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钕铁硼磁钢电镀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6050阅读:13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钕铁硼磁钢电镀工艺。



背景技术:

钕铁硼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电声电机、磁选磁化等设备上,随着科技发展,这些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轻量化、薄型化成为现实,微小钕铁硼磁钢电镀的质量稳定性也成为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钕铁硼磁钢作为磁性材料,磁学指标磁通,热减磁等性能的稳定性是产品品质的重要参数。

钕铁硼中含有大量的稀土元素钕、铁及硼,由于表面极易被氧化腐蚀,钕铁硼必须进行表面处理。针对这类产品的主要电镀工艺都是滚镀镍铜镍工艺,由于钕铁硼材料,产品要求等特殊性,工艺的前处理普遍靠人工将产品装在篮子或网兜里手动震抖、提拉等操作完成酸洗、超声波清洗等工序,产品的质量受工人的技能熟练程度、体能消耗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在磁通、热减磁等指标控制方便难以保证批量稳定性,有待进一步地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钕铁硼磁钢电镀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钕铁硼磁钢电镀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产品放入研磨设备进行研磨,进行去毛刺、倒圆角处理,经研磨后的产品呈灰黑色外观;

(2)称取一定量的产品和陪镀料,一起装入电镀滚筒,进入电镀生产线;

(3)生产线上滚筒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带动滚筒内的产品均匀翻转;

(4)产品在滚筒内经过前处理,依次包括超声波脱脂、酸洗、电解清洗、超声波清洗、超声波水洗、活化工序,使产品表面达到电镀前光洁的状态;

(5)将滚筒里的产品输送到电镀槽进行电镀工序,将产品表面电镀光洁,电镀好后水洗干净,洗干净后打开滚筒盖并将产品倒入下料槽进行出料。

进一步地,步骤(4)中,酸洗工序采用浓度为0.5-5%的硝酸溶液,在室温下将产品酸洗60-1000s;

电解清洗工序采用钕铁硼电解清洗剂,在温度为40-60摄氏度的温度下将产品电解清洗2-10min;

超声波清洗工序采用钕铁硼超声波清洗剂,在温度为40-60摄氏度的温度下将产品清洗2-10min;

活化工序采用有机活化剂将产品活化30-300s。

进一步地,所述电镀工序依次包括预镀镍、镀铜、镀半光亮镍、镀光亮镍工序。

进一步地,所述预镀镍工序采用的电镀液由硫酸镍、氯化镍、硼酸、添加剂组成,电镀液ph为3.8-4.6,在40-60摄氏度的温度下电镀60-180min;

镀铜工序采用的电镀液由焦磷酸铜、焦磷酸钾、添加剂组成,电镀液ph为8.3-9.2,在40-60摄氏度的温度下电镀60-180min;

镀半光亮镍和镀光亮镍工序采用的电镀液均由硫酸镍、氯化镍、硼酸、添加剂组成,电镀液ph为3.8-4.6,均在40-60摄氏度的温度下电镀60-18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产品从黑片到亮片的整个电镀过程全部在滚筒中进行,产品在滚筒中清洗干净,达到电镀前的表面状态,通过对前处理酸洗液浓度的控制,酸洗时间的控制,使酸洗的均匀性、一致性得到有效的控制,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偏差,进一步通过电解清洗、超声波清洗、超声波水洗、活化等工序将装在滚筒里的产品清洗干净,实现了前处理从人工处理到自动处理的突破;且实现了钕铁硼磁钢从黑片到亮片的全自动化生产,使产品的品质一致性、稳定性得到极大提高,电镀合格率得到提高,提高了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现就进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一种钕铁硼磁钢电镀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产品放入研磨设备进行研磨,进行去毛刺、倒圆角处理,经研磨后的产品呈灰黑色外观;

(2)称取一定量的产品和陪镀料,一起装入电镀滚筒,进入电镀生产线;

(3)生产线上滚筒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带动滚筒内的产品均匀翻转;

(4)产品在滚筒内经过前处理,依次包括超声波脱脂、酸洗、电解清洗、超声波清洗、超声波水洗、活化工序,使产品表面达到电镀前光洁的状态;

(5)将滚筒里的产品输送到电镀槽进行电镀工序,将产品表面电镀光洁,电镀好后水洗干净,洗干净后打开滚筒盖并将产品倒入下料槽进行出料。

步骤(4)中,酸洗工序采用浓度为0.5-5%的硝酸溶液,在室温下将产品酸洗60-1000s;

电解清洗工序采用钕铁硼电解清洗剂,在温度为40-60摄氏度的温度下将产品电解清洗2-10min;

超声波清洗工序采用钕铁硼超声波清洗剂,在温度为40-60摄氏度的温度下将产品清洗2-10min;

活化工序采用有机活化剂将产品活化30-300s。

电镀工序依次包括预镀镍、镀铜、镀半光亮镍、镀光亮镍工序。

预镀镍工序采用的电镀液由硫酸镍、氯化镍、硼酸、添加剂组成,电镀液ph为3.8-4.6,在40-60摄氏度的温度下电镀60-180min;

镀铜工序采用的电镀液由焦磷酸铜、焦磷酸钾、添加剂组成,电镀液ph为8.3-9.2,在40-60摄氏度的温度下电镀60-180min;

镀半光亮镍和镀光亮镍工序采用的电镀液均由硫酸镍、氯化镍、硼酸、添加剂组成,电镀液ph为3.8-4.6,均在40-60摄氏度的温度下电镀60-180min。

当然,以上仅为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为之简易修饰及等效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钕铁硼磁钢电镀工艺,产品从黑片到亮片的整个电镀过程全部在滚筒中进行,产品在滚筒中清洗干净,达到电镀前的表面状态,通过对前处理酸洗液浓度的控制,酸洗时间的控制,使酸洗的均匀性、一致性得到有效的控制,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偏差,进一步通过电解清洗、超声波清洗、超声波水洗、活化等工序将装在滚筒里的产品清洗干净,实现了前处理从人工处理到自动处理的突破;且实现了钕铁硼磁钢从黑片到亮片的全自动化生产,使产品的品质一致性、稳定性得到极大提高,电镀合格率得到提高,提高了的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季仲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和勤化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31
技术公布日:2018.0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