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余热的除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余热的除油结构,包括烘烤炉和除油模块,所述烘烤炉内置有余热收集器,所述除油模块内置有除油加热器,所述余热收集器和除油加热器之间通过传热管连接;该装置针对烘烤炉的热量容易被浪费而除油模块又需要加热的状况,通过合理的结构改良,尤其是通过传热管把烘烤炉余热传送到除油模块的设计,既节省了原来除油模块所需的发热器或者发热量,也减少烘烤炉对外界的热量散发量,减少浪费同时也有利于生产环境的改善。
【专利说明】
一种利用余热的除油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余热的除油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电泳涂装是利用外加电场使悬浮于电泳液中的颜料和树脂等微粒定向迀移并沉积于电极之一的基底表面的涂装方法,是水性涂料最具性价比的施工工艺,具有水溶性、无毒、易于自动化控制等特点,在汽车、建材、五金、家电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泳涂装工艺一般由涂装前预处理、电泳涂装、电泳后除油、烘干等四道主要工艺组成,其中在烘干过程需要大量的热能,这些热量很容易就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被浪费,而除油步骤本身为了提高效率,又需要额外的加热器,十分麻烦。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余热的除油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利用余热的除油结构,包括烘烤炉和除油模块,所述烘烤炉内置有余热收集器,所述除油模块内置有除油加热器,所述余热收集器和除油加热器之间通过传热管连接。
[0006]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余热收集器包括余热收集片和支架,所述支架与传热管连接。
[0007]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传热管内置有传热介质。
[0008]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除油模块包括有除油池和陶化槽。
[0009]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传热管连接有介质栗。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针对烘烤炉的热量容易被浪费而除油模块又需要加热的状况,通过合理的结构改良,尤其是通过传热管把烘烤炉余热传送到除油模块的设计,既节省了原来除油模块所需的发热器或者发热量,也减少烘烤炉对外界的热量散发量,减少浪费同时也有利于生产环境的改善。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余热收集器和除油加热器之间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为透彻的理解本发明,在接下来的描述中会涉及一些特定细节。而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时,本发明则可能仍可实现,即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使用此处的这些描述和陈述向所属领域内的其他技术人员有效的介绍他们的工作本质。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相关技术人员在对上述方向作简单、不需要创造性的调整不应理解为本申请保护范围以外的技术。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实际保护范围。而为避免混淆本发明的目的,由于熟知的方法、程序、成分和电路已经很容易理解,因此它们并未被详细描述。参照图1、图2,一种利用余热的除油结构,包括烘烤炉I和除油模块2,所述烘烤炉I内置有余热收集器3,所述除油模块2内置有除油加热器4,所述余热收集器3和除油加热器4之间通过传热管5连接。在实际工作时,烘烤炉I对电泳涂漆后的工件进行烘烤加热,而除油模块2则用于去除工件上多余的涂漆和其它添加剂。烘烤炉I过程产生的余热通过余热收集器3吸收,并通过传热管5传送到除油模块2的除油加热器4处,使除油加热器4发热辅助除油模块2除油。这样除油模块2就可以少开甚至不开其它发热器的情况下完成除油工作,减少浪费。
[0015]另外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2的一种利用余热的除油结构,其中此处所称的“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实施例包括烘烤炉I和除油模块2,所述烘烤炉I内置有余热收集器3,所述除油模块内置有除油加热器4,所述余热收集器3和除油加热器4之间通过传热管5连接,所述余热收集器3包括余热收集片6和支架7,所述支架7与传热管5连接。其中烘烤炉I产生的余热通过余热收集片6吸收,而支架7除了固定余热收集片6外,也起到收集余热收集片6的热量的作用。在本实施中,余热收集片6分布在烘烤炉I的左右两侧,并通过烘烤炉I上侧的支架7固定安装。所述传热管5内置有传热介质,以提高传热管5的传热效率,其中传热介质为传输热量的液体或气体。所述传热管5连接有介质栗8,用于提高传热介质流通速度。
[0016]另外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2的一种利用余热的除油结构,包括烘烤炉I和除油模块2,所述烘烤炉I内置有余热收集器3,所述除油模块内置有除油加热器4,所述余热收集器3和除油加热器4之间通过传热管5连接,所述除油模块2包括有除油池21和陶化槽22。除油池21内置的溶液一般为热碱性化学除油液,要求温度约为60 °C左右,具体可通过蒸汽加热或者直接通过发热器加热。陶化槽22用于对工件通过喷涂或者浸泡的方式添加陶化液是等的表面处理剂,陶化步骤一般需要温度40°C左右。由于除油池21和陶化槽22要求的加热温度比烘烤炉I要低得多,一般烘烤炉I产生的余热被合理利用就足够了。根据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利用余热的除油结构,包括烘烤炉(I)和除油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烤炉(I)内置有余热收集器(3),所述除油模块(2)内置有除油加热器(4),所述余热收集器(3)和除油加热器(4)之间通过传热管(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余热的除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收集器(3)包括余热收集片(6)和支架(7),所述支架(7)与传热管(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余热的除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管(5)内置有传热介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余热的除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模块(2)包括有除油池(21)和陶化槽(2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余热的除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管(5)连接有介质栗(8)。
【文档编号】C25D13/22GK205710997SQ201620593181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7日
【发明人】李启明
【申请人】佛山市瀚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