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弹性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61253发布日期:2021-05-25 12:4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弹性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弹性结构膜极距离子膜电解槽,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弹性体。



背景技术:

离子膜电解槽是氯碱行业的核心设备,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自2009年起,新上烧碱装置均采用膜极距或小极距离子膜电解槽,原有的有极距电解槽逐步进行膜极距升级改造,在节能降耗、提高产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从实际运行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点:

1、镍丝编织弹性波纹网对离子膜的压力较大,对气液的流动形成阻力;

2、镍丝波纹网在电解槽内阴、阳极室内气体压力发生异常时抗逆压能力还不够;

3、离子膜区域的温度比有极距电槽的高;

4、膜极距改造后对盐水的质量要求提高,阴极侧杂质容易渗入离子膜;

5、因以上原因,造成离子膜使用寿命下降的情况比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弹性体,用于组装新型弹性结构膜极距离子膜电解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弹性体,是由多组新型弹性体组件阵列布置形成,所述新型弹性体组件包括呈u型结构的基础支撑体,所述基础支撑体的内侧设置有呈u型结构的加强支撑体,所述基础支撑体的左右两个上端均向左右错位设置有弹性片。

作为一种优选,弹性片包括从基础支撑体上端依次延伸出的第一圆弧段、直线段以及第二圆弧段,所述第一圆弧段的凸面指向基础支撑体上端区域,直线段斜向上方延伸,第二圆弧段的凸面指向正上方。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基础支撑体的左上端的所有弹性片与基础支撑体的右上端的所有弹性片呈左右镜像对称布置。

作为一种优选,基础支撑体的左上端的左右两侧的弹性片呈错位布置,基础支撑体的右上端的左右两侧的弹性片呈错位布置。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基础支撑体与弹性片整体为一块板材冲压弯折而成,加强支撑体为另外一块板材弯折而成。

作为一种优选,加强支撑体的左右两个竖段外侧边缘分别与基础支撑体的左右两个竖段的内侧边缘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加强支撑体的横段高度位于整个新型弹性体组件的高度的一半。

作为一种优选,加强支撑体的竖段延伸至基础支撑体的竖段同一高度。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新型弹性体组件的材质为0.08mm-0.18mm厚度的镍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弹性体可以代替原阴极膜极距结构中的阴极筋板、阴极底网和镍丝编织波纹网,起到支撑、导电和弹性的作用,和阴极面网组成阴极膜极距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导电性能好,新型弹性体和阴极盘通过电阻焊机焊接,弹性片形成的弹性爪和阴极面网接触导电,接触点、接触面积满足和超过导电需求;

2、新型弹性体足够支撑阴极面网;

3、和原镍丝波纹弹性体相比,新型弹性体具有工作时对离子膜压力小,在发生逆压时可以承受,能够恢复到工作所需要的高度和性能;

4、使用新型弹性体后,能够有效保护离子膜,能够降低槽电压和电解电耗;

5、使用新型弹性体后,电解槽的制造成本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弹性结构膜极距离子膜电解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新型弹性体组件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新型弹性体组件俯视图。

图4为新型弹性体应用示意图。

图5为新型弹性体应用局部详图。

其中:

电解槽边框1

阳极盘2

阴极盘3

复合条4

镍网填充层5

阳极筋板6

阳极网7

新型弹性体8、基础支撑体801、加强支撑体802、弹性片803、第一圆弧段803.1、直线段803.2、第二圆弧段803.3

阴极面网固定网9

阴极面网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5,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新型弹性结构膜极距离子膜电解槽,包括电解槽边框1,所述电解槽边框1上向其下侧和上侧分别设置有阳极盘2和阴极盘3,阳极盘2和阴极盘3背面之间通过复合条4连接,复合条4的间隙中设置有镍网填充层5,所述阳极盘2内向下设置有阳极筋板6,阳极筋板6的底部设置有阳极网7,所述阴极盘3上向上设置有新型弹性体8,所述新型弹性体8是由多组新型弹性体组件阵列布置形成,新型弹性体组件的底部与阴极盘3表面连接,所述新型弹性体8的外围设置有一圈阴极面网固定网9,阴极面网固定网9的下端与阴极盘3表面连接,阴极面网固定网9的上端具有向外侧弯折的翻边,所述新型弹性体8的顶面设置有阴极面网10,新型弹性体8的高度略高于阴极面网固定网9的高度,所述阴极面网10的四边向下弯折并且扣合于阴极面网固定网9的翻边下方。

所述新型弹性体组件包括呈u型结构的基础支撑体801,所述基础支撑体801的内侧设置有呈u型结构的加强支撑体802,所述基础支撑体801的左右两个上端均向左右错位设置有弹性片803,弹性片803包括从基础支撑体801上端依次延伸出的第一圆弧段803.1、直线段803.2以及第二圆弧段803.3,所述第一圆弧段803.1的凸面指向基础支撑体801上端区域,直线段803.2斜向上方延伸,第二圆弧段803.3的凸面指向正上方,使得第二圆弧段803.3的凸面形成一个支撑部用于支撑阴极面网10。

所述基础支撑体801的左上端的所有弹性片803与基础支撑体801的右上端的所有弹性片803呈左右镜像对称布置,基础支撑体801的左上端的左右两侧的弹性片803呈错位布置,基础支撑体801的右上端的左右两侧的弹性片803呈错位布置。

其中所述基础支撑体801与弹性片803整体为一块板材冲压弯折而成,而加强支撑体802为另外一块板材弯折而成,加强支撑体802的左右两个竖段外侧边缘分别与基础支撑体801的左右两个竖段的内侧边缘固定连接,加强支撑体802的横段高度位于整个新型弹性体组件的高度的一半,加强支撑体802的竖段延伸至基础支撑体801的竖段同一高度。

所述新型弹性体组件的材质为0.08mm-0.18mm厚度的镍板。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弹性体,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多组新型弹性体组件阵列布置形成,所述新型弹性体组件包括呈u型结构的基础支撑体(801),所述基础支撑体(801)的内侧设置有呈u型结构的加强支撑体(802),所述基础支撑体(801)的左右两个上端均向左右错位设置有弹性片(8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弹性体,其特征在于弹性片(803)包括从基础支撑体(801)上端依次延伸出的第一圆弧段(803.1)、直线段(803.2)以及第二圆弧段(803.3),所述第一圆弧段(803.1)的凸面指向基础支撑体(801)上端区域,直线段(803.2)斜向上方延伸,第二圆弧段(803.3)的凸面指向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支撑体(801)的左上端的所有弹性片(803)与基础支撑体(801)的右上端的所有弹性片(803)呈左右镜像对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弹性体,其特征在于基础支撑体(801)的左上端的左右两侧的弹性片(803)呈错位布置,基础支撑体(801)的右上端的左右两侧的弹性片(803)呈错位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支撑体(801)与弹性片(803)整体为一块板材冲压弯折而成,加强支撑体(802)为另外一块板材弯折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弹性体,其特征在于加强支撑体(802)的左右两个竖段外侧边缘分别与基础支撑体(801)的左右两个竖段的内侧边缘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弹性体,其特征在于加强支撑体(802)的横段高度位于整个新型弹性体组件的高度的一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弹性体,其特征在于加强支撑体(802)的竖段延伸至基础支撑体(801)的竖段同一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弹性体组件的材质为0.08mm-0.18mm厚度的镍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新型弹性体,是由多组新型弹性体组件阵列布置形成,所述新型弹性体组件包括呈U型结构的基础支撑体,所述基础支撑体的内侧设置有呈U型结构的加强支撑体,所述基础支撑体的左右两个上端均向左右错位设置有弹性片。本实用新型具有导电性能好,新型弹性体具有工作时对离子膜压力小,在发生逆压时可以承受,能够恢复到工作所需要的高度和性能;能够有效保护离子膜,能够降低槽电压和电解电耗;电解槽的制造成本下降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民;杨仕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市宏泽氯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3
技术公布日:2021.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