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印彩的铝片二次氧化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3708发布日期:2018-10-26 19:40阅读:8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铝片氧化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表面印彩的铝片二次氧化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铝片氧化工艺技术是以铝片为阳极,在电解质溶液中进行电处理,利用电解作用使其氧化膜的技术,经过氧化处理后,铝表明能生产几微米到几百微米的氧化膜,比起铝合金的天然氧化膜,经过一次到多次阳极氧化处理的铝片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装饰性都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但是铝片的阳极氧化处理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如电解质的差异、电流密度、通电电压的差异和氧化时间的差异等等,这些因素的差异,使得铝片氧化膜的性能差异明显,让制成的铝片氧化膜等不到想要性能,尤其时氧化膜的孔径不合格,在进行喷漆着色时,不能使喷漆长时间滞留在氧化膜上,且氧化膜在耐磨和刮痕实验中,效果不佳,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表面印彩的铝片二次氧化制造工艺,来解决上述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印彩的铝片二次氧化制造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铝片阳极氧化后生成的氧化膜孔径不合格,导致在喷漆时,不能使喷漆长时间滞留在氧化膜上,且氧化膜在耐磨和刮痕实验中,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所述工艺包括:(1)选取实验铝片材料,尺寸规格为50mm×50mm×5mm;(2)对铝片进行预处理;(3)对铝片进行抛光,在抛光工序前需要对铝片进行一次冷水洗;(4)对抛光后的铝片进行水洗,去除铝片上面的杂质;(5)对铝片进行第一次阳极氧化处理;(6)对第一次阳极氧化后的铝片进行除灰,以去除碱蚀后附着在铝片表面的黑色挂灰附着物;(7)对除灰后的铝片进行冷水洗;(8)对铝片进行第二次阳极氧化处理;(9)水洗;(10)对铝片进行扩孔,便于更好的观察实验结果;(11)喷漆;(12)性能测试。

优选的,步骤(2)中的预处理工艺包括:对铝片进行打磨→碱洗→水洗(先热水洗后冷水洗)→酸洗,其中碱洗采用55g/l的naoh,在55℃的温度下作用50s,而酸洗采用250ml/l的hno3,作用1h。

优选的,步骤(5)中的铝片第一次阳极氧化处理采用浓度为150g/l的h2so4、12g/l的乳酸和8ml/l的甘油进行阳极氧化,氧化温度在25℃,电压为18v,电流密度在1.5a/dm2,第一次阳极氧化处理作用时间在0.5h。

优选的,步骤(8)中的铝片第二次阳极氧化处理采用的原料和第一次阳极氧化处理采用的原料一致,且氧化温度、工作电流和电流密度均一致,而第二次阳极氧化处理的作用时间在2h。

优选的,步骤(9)中的水洗为去离子水洗。

优选的,步骤(10)中的扩孔工艺采用草酸进行扩孔,其作用时间在1.3h。

优选的,步骤(12)中的性能测试采用刮痕测试和耐磨测试,其中耐磨测试的选料为碳化硅陶瓷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表面印彩的铝片二次氧化制造工艺,严格按照氧化工艺流程来进行,利用碱洗可去除铝片上面的赃物,去除上面的自然氧化膜,消除铝表明上面的轻微缺陷,可获得没有强烈反光的均匀柔和的漫反射表面,再利用酸洗,进一步去除掉碱洗后铝片上留下的挂灰膜,避免其表面的硬质阳极氧化膜在制成后不均匀,同时提高阳极氧化膜的光反射率,使得后续硬质阳极氧化膜能够顺利制成,接着在本发明中的配方及相应参数下,采用合理的时间对铝片进行第一次和第二次阳极氧化,最终制成表面膜孔有序的氧化膜,最后在进行耐磨和刮痕实验时,结果显示,该工艺下的铝片二次氧化制成的氧化膜,外观效果佳,且在喷漆处理后,耐磨性和抗刮痕性能好,并且喷漆层掉落较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表面印彩的铝片二次氧化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1)选取实验铝片材料,尺寸规格为50mm×50mm×5mm;(2)对铝片进行预处理,步骤(2)中的预处理工艺包括:对铝片进行打磨→碱洗→水洗(先热水洗后冷水洗)→酸洗,其中碱洗采用55g/l的naoh,在55℃的温度下作用50s,而酸洗采用250ml/l的hno3,作用1h,能够有效去除铝片上面的自然氧化膜,方便后续硬质的铝片阳极氧化膜能够顺利形成;(3)对铝片进行抛光,在抛光工序前需要对铝片进行一次冷水洗;(4)对抛光后的铝片进行水洗,去除铝片上面的杂质;(5)对铝片进行第一次阳极氧化处理,步骤(5)中的铝片第一次阳极氧化处理采用浓度为150g/l的h2so4、12g/l的乳酸和8ml/l的甘油进行阳极氧化,氧化温度在25℃,电压为18v,电流密度在1.5a/dm2,第一次阳极氧化处理作用时间在0.5h,使得铝片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6)对第一次阳极氧化后的铝片进行除灰,以去除碱蚀后附着在铝片表面的黑色挂灰附着物;(7)对除灰后的铝片进行冷水洗;(8)对铝片进行第二次阳极氧化处理,步骤(8)中的铝片第二次阳极氧化处理采用的原料和第一次阳极氧化处理采用的原料一致,且氧化温度、工作电流和电流密度均一致,而第二次阳极氧化处理的作用时间在2h,随着时间的增加,经历二次氧化处理的氧化膜,其氧化膜厚度明显增加,且更加厚实,同时其表面的膜孔分布有序;(9)水洗,步骤(9)中的水洗为去离子水洗,避免水中的粒子会滞留在氧化膜上,影响后续的喷漆和测试;(10)对铝片进行扩孔,便于更好的观察实验结果,步骤(10)中的扩孔工艺采用草酸进行扩孔,其作用时间在1.3h,使得实验结果更加清晰;(11)喷漆;(12)性能测试,步骤(12)中的性能测试采用刮痕测试和耐磨测试,其中耐磨测试的选料为碳化硅陶瓷球,能够测试该工艺下制成的铝片阳极氧化的性能。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表面印彩的铝片二次氧化制造工艺时,先选择尺寸为50mm×50mm×5mm的合金铝片,对其进行预处理,其中步骤包括打磨、碱洗(利用55g/l的naoh,在55℃的温度下作用50s,)、水洗和酸洗(用250ml/l的hno3,作用1h),在经过预处理后的铝片,能够有效的去除掉起表面上的自然氧化膜,避免自然氧化膜会影响后续的阳极硬质氧化膜生成,接着对铝片进行抛光,打磨铝片的表面,使得其表面光滑,避免制成的硬质氧化膜凹凸不平,影响美观,然后再次水洗,去除杂质,接着在25℃的温度,电压为18v,电流密度在1.5a/dm2的环境下,利用浓度为150g/l的h2so4、12g/l的乳酸和8ml/l的甘油对铝片作用0.5h,使得铝片进行第一次阳极氧化,让铝片上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接着对第一次阳极氧化后的铝片进行除灰,以去除碱蚀后附着在铝片表面的黑色挂灰附着物,然后在电解液材料和工艺参数均和第一次阳极氧化工艺一致的条件下,作用时间2h,对铝片进行第二次阳极氧化处理,此时经历二次氧化处理的氧化膜,其膜厚度明显增加,且更加厚实,同时其表面的膜孔分布有序,再后续经历去离子水洗后,利用草酸对铝片二次氧化处理的氧化膜进行扩孔,方便后续观察实验结果,接着对经历二次阳极氧化处理的铝片进行喷漆印彩,使得喷漆进入到氧化膜上面的膜孔中,增加产品美观,最后进行刮痕测试和耐磨测试,最后结果表明,在该工艺下的铝片二次氧化制成的氧化膜,外观效果佳,且在喷漆处理后,耐磨性和抗刮痕性能好,并且喷漆层掉落较少。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