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自动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5468发布日期:2019-03-15 20:33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镀自动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将产品所带出溶液进行集中回收处理,节约生产成本,减少槽液交叉污染,能够保持电镀设备清洁,降低维护成本,提升产成品品质的电镀自动倒水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饰件的电镀过程中,电镀槽上方的行车,会将布置有待电镀饰件的挂具在生产线上来回输送,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然而,在挂具随行车移动时,电镀饰件所带出溶液会滴落到下方的电镀设备上,引起交叉污染,导致车间现场的整洁美观性差;同时,溶液的滴落会致使车间现场产生大量的药水结晶,这些结晶一旦掉落入电镀槽内,会造成电镀缺陷,严重影响产成品品质。另外,现有的接液装置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维护困难;并且,在接满溶液后需要人工进行倾倒操作,生产效率低,使用可靠性差。故有必要对现有接液装置的倒水方式和结构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将产品所带出溶液进行集中回收处理,节约生产成本,减少槽液交叉污染,能够保持电镀设备清洁,降低维护成本,提升产成品品质的电镀自动倒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电镀自动倒水装置包括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由L型的板主体构成,板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固定部,板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支座连接部;所述板主体的支座连接部设置有转动支座,转动支座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转动直管,转动直管的中部设置有出水弯管,出水弯管位于转动直管上方的前端设置有倒水口;转动直管的一端通过倒水转轴与转动支座转动连接,转动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摆动接头;摆动接头由接头管体构成,接头管体的一端设置有直管连接部,接头管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槽体连接部,槽体连接部设置有用于与接液盘排水口相连的进水口;所述摆动接头通过直管连接部与转动直管的端部固定连接;并且,摆动接头的接头管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摆动转杆,摆动转杆的端部通过伸缩杆铰接头,与连接板侧部设置的驱动气缸伸缩杆的前端部相铰接;驱动气缸固定缸体的端部,则与连接板固定部一端设置的缸体铰接座相铰接。

所述转动直管中部设置的出水弯管包括L型的下折弯段,下折弯段的竖直端与转动直管的中部相连,下折弯段的水平端与上折弯段相连,且上折弯段的前端设置所述倒水口。以使经由摆动接头的进水口流入到转动直管内的溶液,随着转动直管的旋转、从出水弯管的倒水口排出。

所述转动直管一端的倒水转轴与转动支座轴孔之间设置有防锈隔套。以防止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倒水转轴与转动支座轴孔之间产生铁锈,影响装置动作效果。

所述摆动接头外侧壁上设置的摆动转杆,与转动直管中部设置的出水弯管之间的夹角为60°~80°。以利用驱动气缸的伸缩来带动摆动接头转动,从而驱使转动直管以及其上的出水弯管往复摆动,进而将接液盘内储存的滴落溶液集中倾倒。

所述出水弯管前端设置的倒水口,与出水弯管前部直段之间的夹角为140°~160°。以在出水弯管随转动直管向下旋转时,便于溶液的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由L型板主体构成的连接板,板主体的一端设置固定部,板主体另一端的支座连接部设置转动支座,转动支座上设置水平布置的转动直管,转动直管的中部设置出水弯管;转动直管的一端通过倒水转轴与转动支座转动连接,转动直管的另一端设置摆动接头;摆动接头的接头管体的一端设置直管连接部,接头管体的另一端设置槽体连接部,槽体连接部设置进水口;摆动接头通过直管连接部与转动直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摆动接头的接头管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摆动转杆,摆动转杆的端部通过伸缩杆铰接头,与驱动气缸伸缩杆的前端部相铰接;驱动气缸固定缸体的端部与连接板上缸体铰接座相铰接的结构形式,所以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能够将产品所带出溶液进行集中的回收处理,减少损失,节约生产成本;并保障车间现场无大量药水结晶现象,从而减少由于结晶掉落镀槽导致的电镀缺陷;车间现场整洁美观。同时,可减少槽液交叉污染,保持电镀设备清洁,降低维护成本,提升产成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2沿B-B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的连接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摆动接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将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倒水装置布置在接液盘排水口侧部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1连接板、2转动支座、3出水弯管、4转动直管、5摆动接头、6伸缩杆铰接头、7驱动气缸、8缸体铰接座、9倒水口、10进水口、11倒水转轴、12下折弯段、13上折弯段、14板主体、15固定部、16支座连接部、17铰接座连接部、18接头管体、19直管连接部、20摆动转杆、21槽体连接部、22接液盘、23排水口、24自动倒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6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该电镀自动倒水装置包括由L型的板主体14构成的连接板1,其中,连接板1的板主体1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接液盘22侧部相连的固定部15,固定部15的侧部还设置有用于安装缸体铰接座8的铰接座连接部17;板主体14的另一端设置有支座连接部16。板主体14的支座连接部16上设置有转动支座2,转动支座2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转动直管4,转动直管4的中部设置有出水弯管3。出水弯管3包括L型的下折弯段12,下折弯段12下部的竖直端与转动直管4的中部相连接,下折弯段12上部的水平端与上折弯段13的下部相连接,且上折弯段13上部竖直端的前端设置有倒水口9。为了在出水弯管3随转动直管4向下旋转时,便于溶液的流出,出水弯管3前端设置的倒水口9,与出水弯管3上折弯段13上部竖直端之间的夹角,可以在140°~160°之间。进而使经由摆动接头5的进水口10流入到转动直管4内的溶液,随着转动直管4的旋转、从出水弯管3的倒水口9排出。

转动直管4的一端通过倒水转轴11与转动支座2的轴孔转动连接,转动直管4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直管4旋转的摆动接头5。摆动接头5由接头管体18构成,接头管体18的一端设置有直管连接部19,接头管体18的另一端设置有槽体连接部21,槽体连接部21设置有用于与接液盘22排水口23相连接的进水口10。摆动接头5通过直管连接部19与转动直管4的端部固定连接。摆动接头5的接头管体18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摆动转杆20,摆动转杆20的端部通过伸缩杆铰接头6,与连接板1侧部水平设置的驱动气缸7伸缩杆的前端部相铰接;而驱动气缸7固定缸体的端部,则与连接板1固定部15一端的铰接座连接部17上设置的缸体铰接座8相铰接。

摆动接头5外侧壁上设置的摆动转杆20,与转动直管4中部设置的出水弯管3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在60°~80°之间;进而利用驱动气缸7的伸缩来带动摆动接头5转动,以驱使转动直管4以及其上的出水弯管3往复摆动,从而将接液盘22内储存的滴落溶液集中倾倒。能够理解的是,为了防止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倒水转轴11与转动支座2轴孔之间产生铁锈,转动直管4一端的倒水转轴11,与转动支座2轴孔之间设置有铜制或尼龙材质的防锈隔套,以确保装置倒水的动作效果。

该电镀自动倒水装置使用时,首先,通过连接板1的固定部15将整个自动倒水装置24设置在接液盘22的侧部;之后,把转动直管4一端设置的摆动接头5的槽体连接部21的进水口10,与接液盘22的排水口23相连接。当接液盘22内盛装的产品滴落溶液的液面达到规定的液位时,控制系统驱使驱动气缸7的伸缩杆伸出,从而利用伸缩杆对摆动转杆20的推动、来带动摆动接头5转动,进而驱使转动直管4以及其上的出水弯管3向下摆动,将接液盘22内储存的滴落溶液集中倾倒。溶液倾倒完毕后,驱动气缸7的伸缩杆收回,带动转动直管4以及其上的出水弯管3向上摆动回初始状态,接液盘22持续对挂具随行车移动过程中、电镀饰件上滴落的溶液进行正常收集。该电镀自动倒水装置可节约生产成本,减少槽液交叉污染,保持电镀设备清洁,有效提升产成品品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