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及铝合金低温封孔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91734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铝及铝合金低温封孔法的制作方法
铝及铝合金的低温封孔方法,是一种对铝及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
铝及铝合金经阳极氧化工艺处理后,形成一层多孔的氧化铝膜,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要求耐晒,耐蚀、经久不变色的建筑铝型材,要求封闭孔膜。过去常用的封孔法是热封孔法即在沸腾水中浸渍,在高压蒸汽中封孔的蒸气封孔法,还有用铁氰化钾,镍的盐类的化学低温封孔法。但以上几种方法,大量消耗热能,且封孔质量差,特别是封闭孔后容易变色、发灰,同时,化学低温封孔法的封闭质量还远远达不到热封孔法的质量。日本特许昭62-130295采用氟锆酸钾,氟锆酸铵等氟化物的低温封孔处理法,但封孔质量不稳定,易变色,耐蚀性不够,达不到封孔质量要求,(染色试验标准和导纳试验标准),同时成本高。
根据现有封孔法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有效的低温封孔法,封孔液配方独特,对水质要求不高,同时所处理后的铝合金封孔质量高。
本发明采用碱性的三羟乙胺添加剂,使溶液中含有OH-根,而使封闭槽液更易和铝制品的表面氧化膜起封孔反应,且反应产物更稳定,而用氟化物封孔槽液呈酸性,H+离子存在,多孔膜吸收金属粒子的机率少,使封孔效果不理想。同时封孔液再加入镍盐、钴盐和配上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使加入的镍盐、钴盐在溶液中离解后,其镍和铝的离子能充分迅速地嵌入经硫酸阳极氧化后的多孔膜层中,起到良好的封孔作用,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璜酸钠,使被处理工件的表面与封闭液接触时起润湿作用,促使封孔介质分散,易于吸附,加强了封孔效果。封孔液的各成份含量三羟乙胺是0.1~1克/升,镍盐或钴盐是1~8克/升,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璜酸钠是0.001克/升~0.1克/升。同时用乙酸,硼酸1~3克/升调节封孔液的PH值为6~7,调整封孔液温度为25~35℃,封孔处理时间是10~15分钟。在处理工件进入封孔液槽之前,先将工件在pH为7~8的微碱性水溶液浸泡处理,使阳极氧化膜孔中HSO-4离子减少到最低程度,使封孔液寿命延长,改善封孔效果,降低了封孔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低温封孔方法,封孔液工艺配方独特,对水质要求不高,同时封孔质量高,且成本低廉,每吨型材仅20~30元,比进口添加剂降低 3/4 ~ 4/5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实施例,6063铝材,经脱脂处理,碱洗后,在180克/升硫酸槽液20±2℃温度阳极氧化40分钟,获得氧化膜厚约12~14μm,水洗后,经下列封孔处理,在pH=7.5温度25℃的微碱水里中和处理2分钟,再进入本发明的低温封孔槽液中,槽液由0.3克/升的三羚乙胺,5克/升的乙酸镍,0.05克/升的十二烷基璜酸钠,其余是水组成,温度为32℃,浸泡10分钟后,测得下列数据封孔外观光亮,色泽均一,无褪色现象,染色试验0~1级,导纳试验20μs,失重试验24μs,均符合国家标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铝及铝合金低温封孔方法其特征在于低温封孔液由0.1~1克/升的三羟乙胺,1~8克/升的镍或钴盐,再加上0.001~0.1克/升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璜酸钠水平组成,封孔液温度保持在25~35℃,封孔处理时间是10~15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封孔液的PH值可用1~3克/升的乙酸或硼酸调节使封孔液的PH=6~7。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件在封孔处理前用PH值为7-8的微碱性水溶液浸泡处理。
全文摘要
铝及铝合金的低温封孔方法是一种对铝及铝合金表面处理的工艺。本发明的封孔液系采用0.1~1克/升碱性的三羟乙胺,1~8克/升的镍盐或钴盐,再加上0.001~0.1克/升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和水组成,待处理的工件封孔前先用微碱性水溶液浸泡处理后,放入上述封孔液处理,即可得封孔质量完好的工件。该方法封孔液工艺配方独特,对水质量要求不高,封孔质量好,成本低廉,经济效益显著。
文档编号C25D11/24GK1060118SQ9010573
公开日1992年4月8日 申请日期1990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1990年9月17日
发明者周国桢 申请人:东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