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电解槽新型阳极卡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0770发布日期:2019-06-06 00:11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稀土电解槽新型阳极卡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阳极卡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稀土电解槽新型阳极卡头。



背景技术:

稀土电解槽的电流强度在5800A左右,电解温度一般为1000℃以上,其中炉口热量散失所占比重较高。阳极卡头在稀土电解生产中起固定阳极板的作用,使电解质中形成闭合的电路。原始阳极卡头在实际生产中耐腐蚀、耐热性较差,每两个月就会被烧损。消耗量大,成本高。且还会将其中的元素混入稀土金属中对稀土金属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土电解槽新型阳极卡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稀土电解槽新型阳极卡头,包括阳极板的连接板、固定板以及阳极卡头前柄,所述阳极卡头前柄左端底侧与固定板垂直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板两侧焊接有加强筋,所述固定板以及加强筋底侧焊接有阳极板的连接板,所述阳极板的连接板中侧等距离开设有螺孔。

优选的,所述阳极板的连接板为圆弧状且阳极板的连接板里侧留设有豁口。

优选的,所述阳极板的连接板的两侧边线所形成的夹角大于120°,所述阳极板的连接板上留设的螺孔不少于四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阳极板的连接板的下端等距离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不少于5个。

优选的,所述阳极卡头前柄的长度低于阳极板的连接板的截面长度,所述阳极卡头前柄后端等距离留设有对接槽且对接槽呈腰圆状。

优选的,所述阳极板的连接板、固定板以及阳极卡头前柄在焊接完毕后整体的长度为250m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实用新型简介方便,通过在相应的材质中增加相应的钛,能够有效的抗氟化物侵蚀,抗缺口敏感性同时耐高温冲击,并且相应的钛合金可有效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有利于细化内部组织,同时提高耐腐蚀性,有利于提高阳极卡头的抗腐蚀性能,优化电解槽设备工作状况,解决原始阳极卡头腐蚀严重,寿命短等问题,延长相应的使用寿命,同时,良好的抗腐蚀性可以有效提高稀土的生产率,因为夹杂物的减少,使稀土金属的产出率提高,电解冶炼成本降低,环境得以改善,结构设计紧密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阳极板的连接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阳极卡头前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阳极卡头前柄、2固定板、3阳极板的连接板、4螺孔、5豁口、 6加强筋、7凹槽、8对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稀土电解槽新型阳极卡头,包括阳极板的连接板3、固定板2以及阳极卡头前柄1,所述阳极卡头前柄1左端底侧与固定板2垂直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板2两侧焊接有加强筋6,所述固定板2以及加强筋6底侧焊接有阳极板的连接板3,所述阳极板的连接板3中侧等距离开设有螺孔4。

具体的,所述阳极板的连接板3为圆弧状且阳极板的连接板3里侧留设有豁口5。

具体的,所述阳极板的连接板3的两侧边线所形成的夹角大于120°,所述阳极板的连接板3上留设的螺孔4不少于四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保证对接的牢固性。

具体的,所述阳极板的连接板3的下端等距离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 不少于5个,防止在通过螺钉与相应的阳极板连接后不易拆分。

具体的,所述阳极卡头前柄1的长度低于阳极板的连接板3的截面长度,所述阳极卡头前柄1后端等距离留设有对接槽8且对接槽8呈腰圆状。

具体的,所述阳极板的连接板3、固定板2以及阳极卡头前柄1在焊接完毕后整体的长度为250mm。

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阳极卡头前柄1在炉口外面与炉盖板通过斜键连接,起固定作用,中间的固定板2,通过焊接将阳极卡头前柄1与阳极板的连接板3焊接在一起,起连接作用,阳极板的连接板3,通过螺钉以及预留的螺孔4与阳极板进行连接,通过在相应的材质中增加相应的钛能够有效有效的增强其相应的腐蚀性,具有抗氟化物侵蚀,抗缺口敏感性和高温冲击性等特点,解决了原始阳极卡头因高温而引起的腐蚀现象,可有效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有利于细化内部组织,同时提高耐腐蚀性,结构设计紧密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