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锚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0716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预应力锚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锚杆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预应力锚杆,适用于煤矿支护或巷道掘进支护。
在煤矿的开采或巷道的掘进中,为了保证正常施工和增大安全系数,都对岩层采用支护的方法进行加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普遍采用锚杆支护和锚索支护。锚杆由杆体、托盘、螺母构成,托盘中部可凸起,中心为一与杆体相适应的圆孔,使用时将杆体的一端固定在岩层内,另一端套入托盘中心圆孔,用螺母旋紧固定,夹紧岩层,这种结构的锚杆存在的缺点是对被加固的岩层不能有效施加预应力,不能有效地限制岩体有害变形的发展,岩体的稳定性差。为施加预应力,有的采用了预应力锚索,由钢绞线、托盘、锚具、球胶垫片、垫板构成,钢绞线一端固定在岩层内,另一端穿过托盘中心圆孔,再用锚具夹紧固定,锚具包括锚套和锥形楔片,锚索的优点是对被加固的岩体可以施加预应力,限制岩体有害变形的发展,提高岩体的稳定性,但是又存在结构较复杂、制作成本较高、安装不方便等缺点,而且锥形楔片的内面为螺旋状螺纹,安装过程中易磨损,使牢固性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对被加固岩层施加预应力、限制岩体有害变形的发展、提高岩体的稳定性、而且结构较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安装方便、牢固性高的预应力锚杆。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预应力锚杆由杆体、托盘、锥形楔片构成,在托盘的中心部位设一锥形孔,杆体穿过锥形孔,锥形楔片插入锥形孔与杆体之间的环腔内,采用推拉式锚具安装,夹紧杆体外拉,同时,推动锥形楔片插入锥形孔与杆体之间的环腔内,使杆体具备了预应力,同时又与托盘锁紧固定。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施锥形楔片的内面设有锯齿形倒齿,以便向外引拉杆体固定时,锥形楔片与杆体不易滑脱。杆体可根据岩体情况选用圆柱形杆体、螺杆、柔性杆体,如螺纹钢、圆钢、钢绞线、钢丝绳等。应用该锚杆时,首先将杆体一端固定在岩层内,再将托盘套入杆体,使杆体穿过托盘锥形孔,再将锥形楔片插入托盘锥形孔与杆体之间的环腔内,最后将杆体插入推拉式锚具安装器,关紧卸压阀,同时打开压液阀,供油升压,将杆体夹紧外拉,同时推动锥形楔片插入托盘锥形孔与杆体之间的环腔内,固定后打开卸压阀,同时关紧压液阀,退出推拉式锚具安装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预应力锚杆不仅对被加固岩层施加了预应力、限制了岩体有害变形的发展、提高了岩体的稳定性,而且结构较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安装方便、牢固性高,不仅适用于圆柱形杆体,更适用于钢丝绳等柔性杆体,可广泛用于煤矿开采或巷道掘进中的岩体固定。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沿轴向剖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锥形楔片俯视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锥形楔片沿A-A剖视示意图。
参照附
图1、2、3制作本实用新型。该预应力锚杆由杆体1、托盘2、锥形楔片3构成,在托盘2的中心部位设有一锥形孔4,锥形楔片3的内面设有锯齿形倒齿5。
权利要求1.一种预应力锚杆,由杆体(1)、托盘(2)、锥形楔片(3)构成,其特征在于托盘(2)的中心部位设一锥形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锥形楔片(3)的内面设有锯齿形倒齿(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锚杆,由杆体1、托盘2、锥形楔片3构成,在托盘2的中心部位设有锥形孔4,锥形楔片3的内孔设有锯齿形倒齿5。该预应力锚杆不仅对被加固岩层施加了预应力,限制了岩体有害变形的发展,提高了岩体的稳定性,而且结构较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安装方便、牢固性高,不仅适用于圆柱形杆体,更适用于钢丝绳等柔性杆体,可广泛用于煤矿开采或巷道掘进中的岩体固定。
文档编号E21D21/00GK2425197SQ0021452
公开日2001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8日
发明者杨广祥, 雷进, 刘永禄 申请人: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冶煤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