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硫化钼-硫化钴-碳三元复合原位电极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26822发布日期:2019-01-16 06:11阅读:1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硫化钼-硫化钴-碳三元复合原位电极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原位电极及其制备,属于能量存储和转换材料与器件领域。



背景技术:

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促使全世界寻求环保、经济可持续和高效的能源技术。析氢反应是生产氢的重要动力学过程,具有取代化石燃料的潜力。同样,高效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析出反应(oer)在可再生能源平台中也是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燃料电池和可充电电池。目前,开发一种实用、经济可行、稳定性高、性能增强的电催化剂仍是一项重大任务。铂及其衍生物是迄今为止对orr和her最有效的电催化剂。然而,这样的贵金属材料价格昂贵,也缺乏长期运行稳定性或对燃料氧化分子的免疫力。无论面临何种挑战,开发一种高效、耐用、非惰性的电催化剂对于可持续的、大规模的清洁能源装置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因而,本发明旨在制备出一种廉价、高效的三功能电催化剂——二硫化钼、硫化钴与碳的复合物(二硫化钼-硫化钴-碳),其中二硫化钼起着催化氢析出反应(her)的功能、硫化钴及其在oer反应中表面生成的氧化钴起着催化oer反应的功能、二硫化钼-硫化钴-碳都起着催化orr反应的功能,此外这种复合物的形貌结构、导电能力、表面组分缺陷亦能相互协同促进催化反应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位制备二硫化钼-硫化钴-碳复合电极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设备要求低、所需原料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易于控制、生产工艺简单、所形成的产品一致性好,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可用于her、oer和orr的多功能电催化剂,对于原位电极的批量生产有重大意义。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mo-co-c-s为前驱夜,涂布在基底上成膜后,再制备出原位二硫化钼-硫化钴-碳电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室温搅拌条件下,将钼盐,钴盐和含碳有机物(包括tx-100或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溶于挥发非水溶剂(包括乙醇、或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硫脲作为硫源,获得mo-co-c-s前躯液,其中mo原子与co原子的浓度之比为0.1~9,含碳有机物(包括tx-100或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与挥发非水溶剂(包括乙醇、或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比为0.03~2。该步骤的意义在于:前驱液内含碳有机物不仅可以提供碳元素,而且具有一定粘性,易于涂布且可以增加负载量;反应试剂均匀分散,获得均匀无沉淀的mo、co、c、s元素在原子尺度均匀混合的前躯液为制备均匀的二硫化钼-硫化钴-碳阵列打下良好基础;以硫脲作为硫源可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安全可控易操作。此外,钴盐中的钴离子能促进二硫化钼的生长与结晶,钼盐亦能促进钴盐的溶解,大致原理为前躯液中少量5价钼离子可以氧化二价钴离子成三价钴促进其分散,而自身被还原的4价钼更易与硫脲中的硫原子反应生成二硫化钼(其中二硫化钼的钼的价态为+4价);含碳有机物中优选为tx-100,tx-100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其能促进钼、钴元素的分散,进而促进三元异质界面(硫化钼/硫化钴、硫化钼/碳、硫化钴/碳)的形成,提高三元各个组分的协同促进效果;tx-100亦是一种起泡剂,形成的多孔能促进电催化反应中反应物的扩散,进而提高此原位电极的性能。

第二步、将上述前躯液滴涂或旋涂到基底上,如碳布、石墨纸、铜或镍箔,于干燥空气或真空中干燥,或加热至70~100℃快速干燥,该步骤的意义在于:挥发非水溶剂中优选的n,n-二甲基甲酰胺快速挥发后留下由mo盐、co盐、tx-100和硫脲均匀混合的前驱膜层,保证后续高温退火反应后仍获得均匀的二硫化钼-硫化钴-碳膜。

第三步、将步骤二中前驱膜于ar气流中或n2气流中,经500~900℃烧结30min~4h,随后管式炉冷却取出即可得到均匀的二硫化钼/硫化钴-碳复合原位电极。

硫化钴-碳原位电极的制备利用了mo-co-c-s前驱液内mo、co、c和s原子的均匀混合性和mo盐、钴盐、tx-100和硫脲前驱液易均匀成膜性;进一步利用500~900℃高温退火反应,其中硫脲高温分解产生的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氢)与mo盐、co盐原位反应生成二硫化钼、硫化钴,tx-100作为碳源高温下逐渐脱氢脱氧(形成的水分子和少量碳氧、碳氢氧小分子被氩气带着)形成碳,此外硫脲分解产生的硫化氢、氨亦能在碳材料形成过程中掺入碳骨架或表面形成s、n掺杂的碳材料从而提高orr催化性能。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2所制备的二硫化钼/硫化钴-碳原位电极在50ma/cm2恒电流下的稳定性。

图2实施例1,2,3,4所制备的二硫化钼/硫化钴-碳原位电极的(a)her、(b)oer、(c)orr线性伏安扫描(lsv)。

图3实施例5所制备的二硫化钼-硫化钴-碳原位电极的sem。

图4实施例7所制备的二硫化钼-硫化钴-碳原位电极的sem。

图5实施例7,9所制备的二硫化钼-硫化钴-碳原位电极的xrd。

图6实施例5,6,7,8所制备的二硫化钼-硫化钴-碳原位电极的(a)her、(b)oer、(c)orr线性伏安扫描。

图7(a)实施例9,10,11所制备的二硫化钼-硫化钴-碳原位电极的her线性伏安扫描;(b)实施例9,10,11所制备的二硫化钼-硫化钴-碳原位电极的oer线性伏安扫描;(c)实施例9,11所制备的二硫化钼-硫化钴-碳原位电极的orr线性伏安扫描。

图8实施例11所制备的二硫化钼-硫化钴-碳原位电极的电解水线性伏安扫描。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实施例中her、oer、orr性能lsv测试方法为:二硫化钼-硫化钴-碳原位电极为工作电极、以碳棒为对电极、以饱和hg/hgo电极为参比电极,所用电解质为:1mkoh水溶液,扫描速度为5mv/s。其中her测试用氮气饱和,oer和orr测试用氧气饱和。

实施例1:

在室温下,将五氯化钼、氯化钴·六水、tx-100以及硫脲溶于2.7ml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五氯化钼与氯化钴·六水的总浓度为400mm,两物质的浓度比为1:1,tx-100的量为0.3ml,硫脲的浓度为1000mm。将碳纸浸泡该前躯液30min后取出,于热台上80℃干燥10min后再将前驱夜均匀滴涂在碳纸上,然后继续干燥30min。将有涂层的碳纸放入管式炉,在ar气氛下600℃反应1h,自然冷却后取出即可。

实施例2:

在室温下,将五氯化钼、氯化钴·六水、tx-100以及硫脲溶于2.7ml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五氯化钼与氯化钴·六水的总浓度为400mm,两物质的浓度比为1:3,tx-100的量为0.3ml,硫脲的浓度为1000mm。将碳纸浸泡该前躯液30min后取出,于热台上80℃干燥10min后再将前驱夜均匀滴涂在碳纸上,然后继续干燥30min。将有涂层的碳纸放入管式炉,在ar气流下600℃反应1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

图1为对实施例2所制备的二硫化钼-硫化钴-碳原位电极在50ma/cm2恒电流下的进行的稳定性测试图。由图可知,实施例2所得电极在50ma/cm2大电流下连续工作近15小时,oer反应工作所需过电位几乎没有增加(从0.382v到0.385v,没有做电位校正,即没有扣除溶液及电极电阻ir)稳定性很好。曲线波动是因oer反应产生氧气气泡及气泡在电极溢出引起的。

实施例3:

在室温下,将五氯化钼、氯化钴·六水、tx-100以及硫脲溶于2.7ml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五氯化钼与氯化钴·六水的总浓度为400mm,两物质的浓度比为1:3,tx-100的量为0.3ml,硫脲的浓度为1000mm。将碳纸浸泡该前躯液30min后取出,于热台上80℃干燥10min后再将前驱夜均匀滴涂在碳纸上,然后继续干燥30min。将有涂层的碳纸放入管式炉,在ar气流下600℃反应1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将取出的碳纸继续在空气中400℃反应3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即可。

实施例4:

在室温下,将五氯化钼、氯化钴·六水、tx-100以及硫脲溶于2.7ml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五氯化钼与氯化钴·六水的总浓度为400mm,两物质的浓度比为1:9,tx-100的量为0.3ml,硫脲的浓度为1000mm。将碳纸浸泡该前躯液30min后取出,于热台上80℃干燥10min后再将前驱夜均匀滴涂在碳纸上,然后继续干燥30min。将有涂层的碳纸放入管式炉,在ar气流下600℃反应1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

图2为实施例1、2,3,4所制备的原位电极的(a)her、(b)oer、(c)orr线性伏安扫描(lsv)图。由图2(a)可知当电极通过的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碱性水溶液中实施例1her反应产氢需要0.102v的过电位;实施例2产氢需要0.103v的过电位;实施例3产氢需要0.097v的过电位,实施例4产氢需要0.130v的过电位。由图2(b)可知该实施例1,2,3,4所制备的电极都具有优良的析氧性能,当电极通过的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实施例1析氧所需电位为1.51v,析氧所需过电位为1.51-1.23=0.27v;实施例2析氧的电位为1.43v,析氧的过电位为1.43-1.23=0.20v;实施例3析氧的电位为1.45v,析氧的过电位为1.45-1.23=0.22v;实施例4析氧的电位为1.40v,析氧的过电位为1.40-1.23=0.17v。当电极通过的电流密度高达300ma/cm2时,实施例1所制电极产氧仅需0.39v的过电位;实施例2所制电极产氧只需0.37v的过电位;实施例3所制电极产氧只需0.37v的过电位;实施例4所制电极产氧只需0.35v的过电位。由图2(c)可知由实施例1,2,3,4所制备的电极还具有优良的氧还原性能,在低速转情况下(烧瓶中用磁子搅拌,n=230r.p.m.)实施例1的极限电流密度能达到~3.1ma/cm2;实施例2的极限电流密度能达到~4.0ma/cm2;实施例3的极限电流密度能达到~4.5ma/cm2;实施例4的极限电流密度能达到~5.0ma/cm2

实施例5:

在室温下,将五氯化钼,乙酸钴·四水、tx-100以及硫脲溶于2.7ml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其中五氯化钼浓度为200mm,乙酸钴·四水的浓度为200mm,tx-100的量为0.3ml,硫脲的浓度为1000mm。将碳纸浸泡该前躯液30min后取出,于热台上80℃干燥10min后再将前驱夜均匀滴涂在碳纸上,然后继续干燥30min。将有涂层的碳纸放入管式炉,在ar气流下600℃反应1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

图3为实施例5所制备的二硫化钼-硫化钴-碳原位电极的sem图。由图可知该实施例所制备的二硫化钼-硫化钴-碳电极中为纳米片均匀生长在碳纸的纤维棒上,纳米片底部是均匀附着在碳棒上的纳米颗粒。

实施例6:

在室温下,将五氯化钼,乙酸钴·四水、tx-100以及硫脲溶于2.7ml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其中五氯化钼浓度为200mm,乙酸钴·四水的浓度为200mm,tx-100的量为0.3ml,硫脲的浓度为1000mm。将碳纸浸泡该前躯液30min后取出,于热台上80℃干燥10min后再将前驱夜均匀滴涂在碳纸上,然后继续干燥30min。将有涂层的碳纸放入管式炉,在ar气流下600℃反应1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将取出的碳纸继续在空气中400℃反应3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即可。

实施例7:

在室温下,将五氯化钼,硫酸钴·七水、tx-100以及硫脲溶于2.7ml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其中五氯化钼浓度为100mm,硫酸钴·七水的浓度为300mm,tx-100的量为0.3ml,硫脲的浓度为1000mm。将碳纸浸泡该前躯液30min后取出,于热台上80℃干燥10min后再将前驱夜均匀滴涂在碳纸上,然后继续干燥30min。将有涂层的碳纸放入管式炉,在ar气流下600℃反应1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

图4为实施例7所制备的二硫化钼-硫化钴-碳原位电极的sem图。由图可知该实施例所制备的二硫化钼-硫化钴-碳电极中为纳米片均匀生长在碳纸的纤维棒上,底部是均匀附着在碳棒上的纳米颗粒。

图5为实施例7所制备的二硫化钼-硫化钴-碳原位电极的xrd,通过对比标准卡片,可知实施例7所制样品的主要成分为mos2、co9s8和碳。

实施例8:

在室温下,将五氯化钼,硝酸钴·六水、tx-100以及硫脲溶于2.7ml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其中五氯化钼浓度为100mm,硝酸钴·六水的浓度为300mm,tx-100的量为0.3ml,硫脲的浓度为1000mm。将碳纸浸泡该前躯液30min后取出,于热台上80℃干燥10min后再将前驱夜均匀滴涂在碳纸上,然后继续干燥30min。将有涂层的碳纸放入管式炉,在ar气流下600℃反应1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

图6为实施例5、6,7,8所制备的原位电极的(a)her、(b)oer、(c)orr线性伏安扫描(lsv)图。由图6(a)可知当电极通过的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碱性水溶液中实施例5产氢需要0.144v的过电位;实施例6产氢需要0.126v的过电位;实施例7产氢需要0.164v的过电位。由图6(b)可知该实施例5,6,7,8所制备的电极都具有优良的析氧性能,当电极通过的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实施例5析氧所需电位为1.3v,析氧所需过电位为1.30-1.23=0.07v;实施例6析氧的电位为1.38v,析氧的过电位为1.38-1.23=0.15v;实施例7析氧的电位为1.47v,析氧的过电位为1.47-1.23=0.24v;实施例8析氧的电位为1.44v,析氧的过电位为1.44-1.23=0.21v。当电极通过的电流密度高达300ma/cm2时,实施例5所制电极产氧仅需0.34v的过电位;实施例6所制电极产氧只需0.36v的过电位;实施例7所制电极产氧只需0.35v的过电位;实施例8所制电极产氧只需0.36v的过电位。由图6(c)可知由实施例5,6,7,8所制备的电极还具有优良的氧还原性能,在低速转情况下(烧瓶中用磁子搅拌,n=230r.p.m.)实施例5的极限电流密度能达到~6ma/cm2;实施例6的极限电流密度能达到~7.5ma/cm2;实施例7的极限电流密度能达到~4ma/cm2;实施例8的极限电流密度能达到~4ma/cm2

实施例9

在室温下,将五氯化钼,氯化钴·六水、tx-100以及硫脲溶于2.0ml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其中五氯化钼浓度为200mm,氯化钴·六水的浓度为200mm,tx-100的量为1.0ml,硫脲的浓度为1000mm。将碳纸浸泡该前躯液30min后取出,于热台上80℃干燥10min后再将前驱夜均匀滴涂在碳纸上,然后继续干燥30min。将有涂层的碳纸放入管式炉,在ar气流下600℃反应1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

图5为实施例9所制备的二硫化钼-硫化钴-碳原位电极的xrd,通过对比标准卡片,可知实施例9所制样品的主要成分为mos2、co9s8和碳。

实施例10:

在室温下,将五氯化钼,tx-100以及硫脲溶于2.0ml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其中五氯化钼浓度为400mm,tx-100的量为1.0ml,硫脲的浓度为1000mm。将碳纸浸泡该前躯液30min后取出,于热台上80℃干燥10min后再将前驱夜均匀滴涂在碳纸上,然后继续干燥30min。将有涂层的碳纸放入管式炉,在ar气流下600℃反应1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

实施例11:

在室温下,将五氯化钼,氯化钴·六水、tx-100以及硫脲溶于2.0ml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其中五氯化钼浓度为100mm,氯化钴·六水的浓度为300mm,tx-100的量为1.0ml,硫脲的浓度为1000mm。将碳纸浸泡该前躯液30min后取出,于热台上80℃干燥10min后再将前驱夜均匀滴涂在碳纸上,然后继续干燥30min。将有涂层的碳纸放入管式炉,在ar气流下600℃反应1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

图7为实施例9、10,11所制备的原位电极的(a)her、(b)oer、(c)orr线性伏安扫描(lsv)图。由图7(a)可知当电极通过的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碱性水溶液中实施例9产氢需要0.145v的过电位;实施例10产氢需要0.148v的过电位;实施例11产氢需要0.095v的过电位。由图7(b)可知该实施例9,10,11所制备的电极都具有优良的析氧性能,当电极通过的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实施例9析氧所需电位为1.356v,析氧所需过电位为1.356-1.23=0.126v;实施例10析氧的电位为1.76v,析氧的过电位为1.76-1.23=0.53v;实施例11析氧的电位为1.391v,析氧的过电位为1.391-1.23=0.161v。当电极通过的电流密度高达300ma/cm2时,实施例9所制电极产氧仅需0.41v的过电位;实施例11所制电极产氧只需0.36v的过电位。由图7(c)可知由实施例9,11所制备的电极还具有优良的氧还原性能,在低速转情况下(烧瓶中用磁子搅拌,n=230r.p.m.)实施例9的极限电流密度能达到~7ma/cm2;实施例11的极限电流密度能达到~6ma/cm2;实施例7的极限电流密度能达到~4ma/cm2

由图8可知实施例11所制备的电极具有优良的电解水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该电极所需电压为1.64v。说明由该实施例制备的电极具有优良的析氢与析氧功能。

实施例12:

在室温下,将五氯化钼,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以及硫脲溶于2.0ml85%的乙醇溶液,其中五氯化钼浓度为400mm,tx-100的量为1.0ml,硫脲的浓度为1000mm。将碳纸浸泡该前躯液30min后取出,于热台上80℃干燥10min后再将前驱夜均匀滴涂在碳纸上,然后继续干燥30min。将有涂层的碳纸放入管式炉,在ar气流下600℃反应1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