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卤离子膜制碱余热梯级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45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全卤离子膜制碱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氯淡盐水进水管路(1)、进卤水管路(2)、常温有机管式膜过滤子系统(4)、纳滤子系统(5)、冷冻脱硝子系统(6)、二次精制电解子系统(7)、淡盐水余热Ⅰ级利用换热器(8)、淡盐水余热Ⅱ级利用换热器(9)、淡盐水余热Ⅲ级利用换热器(10)、出精制盐水管路(11)和出淡盐水管路(12),所述进卤水管路(2)、所述淡盐水余热Ⅱ级利用换热器(9)、所述常温有机管式膜过滤子系统(4)、所述纳滤子系统(5)、所述淡盐水余热Ⅰ级利用换热器(8)、所述二次精制电解子系统(7)和所述出精制盐水管路(11)依次连接设置,所述脱氯淡盐水进水管路(1)连接所述淡盐水余热Ⅰ级利用换热器(8),所述淡盐水余热Ⅰ级利用换热器(8)连接所述淡盐水余热Ⅱ级利用换热器(9),所述淡盐水余热Ⅱ级利用换热器(9)连接所述淡盐水余热Ⅲ级利用换热器(10),所述淡盐水余热Ⅲ级利用换热器(10)连接所述出淡盐水管路(12),所述纳滤子系统(5)还连接所述冷冻脱硝子系统(6),所述冷冻脱硝子系统(6)连接所述淡盐水余热Ⅲ级利用换热器(10),所述淡盐水余热Ⅲ级利用换热器(10)还通过回管连接所述纳滤子系统(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卤离子膜制碱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子系统(5)包括膜前段和膜后段,所述膜前端连接所述冷冻脱硝子系统(6),所述膜后段连接所述淡盐水余热Ⅰ级利用换热器(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卤离子膜制碱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淡盐水余热Ⅲ级利用换热器通过回管连接所述纳滤子系统(5)的膜前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卤离子膜制碱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氯淡盐水进水管路(1)连接所述淡盐水余热Ⅰ级利用换热器(8)的出液端,所述淡盐水余热Ⅰ级利用换热器(8)的进液端连接所述淡盐水余热Ⅱ级利用换热器(9)的出液端,所述淡盐水余热Ⅱ级利用换热器(9)的进液端连接所述淡盐水余热Ⅲ级利用换热器(10)的出液端,所述淡盐水余热Ⅲ级利用换热器(10)的进液端连接所述出淡盐水管路(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卤离子膜制碱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还包括湿氯气进气管路(13)、湿氯气余热利用换热器(14)和出氯气管路(15),所述湿氯气余热利用换热器(14)设置在所述纳滤子系统(5)和所述淡盐水余热Ⅰ级利用换热器(8)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纳滤子系统(5)和所述淡盐水余热Ⅰ级利用换热器(8)连接,所述湿氯气进气管路(13)连接所述湿氯气余热利用换热器(14),所述湿氯气余热利用换热器(14)连接出氯气管路(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卤离子膜制碱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氯气进气管路(13)连接所述湿氯气余热利用换热器(14)的出液端,所述湿氯气余热利用换热器(14)的进液端连接所述出氯气管路(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卤离子膜制碱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还包括进软水管(16)、HCl合成炉(17)和HCl合成余热利用换热器(18),所述进软水管(16)连接所述HCl合成炉(17),所述HCl合成炉(17)连接所述HCl合成余热利用换热器(18),所述HCl合成余热利用换热器(18)通过回管连接所述HCl合成炉(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卤离子膜制碱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HCl合成炉(17)连接所述HCl合成余热利用换热器(18)的出液端,所述HCl合成余热利用换热器(18)的进液端通过回管连接所述HCl合成炉(17)。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