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金属导电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1128发布日期:2019-03-05 20:09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金属导电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金属导电处理工艺,属于电铸工艺领域。



背景技术:

反光膜是一种具有高反光亮度的基础光学应用材料,广泛应用于交通安全、户外广告和装饰装璜等领域。反光模具的制作有时需要用到薄膜和塑料板等非导电的材料,但非导电材料无法进行电镀处理,需要先在其表面弄一层薄薄的金属层才能将非金属材料作为阴极,从而能使电镀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非金属导电处理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非金属导电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适用于在非金属元件的表面形成可以进行电镀处理的金属层,包括以下步骤:

(1)原板处理:选用塑料板或者薄膜作为原板,在原板的外侧装不锈钢框架,并通过胶布将原板平整贴紧不锈钢框架,然后用清洗剂对其表面进行处理用以除去表面的杂质;

(2)前处理:将不锈钢框架放入稀盐酸溶液槽内通过循环装置进行充分循环冲洗,稀盐酸溶液槽内的溶液浓度为3wt%~10wt%,温度为25℃~30℃,冲洗5~10遍,再将其放到纯净水槽内冲洗干净,然后进行烘干处理,所述烘干处理的温度控制在45℃~55℃,时间为10~20分钟。

(3)金属层的形成:将烘干后的原板靠在喷淋槽内,所述喷淋槽倾斜布置,且其倾斜角度为60度,利用气罐配置所需的导电药水后,将导电药水输送到储存罐内,所述储存罐通过喷雾头对原板的表面进行喷淋从而使其表面形成金属层,导电药水的温度控制在40℃~45℃,持续时间为2~5分钟,喷淋结束后静置10分钟;

(4)电镀:将形成金属层的原板放到电镀槽内进行通电,从而形成所需的电镀花纹层。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药水为丙酮、纳米级金属颗粒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液,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硬脂酸钠。

作为优选:所述循环装置包括连接管、循环泵和喷淋头,所述喷淋头上设有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使得稀盐酸溶液的温度保持在25℃~30℃。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层的金属选自铜、镍、金、铬、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3~5um。

作为优选:所述清洁剂为洗洁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设计合理,在非金属元件上喷淋导电药水,使得非金属元件上形成一层金属层以便后续电镀工艺的进行,且采用导电药水喷淋方式,方便导电药水的循环回收再利用,节约成本,简化工序,提高产品加工效率和合格率;而且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不需要昂贵的设备,也不需要开模,前处理步骤也比较简单,使得加工效率得到提高,所用到的一些处理液也可以循环使用,大大降低企业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非金属导电处理工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非金属导电处理工艺中循环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对本发明一种非金属导电处理工艺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非金属导电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适用于在非金属元件的表面形成可以进行电镀处理的金属层,包括以下步骤:

(1)原板处理101:选用塑料板或者薄膜作为原板,在原板的外侧装不锈钢框架,并通过胶布将原板平整贴紧不锈钢框架,然后用清洗剂对其表面进行处理用以除去表面的杂质;

(2)前处理102:将不锈钢框架放入稀盐酸溶液槽105内通过循环装置进行充分循环冲洗,稀盐酸溶液槽105内的溶液浓度为3wt%~10wt%,温度为25℃~30℃,冲洗5~10遍,再将其放到纯净水槽内冲洗干净,然后进行烘干处理,所述烘干处理的温度控制在45℃~55℃,时间为10~20分钟。

(3)金属层的形成103:将烘干后的原板靠在喷淋槽内,所述喷淋槽倾斜布置,且其倾斜角度为60度,利用气罐配置所需的导电药水后,将导电药水输送到储存罐内,所述储存罐通过喷雾头对原板的表面进行喷淋从而使其表面形成金属层,导电药水的温度控制在40℃~45℃,持续时间为2~5分钟,喷淋结束后静置10分钟;

(4)电镀104:将形成金属层的原板放到电镀槽内进行通电,从而形成所需的电镀花纹层。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药水为丙酮、纳米级金属颗粒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液,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硬脂酸钠。

作为优选:所述循环装置包括连接管108、循环泵109和喷淋头106,所述喷淋头106上设有温控装置107,所述温控装置107使得稀盐酸溶液的温度保持在25℃~30℃。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层的金属选自铜、镍、金、铬、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3~5um。

作为优选:所述清洁剂为洗洁精。

本发明设计合理,在非金属元件上喷淋导电药水,使得非金属元件上形成一层金属层以便后续电镀工艺的进行,且采用导电药水喷淋方式,方便导电药水的循环回收再利用,节约成本,简化工序,提高产品加工效率和合格率;而且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不需要昂贵的设备,也不需要开模,前处理步骤也比较简单,使得加工效率得到提高,所用到的一些处理液也可以循环使用,大大降低企业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金属导电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适用于在非金属元件的表面形成可以进行电镀处理的金属层,包括以下步骤:(1)原板处理;(2)前处理;(3)金属层的形成;(4)电镀。本发明设计合理,在非金属元件上喷淋导电药水,使得非金属元件上形成一层金属层以便后续电镀工艺的进行,且采用导电药水喷淋方式,方便导电药水的循环回收再利用,节约成本,简化工序,提高产品加工效率和合格率;而且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不需要昂贵的设备,也不需要开模,前处理步骤也比较简单,使得加工效率得到提高,所用到的一些处理液也可以循环使用,大大降低企业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市同兴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01
技术公布日:2019.03.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