,多个散热鳍片固定设置于电解槽的背端,而降温管呈弯曲回绕状设置穿绕于多个散热鳍片当中;该散热风扇固定设置于多个散热鳍片的一侧端;其中,降温管分设为第一降温管和第二降温管;该第一降温管的一端经电解槽背端与第一循环口相连通,另一端连接至抽水马达;该第二降温管的一端也连接至抽水马达,另一端经电解槽背端与第二循环口相连通, 以形成循环散热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机动车的氢氧产生机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极组由框体内间隔地排列设置的多个电极片所构成,且每一电极片穿设有至少一个电极孔。
3.一种应用于机动车的氢氧产生机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氢氧产生机包含有电解槽、多个电极组、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主要包含有至少一个散热风扇、多个散热鳍片、降温管以及抽水马达;其中,多个散热鳍片固定设置于电解槽的背端,而降温管呈弯曲回绕状设置穿绕于多个散热鳍片当中;该散热风扇固定设置于多个散热鳍片的一侧端;其中,降温管分设为第一降温管和第二降温管;该第一降温管的一端经电解槽背端与第一循环口相连通,另一端连接至抽水马达;该第二降温管的一端也连接至抽水马达,另一端经电解槽背端与第二循环口相连通, 以形成循环散热系统;其中,电极组由电极座上插设的多个电极片所构成;该电极座主要由间隔排列设置的多个片状体所构成,且其两片片状体之间形成有插槽,以供电极片对应插入于该插槽内; 其中,电极片上穿设有至少一个电极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机动车的氢氧产生机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片状体上穿设有相对应的穿孔,且电极片上也穿设有与片状体相对应的穿孔,以供固定柱对应穿入电极座的穿孔后,再插入电极片的穿孔,以将多个电极片固定设置于电极座上。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应用于机动车的氢氧产生机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抽水马达导通电性,从而将电解槽的容置空间内的电解液经第一循环口抽进降温管内,并经由抽水马达再流通至降温管的另一端,进而经电解槽的第二循环口回流至电解槽的容置空间内,以形成散热系统的循环散热流通路径,从而有效降低电解槽的电解液及氢氧燃气的温度。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应用于机动车的氢氧产生机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抽水马达导通电性,从而将电解槽的容置空间内的电解液经第二循环口抽进降温管内,并经由抽水马达再流通至降温管的另一端,进而经电解槽的第一循环口回流至电解槽的容置空间内,以形成散热系统的循环散热流通路径,以有效降低电解槽的电解液及氢氧燃气的温度。
7.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应用于机动车的氢氧产生机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循环口由电解槽容置空间的底部往上延伸,且位于容置空间的角落处,另一斜向角落处的底部也延伸有第二循环口 ;该第一循环口与第二循环口的轴心均分别穿设有穿孔,且该穿孔均延伸穿过电解槽的底部。
8.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应用于机动车的氢氧产生机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电极组设置于电解槽的容置空间的底部。
9.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应用于机动车的氢氧产生机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电解槽上端设置有封盖;该封盖上设有多个盖体,且每一盖体穿设有二个穿孔,供正极导电线及负极导电线分别穿入并电性连接至电极组。
10.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应用于机动车的氢氧产生机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电解槽上端设置有封盖;该封盖上穿设有进水口。
11.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应用于机动车的氢氧产生机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氢氧产生机容置于壳体内,该壳体由上盖、容置壳体以及下盖所组成;其中,容置壳体上下两端分别形成有卡榫,以分别对应上盖及下盖的卡榫,使容置壳体上下两端分别对应榫接上盖与下盖,以将氢氧产生机容置于壳体内。
12.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应用于机动车的氢氧产生机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降温管可依据需要设置为圆管状、扁平管状、方型管状、矩型管状、三角型管状、多边型管状的至少其中之一的管状体形状。
13.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应用于机动车的氢氧产生机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氢氧产生机还包含有防爆装置;该防爆装置主要包含防爆槽、防爆盖以及防爆石;该防爆槽由电解槽上端的封盖往下延伸形成于电解槽的容置空间的上方,该防爆槽底端穿设有进气口;其中,防爆石设置于防爆槽内,且其一端往下插设于防爆槽底端的进气口内并与该进气口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防爆盖设于防爆槽的上端;其中,防爆盖的轴心位置穿设有输气口。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应用于机动车的氢氧产生机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防爆槽底端的进气口与输气管的一端相连通,且输气管的另一端穿入设置于电解槽的容置空间的上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机动车的氢氧产生机的散热系统,该氢氧产生机主要包含电解槽、多个电极组、防爆装置、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主要包含散热风扇、多个散热鳍片、降温管以及抽水马达;其中,多个散热鳍片固定设置于电解槽的背端,而降温管呈弯曲回绕状设置穿绕于多个散热鳍片当中,使降温管内高温的电解液经过降温管的循环流通路径时,通过多个散热鳍片的降温,及侧端的散热风扇将热气吹散,从而有效降低电解槽的电解液及氢氧燃气的温度,降低回火发生的机率并避免爆炸发生,提高氢氧产生机应用于机动车引擎的安全性、实用性,达到节能减碳,增进能源产业的利用价值。
文档编号C25B1/04GK202214425SQ201120293909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2日
发明者黄金宏 申请人:黄金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