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全覆盖式两极四触点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6820发布日期:2019-05-03 18:5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三层全覆盖式两极四触点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色金属电解精炼工艺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层全覆盖式两极四触点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有色金属冶炼装备的技术水平不断的提升,一些原因的配套设施已不能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在电解精炼中同样存在类似问题,其中电解槽的技术革新就促成了导电装置的技术升级。传统的电解槽采用水泥浇筑,然后再做玻璃钢防腐,这种结构槽边厚度大,防腐性能差,保温效果一般,所以近几年开始出现大批树脂电解槽,其主要特点就是槽边厚度薄(是水泥槽的一半左右),防腐性能强,施工方便。但随之而来的是槽间导电装置的安装宽度被严重压缩,现有的导电装置无法满足安装需求,所以设计一种能满足安装在树脂电解槽的导电装置的需求非常迫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三层全覆盖式两极四触点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三层全覆盖式两极四触点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主要包括底部辅导电装置、主导电板、顶部绝缘板、辅导电铜排、绝缘层,底部辅导电装置含一体式结构的辅导电铜排和绝缘层,主导电板安装在底部辅导电装置内部,顶部绝缘板安装在主导电板上部。

所述底部辅导电装置两端设有嵌入式卡槽。

所述主导电板设有凸台接触面,且安装后凸台接触面的高度与辅导电铜排的铜触点接触面的高度相同。

所述顶部绝缘板带有锯齿形的卡槽。

所述主导电板和底部辅导电装置的导电接触面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底部辅导电装置的接触面在外侧,主导电板的接触面在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成功解决了因电解槽槽间安装宽度不足的难题;有效降低阴、阳极短路的概率;提高极板的可操作空间;整体只有接触点裸露在外,其余均被绝缘橡胶隔开,降低了接触短路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辅导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绝缘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导电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辅导电装置外观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三层全覆盖式两极四触点电积和电解槽间导电装置1、底部辅导电装置2、主导电板3、顶部绝缘板4、辅导电铜排5、绝缘层6、嵌入式卡槽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

实施例:如附图所示,这种三层全覆盖式两极四触点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主要包括底部辅导电装置2、主导电板3、顶部绝缘板4、辅导电铜排5、绝缘层6,底部辅导电装置2含一体式结构的辅导电铜排5和绝缘层6,主导电板3安装在底部辅导电装置2内部,顶部绝缘板4安装在主导电板3上部,形成三层叠加的结构形式。

所述底部辅导电装置2两端设有嵌入式卡槽7。可保证主导电板3在安装后不会发生移动,保证了导电装置的定位精度,同时底部辅导电装置2、主导电板3中的接触点的长度达到最大,使阴阳极在使用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大大提高。

所述主导电板3设有凸台接触面,且安装后凸台接触面的高度与辅导电铜排5的铜触点接触面的高度相同。

所述顶部绝缘板4带有锯齿形的卡槽。可以保护主导电板3的凸台以外所有裸露铜排;减少凸台之外铜排引起的接触短路。

所述主导电板3和底部辅导电装置2的导电接触面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底部辅导电装置2的接触面在外侧,主导电板3的接触面在内侧。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