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作反光模具的四方板工艺流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1115发布日期:2019-03-05 20:09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作反光模具的四方板工艺流程,属于电铸工艺领域。



背景技术:

反光膜是一种具有高反光亮度的基础光学应用材料,广泛应用于交通安全、户外广告和装饰装璜等领域。生产微棱镜型反光膜的方法是利用有微棱镜形状的模具挤压被加热的树酯薄膜,从而使树酯薄膜形成微棱镜反光层。决定微棱镜型反光膜品质的关键因素是微棱镜型反光膜模具,然而模具长时间的使用,容易发生磨损或变型。因此,生产微棱镜型反光膜的厂家必须有能够持续生产这种微棱镜形状的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制作反光模具的四方板工艺流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制作反光模具的四方板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流程是用于制作反光模具,其步骤如下:

(1)原板处理:以镍棒作为阳极,以四方形的金属原板作为阴极,对金属原板的四周用胶带作屏蔽密封处理,留下所需大小及形状的空白处,并通过螺栓固定在绝缘板上;

(2)清洗钝化:对金属原板的空白处进行碱液清洗和钝化处理,所述碱液清洗是用8wt%~10wt%的氢氧化钠溶液冲洗金属原板的表面用以除去其表面的油污和其他杂质,然后用清水进行清洗;所述钝化处理是将金属原板和与其固定的绝缘板浸入0.5wt%~1wt%的重铬酸钾溶液内,温度控制在35~42摄氏度,时间为10~15分钟,使金属原板的表面生成氧化膜后用清水进行冲洗处理;

(3)电铸:将钝化处理后的金属原板放入电镀槽内通电,调节电流密度为8~12a/dm2,频率为30~50khz,对其外表面进行平面方向的电铸,控制反光模具的厚度为0.4~0.5mm,在电铸结束后,关闭电源,将金属原板从电铸槽内取出,用清水进行清洗以除去其表面的槽液,小心剥离电铸所得的反光模具,对反光模具进行进一步的冲洗以保证其表面的整洁度,而后利用烘干设备对冲洗后的反光模具进行烘干,并按所需尺寸进行切割。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原板可重复使用,每生产10~15个反光模具后,需对金属原板进行拆卸清洗。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电铸时所用槽液包括氨基磺酸镍、碳酸钠、硼酸、氯化镍和清水,调节ph值为5.5~6,优选为5.8,在该槽液中,所述氨基磺酸镍占电镀液总体分量的30%-35%,所述碳酸钠占电镀液总体分量的5%-10%,所述氯化镍占电镀液总体分量的6%-8%,所述硼酸的浓度为38~45g/l,所述清水为去离子水。

作为优选:当镍棒损耗达到50%时,要对镍棒进行补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四方形的金属原板,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固定、清洗和使用更加方便,而且原板处理中屏蔽密封处理能在满足要求尺寸的前提下减少电铸槽液和镍棒的损耗,减少浪费,节约成本,也方便反光模具的剥离,且用绝缘板固定金属原板,既能起到固定金属原板的作用,方便金属原板的清洗和电铸,又不会对电铸的工艺过程造成影响;在电铸槽液中添加碳酸盐,能增加槽液中的离子数,提高电铸速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制作反光模具的四方板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流程是用于制作反光模具,其步骤如下:

(1)原板处理:以镍棒作为阳极,以四方形的金属原板作为阴极,对金属原板的四周用胶带作屏蔽密封处理,留下所需大小及形状的空白处,并通过螺栓固定在绝缘板上;

(2)清洗钝化:对金属原板的空白处进行碱液清洗和钝化处理,所述碱液清洗是用8wt%~10wt%的氢氧化钠溶液冲洗金属原板的表面用以除去其表面的油污和其他杂质,然后用清水进行清洗;所述钝化处理是将金属原板和与其固定的绝缘板浸入0.5wt%~1wt%的重铬酸钾溶液内,温度控制在35~42摄氏度,时间为10~15分钟,使金属原板的表面生成氧化膜后用清水进行冲洗处理;

(3)电铸:将钝化处理后的金属原板放入电镀槽内通电,调节电流密度为8~12a/dm2,频率为30~50khz,对其外表面进行平面方向的电铸,控制反光模具的厚度为0.4~0.5mm,在电铸结束后,关闭电源,将金属原板从电铸槽内取出,用清水进行清洗以除去其表面的槽液,小心剥离电铸所得的反光模具,对反光模具进行进一步的冲洗以保证其表面的整洁度,而后利用烘干设备对冲洗后的反光模具进行烘干,并按所需尺寸进行切割。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原板可重复使用,每生产10~15个反光模具后,需对金属原板进行拆卸清洗。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电铸时所用槽液包括氨基磺酸镍、碳酸钠、硼酸、氯化镍和清水,调节ph值为5.5~6,优选为5.8,在该槽液中,所述氨基磺酸镍占电镀液总体分量的30%-35%,所述碳酸钠占电镀液总体分量的5%-10%,所述氯化镍占电镀液总体分量的6%-8%,所述硼酸的浓度为38~45g/l,所述清水为去离子水。

作为优选:当镍棒损耗达到50%时,要对镍棒进行补充。

本发明采用四方形的金属原板,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固定、清洗和使用更加方便,而且原板处理中屏蔽密封处理能在满足要求尺寸的前提下减少电铸槽液和镍棒的损耗,减少浪费,节约成本,也方便反光模具的剥离,且用绝缘板固定金属原板,既能起到固定金属原板的作用,方便金属原板的清洗和电铸,又不会对电铸的工艺过程造成影响;在电铸槽液中添加碳酸盐,能增加槽液中的离子数,提高电铸速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作反光模具的四方板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流程是用于制作反光模具,其步骤如下:(1)原板处理;(2)清洗钝化;(3)电铸。本发明采用四方形的金属原板,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固定、清洗和使用更加方便,而且原板处理中屏蔽密封处理能在满足要求尺寸的前提下减少电铸槽液和镍棒的损耗,减少浪费,节约成本,也方便反光模具的剥离,且用绝缘板固定金属原板,既能起到固定金属原板的作用,方便金属原板的清洗和电铸,又不会对电铸的工艺过程造成影响;在电铸槽液中添加碳酸盐,能增加槽液中的离子数,提高电铸速率。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市同兴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01
技术公布日:2019.03.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