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井井下综合监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99844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抽油井井下综合监测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油井生产过程中井下工作参数跟踪监测的仪器,适用于测量井下流体的含水比率、进泵流量、井下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目前,用于油井生产过程测试的仪器有产液剖面测试仪、找水仪、压力计、温度计和密度计,用于油藏监测的仪器有各种类型的电子压力计,这些仪器均不能实现耐高温多参数连续跟踪监测,所以不能提供分析油井地下情况的比较全面的原始资料。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抽油井井下综合监测仪,这种监测仪的测试数据,通过油藏分析解释软件的数据处理,可以绘制出该井生产过程中井下流体含水变化曲线、流量变化曲线、井下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曲线,还可以测试压力恢复曲线,计算出油层相关的有效渗透率、表皮系数、油井供液关径等各项参数,解决了油井井下不能实现耐高温多参数连续跟踪监测的问题,从而可以提供分析油井地下情况的比较全面的原始资料。


图1为抽油井井下综合监测仪结构原理图上半部。
图2为抽油井井下综合监测仪结构原理图下半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如图)一种抽油井井下综合监测仪由仪器支撑(1)、井下数据采集系统(2)、测量变送器(3)、绝热与密封连接头(4)、压力信号检测点(5)、温度测量点(6)、含水测量(7)和高温流量计(8)组成,仪器支撑(1)上端与井下抽油泵进油端连接,下端有防震弹簧支撑座,用于仪器的定位支撑,仪器外壳与仪器(1)支撑内腔之间用耐高温扶正套扶正;井下数据采集系统(2)、测量变送器(3)安装在仪器内腔的保护套内,仪器内腔与外壳之间有三层隔热装置,外层是绝热腔,中间是匀热腔,内层是保护套,保证井下计算机跟踪采集存储的数据不丢失,绝热与密封连接头(4)采用四种密封方式,一是通过金属隔热瓶塞中心孔的毛细管外缠绕隔热层,二是连接仪器测量传感器段与数据采集段采用径面与锥面双向密封,三是流量高温磁性开关及温度元件采用金属密封管焊接密封,四是含水测量线采用石墨与金属环挤压方式密封;压力信号检测点(5)位于仪器测量段上部,用充满硅油的毛细管导压,并设有压力标定接头和防砂罩,温度测量点(6)有感温窗口直接测温,含水测量段(7)采用螺旋式平行板电容器结构,上端接绝热与密封接头,有六个进油口,下端接高温流量计(8)的外壳,温度测量元件与高温流量计(8)的流量检测开关采用复合安装结构,安装在同一个毛细管里,高温流量计(8)的宝石支撑架与含水测量电极采用同心扶正套扶正,高温流量计(8)的出油端与抽油泵的进油端连接。
抽油井井下综合监测仪即能以长效存储方式工作,也能接外接电缆以直读方式不起泵监测,井下数据采集系统可存储6个月共15000个测量数据,测试数据通过油藏分析解释软件的数据处理绘制出该井生产过程中流体含水变化曲线、流量变化曲线、井下压力和温度的变化线,计算出油层相关的有效渗透率、表皮系数、油井供液半径等各项参数。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一个实施例仪器外壳与仪器支撑(1)内腔之间用高温扶正套扶正,井下数据采集系统(2)、测量变送器(3)安装在仪器内腔的保护套内,压力信号检测点(5)位于仪器测量段上部,用充满硅油的毛细管导压,并设有压力标定接头和防砂罩,温度测量点(6)有感温窗口直接测温,含水测量段(7)采用螺旋式平行板电容器结构,上端接绝热与密封接头,下端接高温流量计(8)外壳,测温元件与高温流量计(8)的流量检测开关采用复合安装结构,安装在同一个毛细管里,高温流量计(8)的宝石支撑与含水测量电极采用同心扶正套扶正。
权利要求1.一种抽油井井下综合监测仪由仪器支撑(1)、井下数据采集系统(2)、测量变送器(3)、绝热与密封连接头(4)、压力信号检测点(5)、温度测量点(6)、含水测量段(7)和高温流量计(8)组成,其特征在于,仪器支撑(1)上端和高温流量计(8)与井下抽油泵进油端连接,井下数据采集系统(2)、测量变送器(3)安装在仪器内腔的保护套内,仪器内腔与外壳之间有三层隔热装置,绝热与密封连接头(4)采用四种密封方式,压力信号检测点(5)位于仪器测量段上部,温度测量点(6)设有感温窗口直接测温,含水测量段(7)采用螺旋式平行板电容器结构,上端接绝热与密封接头(4),下端接高温流量计(8)的外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抽油井井下综合监测仪,属于一种油井生产过程中,井下工作参数跟踪监测的仪器,适用于测量井下流量的含水比率、进泵流量、井下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情况,这种仪器由仪器支撑(1)、井下数据采集系统(2)、测量变送器(3)、绝热与密封连接头(4)、压力信号检测点(5)、温度测量点(6)、含水测量(7)和高温流量计(8)组成,即能以长效存储方式工作也能以外接电缆直读方式不起泵监测,井下数据采集系统可存储6个月共15000个测量数据,测试数据通过油藏分析解释软件的数据处理绘制出该井生产过程中流体含水变化曲线、流量变化曲线、井下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曲线,计算出油层相关的有效渗透率,表皮系数,油井供液半径等各项参数。
文档编号E21B47/00GK2473335SQ0120320
公开日2002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17日
发明者马冬兰, 于立君 申请人:马冬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