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铑层的方法

文档序号:5281210阅读:1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镀铑层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镀铑层的方法,包括工件预处理、预镀、高温结晶和电镀铑的过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件表面镀铑层易变色、易出现裂缝、孔隙及镀层易脱落,从而产生的镀层耐磨性差、抗腐蚀性差等问题,有效改善了工件镀铑层光亮度及无裂缝、耐腐蚀等属性。
【专利说明】—种电镀铑层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铑电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的铑层电镀工艺。
【背景技术】
[0002]铑是钼系最为贵重的一种贵金属,呈银白色,其抗蚀性能非常好,在大气中不易为腐蚀气体侵蚀。在工件表面电镀铑层,由于镀铑层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可有效保护工件。如:在工件上闪镀0.025~0.050 μ m厚的铑镀层,即可有效防止镀层变色。镀铑层呈现光亮银白色,色调明亮,且硬度极高、耐磨、耐热,接触电阻小、导电性能良好。镀铑层常被用于电子电气工业、光学工业和首饰装饰等行业,尤其在以触点为主的簧片及插拔元件方面具有更广泛应用。
[0003]现有技术中,电镀铑层时会产生高应力,镀层易产生变色、裂纹、孔隙或脱落,大大限制了无裂纹镀层的厚度,也因而限制了工件的使用范围。复合电镀工艺选择在工件表面预镀银、镍后再镀铑层,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镀层易脱落与表面变色问题,但操作相当复杂,成本偏高。因此,发展一种性能优良的电镀铑层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电镀铑层的方法,该方法解决了工件表面的镀铑层易变色、易脱落、易产生裂缝、孔隙等的缺陷。
[0005]一种电镀铑层的方法,包括工件钥基片预处理和电镀铑的步骤,在工件预处理和电镀铑的步骤之间还依次有预镀、高温结晶的过程。
[0006]所述的预镀过程:将预处理后的工件在30_60°C搅拌下置入含有硫酸铑浓度为
1.0~2.0克/升、硫酸浓度为15-45克/升的预镀液中放置15-180秒,然后调节槽电压为2.5~6.0V,调节槽电流为1.0-3.0A/dm_3,电镀0.5-3.0分钟;取出工件,用双蒸水快速冲洗,拭去表面水,并以80~150°C热风快速吹干。
[0007]所述的高温结晶过程:将经过预镀的工件在10_5Pa真空条件下升温至800~1200°C,处理15~30分钟,通氩气保护下,降至室温。
[0008]所述的预处理过程:
[0009](I)将工件于丙酮中3-20MHZ超声强度下处理0.5~1.5小时;
[0010](2)将上述工件取出,用双蒸水超声处理0.2~1.0小时;
[0011](3)将上述工件取出,用质量分数为I~30%的双氧水于30~50°C下处理3~10分钟;
[0012](4)将上述工件取出,置于新的质量分数为I~30%的双氧水溶液中,超声1-5分钟后,继续加入氢氧化钠超声处理,氢氧化钠用量为双氧水溶液质量分数的0.1~10.0% ;待溶液变为红色,取出工件,用双蒸水洗涤后,再以双蒸水超声处理3次,每次处理0.2~
0.8小时;
[0013](5)取出上述工件,擦干后,以80~150°C热风快速吹干,备用。[0014]所述的电镀铑的过程:
[0015]将高温结晶处理过的工件置于硫酸铑浓度为3.0~4.0克/升、硫酸浓度为15-45克/升、氨基磺酸盐含量为10-40克/升的电镀液中,在30-60°C调节槽电压为2.5~6.0V,调节槽电流为1.0-3.0A/dm_3,电镀3.0-30.0分钟;取出后,用双蒸水快速冲洗,拭去表面水,并以80~150°C热风快速吹干。
[0016]所述的氨基磺酸盐包括氨基磺酸镁、氨基磺酸钙、氨基磺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7]本发明为解决工件表面的镀铑层易变色、易脱落的技术问题,拟在工件表面预镀铑,然后将预镀工件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中进行热处理再结晶,使工件与铑自然渗透形成钥层-钥铑合金层-铑层后再镀厚铑镀层,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镀层易产生变色、裂纹、孔隙或脱落,大大限制了无裂纹镀层的厚度,也因而限制了工件的使用范围等问题,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工件表面光亮且无裂缝、无孔隙等缺陷。
[0018]此外,现有钥基片处理工艺易破坏钥圆片结构和性状,且处理工艺路线较长,产品成本高,质量较差。本发明的工件表面去污处理的工艺(即预处理工艺)提供的工艺路线短、试剂常规便宜,处理工艺简单,在有效清洁钥基片的同时,有效维持了钥圆片的结构和形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实施例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
[0020]实施例1
[0021]一、预处理:
[0022](I)将工件于丙酮中超声`(强度范围:3-20MHz)处理0.5~L 5小时;
[0023](2)将上述工件取出,用双蒸水超声处理0.2~1.0小时;
[0024](3)将上述工件取出,用质量分数为I~30%的双氧水于30~50°C下处理3~10分钟;
[0025](4)将上述工件取出,置于新的质量分数为I~30%的双氧水溶液中,超声1-5分钟后,继续加入氢氧化钠超声处理,氢氧化钠用量为双氧水溶液质量分数的0.1~10.0% ;待溶液变为红色,取出工件,用双蒸水洗涤后,再以双蒸水超声处理3次,每次处理0.2~
0.8小时;
[0026](5)取出上述工件,擦干后,以80~150°C热风快速吹干,备用。
[0027]二、预镀:
[0028]将预处理后的工件在30_60°C搅拌下置入含有硫酸铑浓度为1.0~2.0克/升、硫酸浓度为15-45克/升的预镀液中放置15-180秒,然后调节槽电压为2.5~6.0V,调节槽电流为1.0-3.0A/dnT3,电镀0.5-3.0分钟;取出工件,用双蒸水快速冲洗,拭去表面水,并以80~150°C热风快速吹干。
[0029]二、闻温结晶:
[0030]将经过预镀的工件在真空条件(10_5Pa量级)下升温至800~1200°C,处理15~30分钟,通氩气保护下,降至室温。
[0031]四、电镀铑:
[0032]将高温结晶处理过的工件置于硫酸铑浓度为3.0~4.0克/升、硫酸浓度为15-45克/升、氨基磺酸盐(包括氨基磺酸镁、氨基磺酸钙、氨基磺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含量为10-40克/升的电镀液中,在30-60°C调节槽电压为2.5~6.0V,调节槽电流为1.0-3.0A/dm_3,电镀3.0-30.0分钟;取出后,用双蒸水快速冲洗,拭去表面水,并以80~150°C热风快速吹干。
[0033]在第二步预镀、第四步电镀铑工序中,阳极板为纯度为99.99%的钼网电极。
[0034]电镀槽采用有机玻璃镀槽;电镀槽的加热采用石英电笔;电极的电流密度和电压可通过外接整流器实现。
[0035]本实施例制备的工件表面光亮且无裂缝、无孔隙等缺陷。该工件经使用一年后,表面依旧保持光亮,且没有明显裂缝孔隙,而在工件上直接镀铑,或者采用复合电镀工艺在工件表面预镀银、镍后再镀铑层,均没有本发明的效果好。该工件平整度好,偏差范围约为
0.002~0.006_。在受到表面冲压及其他较强外部作用力时,工件不会产生任何裂纹及毛刺。此外,工件表面无斑点和划痕。
【权利要求】
1.一种电镀铑层的方法,包括工件钥基片预处理和电镀铑的步骤,其特征在于,在工件预处理和电镀铑的步骤之间还依次有预镀、高温结晶的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镀过程:将预处理后的工件在30-60°C搅拌下置入含有硫酸铑浓度为1.0~2.0克/升、硫酸浓度为15-45克/升的预镀液中放置15-180秒,然后调节槽电压为2.5~6.0V,调节槽电流为1.0-3.0A/dm_3,电镀0.5-3.0分钟;取出工件,用双蒸水快速冲洗,拭去表面水,并以80~150°C热风快速吹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结晶过程:将经过预镀的工件在10-5Pa真空条件下升温至800~1200°C,处理15~30分钟,通氩气保护下,降至室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过程: (1)将工件于丙酮中3-20MHZ超声强度下处理0.5~1.5小时; (2)将上述工件取出,用双蒸水超声处理0.2~1.0小时; (3)将上述工件取出,用质量分数为I~30%的双氧水于30~50°C下处理3~10分钟; (4)将上述工件取出,置于新的质量分数为I~30%的双氧水溶液中,超声1-5分钟后,继续加入氢氧化钠超声处理,氢氧化钠用量为双氧水溶液质量分数的0.1~10.0% ;待溶液变为红色,取出工件,用双蒸水洗涤后,再以双蒸水超声处理3次,每次处理0.2~0.8小时; (5)取出上述工件,擦干后,以80~150°C热风快速吹干,备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镀铑的过程: 将高温结晶处理过的工件置于硫酸铑浓度为3.0~4.0克/升、硫酸浓度为15-45克/升、氨基磺酸盐含量为10-40克/升的电镀液中,在30-60°C调节槽电压为2.5~6.0V,调节槽电流为1.0-3.0A/dm—3,电镀3.0-30.0分钟;取出后,用双蒸水快速冲洗,拭去表面水,并以80~150°C热风快速吹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基磺酸盐包括氨基磺酸镁、氨基磺酸钙、氨基磺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文档编号】C25D5/34GK103484905SQ201310474442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2日
【发明者】于金刚, 陈晓青, 焦飞鹏, 蒋新宇 申请人:中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