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弧氧化用双向温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3171发布日期:2019-01-13 16:05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微弧氧化用双向温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弧氧化领域,特别是涉及微弧氧化用双向温控系统。



背景技术:

微弧氧化是一种针对铝、镁、钛等阀金属金属及其合金的表面处理技术。它采用高电压、大电流,在电解液中微弧放电的形式,在铝、镁、钛等金属及其合金表面形成一较厚的功能性氧化陶瓷层,这种陶瓷层具有高耐磨和抗腐蚀性,同时它还具备电绝缘、耐热等特性。同时制程和膜层本身环保,具有很大的民用推广价值。

目前国内常用的微弧氧化设备主要由微弧氧化电源、电解槽、电解液、不锈钢阴极、电解液冷却循环过滤系统等组成。电解槽中装有电解液,被加工工件单个通过挂具挂在阳极杆上,浸没在电解液中。

在微弧氧化过程中,电流效率与电解液温度息息相关。一方面,电解液温度过高会使待加工工件的二次反应增强,电流效率降低,增加物料的消耗;电解液温度过低,会出现槽底大量沉淀,使金属氧化物溶解速度降低,效应系数增加,电流效率也不会很高。因此要获得较高的电流效率,需要对电解液的初晶温度和过热度进行控制,这就要求在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能实时感知电解液温度的变化,以便对生产操作及时作出调整,使微弧氧化生产正常运行。第二方面,电解液温度变化过高,存在电压摆现象,不利于微弧氧化过程的顺利进行,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实时监控并调整电解液温度、防止电解液温度过高或过低、保证微弧氧化顺利进行的微弧氧化用双向温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微弧氧化用双向温控系统,包括电解槽,连接于电解槽的循环冷却装置,安装于电解槽内的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通过无线传输模块无线连接于电解槽、循环冷却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的远程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电热丝加热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阳极和阴极电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电解槽的槽体从内到外依次包括保温层、隔音层、金属基层和隔热层,所述保温层粘接于隔音层,金属基层粘接于隔音层,隔热层粘接于金属基层。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循环冷却装置包括热交换管、空气压缩机、水泵,空气压缩机、水泵设置在电解槽外,空气压缩机与水泵相连接,热交换管设置在电解槽内且靠近阳极,热交换管与水泵相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电热丝加热器位于电解槽槽体底部。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为光纤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一方面,设有温度控制装置和循环冷却装置,在远程控制装置的作用下,能实时监控并调整电解液温度、防止电解液温度过高或过低、保证微弧氧化顺利进行,当温度过高时,通过循环冷却装置进行降温,当温度过低时,通过温度控制装置进行升温,实现温度的双向调节功能。第二方面,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电热丝加热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阳极和阴极电连接,所述加热器与反馈至远程控制装置相连,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阳极和阴极的温度,当温度变化时,反馈至远程控制装置,并通过反馈至远程控制装置控制加热器工作,以维持温度恒定,防止电解液温度变化过高而产生电压摆现象,保证微弧氧化的顺利进行。

2、电解槽的槽体从内到外依次包括保温层、隔音层、金属基层和隔热层,所述保温层粘接于隔音层,金属基层粘接于隔音层,隔热层粘接于金属基层。外表面为隔热层,隔离外界热量,防止热量穿过槽体进入电解液内,内表面为保温层,防止电解液的热量传导至外部,中间设有隔音层,起到消音效果,避免产生噪音,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保持电解液温度恒定,防止电解液温度变化过高而产生电压摆现象,保证微弧氧化的顺利进行。

3、循环冷却装置包括热交换管、空气压缩机、水泵,空气压缩机、水泵设置在电解槽外,空气压缩机与水泵相连接,热交换管设置在电解槽内且靠近阳极,热交换管与水泵相连接。当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解液温度过高时,热交换管与电解液发生热交换,将热量通过空气压缩机和水泵转移至电解槽外,防止电解液温度升高,同时保持电解液温度恒定,保证微弧氧化的顺利进行。

4、电热丝加热器位于电解槽槽体底部,由下至上的对电解液进行升温,使得整个电解槽内的电解液温度均匀,保证微弧氧化的顺利进行。

5、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为光纤温度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强、耐腐蚀等优点,测得的温度数据准确可靠,有利于保持电解液温度恒定,保证微弧氧化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解槽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工作原理图和电解槽的横截面示意图。

微弧氧化用双向温控系统100,包括电解槽110,连接于电解槽110的循环冷却装置130,安装于电解槽110内的温度控制装置140,还包括通过无线传输模块无线连接于电解槽110、循环冷却装置130和温度控制装置140的远程控制装置120;所述温度控制装置140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14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42和电热丝加热器143,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4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42分别与阳极和阴极电连接,。

电解槽110的槽体从内到外依次包括保温层111、隔音层112、金属基层113和隔热层114,所述保温层111粘接于隔音层112,金属基层113粘接于隔音层112,隔热层114粘接于金属基层113。外表面为隔热层114,隔离外界热量,防止热量穿过槽体进入电解液内,内表面为保温层111,防止电解液的热量传导至外部,中间设有隔音层112,起到消音效果,避免产生噪音,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保持电解液温度恒定,防止电解液温度变化过高而产生电压摆现象,保证微弧氧化的顺利进行。

循环冷却装置130包括热交换管131、空气压缩机132、水泵133,空气压缩机132、水泵133设置在电解槽110外,空气压缩机132与水泵133相连接,热交换管131设置在电解槽110内且靠近阳极,热交换管131与水泵133相连接。当第一温度传感器14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42检测到电解液温度过高时,热交换管131与电解液发生热交换,将热量通过空气压缩机132和水泵133转移至电解槽110外,防止电解液温度升高,同时保持电解液温度恒定,保证微弧氧化的顺利进行。

电热丝加热器143位于电解槽110槽体底部,由下至上的对电解液进行升温,使得整个电解槽110内的电解液温度均匀,保证微弧氧化的顺利进行。

第一温度传感器14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42均为光纤温度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强、耐腐蚀等优点,测得的温度数据准确可靠,有利于保持电解液温度恒定,保证微弧氧化的顺利进行。

一方面,设有温度控制装置140和循环冷却装置130,在远程控制装置120的作用下,能实时监控并调整电解液温度、防止电解液温度过高或过低、保证微弧氧化顺利进行,当温度过高时,通过循环冷却装置130进行降温,当温度过低时,通过温度控制装置140进行升温,实现温度的双向调节功能。第二方面,温度控制装置140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14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42和电热丝加热器143,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4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42分别与阳极和阴极电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14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42实时监测阳极和阴极的温度,当温度变化时,反馈至远程控制装置,并通过反馈至远程控制装置控制加热器工作,以维持温度恒定,防止电解液温度变化过高而产生电压摆现象,保证微弧氧化的顺利进行。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