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电解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8120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电解槽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电解槽,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解L-胱氨酸的共阴极电解槽;本发明电解槽内设一组或多组阴、阳极单元组,单元组内阴电极材料采用1毫米厚纯银板制成,阳电极材料采用涂层钛网;电解槽为共阴极槽型,每套单元组内2个阳电极共用一个阴电极,连接阴、阳电极的电路为双并联电路;与老式电解槽比较,本发明电解槽大大提高了电解效率,可以实现挤压式板框组装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新式电解槽装配示意图见摘要附图。
【专利说明】—种新电解槽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槽,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解L-胱氨酸的共阴极电解槽。
【背景技术】
[0002]老式电解槽采取共阳极型式,即两个阴电极共用一个阳电极。从电路上讲属双并联电路。阳电极材料为石墨板,阴电极材料为铅板。这种电解槽有以下不足:
[0003]石墨材料电阻率本身就比较大(8Χ10-6欧/米),又因为是共用阳电极,即阳电极电流是单个阴电极电流的2倍。所以阳电极板一般很厚,约40毫米。运行过程中槽电压很高(4V左右),发热量较大,冷却设备规模要求偏高;且无端消耗过多的电能。而且它的抗氧化能力不足,新生态氯或氧容易使它氧化而产生碎屑,使用寿命一般只有3~4个月左右。
[0004]铅板不耐盐酸腐蚀。而阴极电解液就是胱氨酸与3.5当量稀盐酸溶解配制而成。所以,产成品中往往容易出现重金属超标的问题。其寿命也只有6个月左右。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对老式电解槽进行改进。
[0006]本发明人将电解槽进行改进:本发明改进后的电解槽,内设一组或多组阴、阳极单元组,单元组内阴电极材料采用I毫米厚纯银板制成,阳电极材料采用涂层钛网。
[0007]所述的电解槽为共阴极槽型,每套单元组内2个阳电极共用一个阴电极,连接阴、阳电极的电路为双并联电路。
[0008]本发明改进后的电解槽有下列优势:
[0009]1.阴电极材料采用I毫米厚纯银板制成,该材质用在半胱氨酸电解工艺中极具优势:
[0010]①电阻小(0.016Χ10-6欧/米)、发热低、承载电流能力强;一对阳电极的电流通过它没有任何问题。
[0011]②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极低(5.2Χ10_5),所以该电极耐盐酸腐蚀能力强。使用寿命大大提高,至少是6毫米铅板的二十多倍。阴电极完好率呈数量级增长。
[0012]③产成品质量稳定,彻底解决了重金属超标问题。
[0013]2.阳电极采用钛网涂层新技术:
[0014]①由于它超耐腐,抗氧化能力极强,涂层老化期可长达两年之久。相对而言阳电极寿命也大幅提闻。
[0015]②由于采用了涂层新技术,阳极液也才能由稀盐酸改换成稀硫酸。电解过程中阳电极上不再是电解盐酸、产生氯气,而是电解水、产生氧气。这不但对环保极为有利,还减少了整个生产环节中盐酸的消耗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6]③由于阳电极改成网状,使得阴、阳极距可以缩减至老式电解槽的三分之二,大幅降低了槽电压(3.2V左右)。电能消耗随之大幅降低。
[0017]3.由于共用电极的厚度只是原来的四十分之一左右,与之相对的阳电极厚度也只有2毫米,组装方式才能够摒弃过去的单套(2阴I阳)分立组装的模式,而代之以十二套(12阴24阳)挤压式板框组装模式。新的组装形式具有拆卸快捷、换膜便利之优势;极大的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设备占地面积也大为缩减,不到分立组装模式的百分之七十(含压紧机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1.老式电解槽装配示意图见图1-1。图标:1石墨阳极板;2阳极塑框;3-1、3_2阳极塑框密封垫;4-1、4-2阳离子膜;5-1、5-2阴极塑板密封垫;6_1、6_1阴极塑板;7_1、7_2铅阴极板;8_1、8_2角钢紧固框。
[0019]2.老式电解槽双并联、共阳极、N组串联电路见图1-2。细长线表示铅阴极,粗短线表示石墨阳极。
[0020]3.新式电解槽装 配示意图见图2-1。图标:1银材质阴电极板;2阴极塑框;3-1、3-2阴极塑框密封垫;4-1、4-2阳离子膜;5-1、5-2阳极塑板密封垫;6_1、6_2涂层阳电极网;7-1、7-2阳极塑板。
[0021]4.新式电解槽双并联、共阴极、N组串联电路见图2-2。虚线表示钛网涂层阳极,实线表示银板阴极。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解槽,内设一组或多组阴、阳极单元组,其特征在于:单元组内阴电极材料采用I毫米厚纯银板制成,阳电极材料采用涂层钛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槽为共阴极槽型,每套单元组内2个阳电极共用一个阴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连接阴、阳电极的电路为双并联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该电解槽用于电解L-胱氨酸。
【文档编号】C25B11/04GK103526226SQ201310471279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8日
【发明者】冯兆信 申请人:武汉远大弘元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