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光杆自润滑防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05938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井口光杆自润滑防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机井用的井口光杆自润滑防腐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进入开发中期,高含水井多,低产能井多,此两种对光杆润滑不好,一个是油少对光杆润滑不好,一个是半天不出油长时间无油对光杆润滑,从而造成光杆密封器里胶皮盘根很快就磨坏,磨损盘根比较快,给采油工增加了劳动强度。经检索查新,发现有一种《自动润滑式光杆密封器》(公告号N214656、1),该自动润滑式光杆密封器的主要缺陷是结构复杂,现场安装不便,成本高难以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操作、成本低的光杆润滑防腐装置,本装置由圆柱形壳体、壳体上的压帽、壳体下的底座组成。其特征是圆柱形壳体。内套有设有微孔的内套,内套的内径略大于光杆外径,内套的外径小于壳体的内径,内套底端座在壳体变径处的平台上,内套上端在壳体的中上部;压帽下压一个圆柱体,圆柱体下部被套在内套与壳体之间的环形空间,环形空间内设有螺旋弹簧、弹簧下端设有圆柱形活塞,活塞下面装满润滑油,压帽中心设有光杆运行孔与壳体螺纹配合,底座与壳体设为一体,底座的内径小于壳体的内径并设有内螺纹,用压帽的松紧控制润滑油从内套微孔内挤出的多少达到润滑光杆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光杆始终在有润滑件下工作,减少了干磨、减缓了腐蚀,延长光杆和盘根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停抽时间提高了油井的生产时率。


图1-井口光杆自润滑防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圆柱形壳体7、壳体上部的压帽1、壳体下的底座5组成,其特征是壳体内套设有微孔的圆柱形内套2,内套2的内径略大于光杆的外径,其外径小于壳体7的内径;内套底端座在壳体7变径处的平台上,内套上端在壳体7的中上部;压帽1下压一个圆柱体2,圆柱体2下部被套在内套4与壳体7之间的环形空间,环形空间内设有螺旋弹簧3,弹簧下端设有一个圆形活塞6、活塞下面装满润滑油,压帽1中心设有光杆运行孔与壳体7螺纹配合,底座5与壳体7设为一体,底座5的内径小于壳体7的内径,并设内螺纹。井口光杆自润滑防腐装置与目前的盘根盒配套使用。安装时,将盘根盒压帽取下,底座螺纹连接于井口盘根合上,依靠连接底座处的扳手方将盘根上紧,该装置即在井口处安装完毕。井口光杆自润滑防腐装置在井口安装好后,弹簧已经储存了一定的能量,可以自动对光杆和盘根进行润滑。当密闭腔内的润滑介质使用完后,可以用压力枪向密闭腔内加注润滑介质。该装置不影响盘根的正常更换与调整,需要更换或调整盘根时,将连接底座处的螺纹松开即可。在水井或低产井井口安装井口光杆自润滑防腐装置后,可以润滑光杆和盘根,变井口盘根与光杆之间的无润滑摩擦为有润滑摩擦,延长光杆和盘根的使用寿命,经现场测试,与不安装该装置的油井相比,安装该装置后可提高抽油机井系效率2%-3%。
权利要求1.一种井口光杆自润滑防腐装置,由圆柱形壳体、壳体上部的压帽、壳体下的底座组成。其特征是压帽中心设有光杆运行孔,与壳体螺纹配合,底座与壳体设为一体,底座的内径小于壳体体的内径、并设有内螺纹,壳体内套有设有微孔的圆柱形内套,内套的内径略大于光杆的外径,其内套的外径小于壳体的内径,内套底端座在壳体变径处的平台上,上端在壳体的中上部,压帽下压一个圆柱体,圆柱体下部被套在内套与壳体之间的环形空间,环形空间内设有螺旋弹簧,弹簧下端设有一个圆柱形活塞,活塞下面装满润滑油,用压帽松紧控制从内套微孔挤出润滑油的量,达到润滑光杆目的。
专利摘要一种井口光杆自润滑防腐装置,由圆柱形壳体、壳体上部的压帽、壳体下的底座组成。其特征是压帽中心设有光杆运行孔,与壳体螺纹配合,底座与壳体设为一体,底座的内径小于壳体体的内径、并设有内螺纹,壳体内套有设有微孔的圆柱形内套,内套的内径略大于光杆的外径,其内套的外径小于壳体的内径,内套底端座在壳体变径处的平台上,上端在壳体的中上部,压帽下压一个圆柱体,圆柱体下部被套在内套与壳体之间的环形空间,环形空间内设有螺旋弹簧,弹簧下端设有一个圆柱形活塞,活塞下面装满润滑油,用压帽松紧控制从内套微孔挤出润滑油的量,达到润滑光杆目的。
文档编号E21B33/03GK2554337SQ0221474
公开日2003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16日
发明者范风英, 李淑芳, 曹方起 申请人: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临盘采油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