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盘根盒随动对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9392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井口盘根盒随动对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杆抽油系统的井口密封装置,主要涉及的是一种井口盘根盒随动对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的油田采油作业中,使用有杆泵采油的油井占绝大多数。抽油机在带动光杆往复运行过程中,井口盘根盒是防止井口处原油漏失的重要装置。盘根盒安装在进口采油树的上部三通上,井口设备安装完毕,井口盘根盒的位置即确定。但由于抽油机制造安装误差、油井的倾斜、抽油机基础变形等因素会导致光杆轴线与井口盘根盒主体轴线产生固定偏差,载荷变化时抽油机构件的变形等因素会导致光杆轴线与井口盘根盒主体轴线产生运动偏差。据统计,使用一定时间后的抽油系统,其抽油光杆的运动中心点往往会与井口中心点圆周产生一定的轴线偏移,偏移量在3-10mm以上的抽油井占总数的大约80%左右。由于安装在井口三通上的常规型盘根盒不具备横向随动功能,必然强迫光杆与井口对中,此时的盘根盒相当于一个很强的横向支点,盘根盒的密封会对光杆产生一个很大的支点反力,不但会使光杆的运动产生很大的摩擦阻力,而且由于上下往复运动的光杆与盘根盒里的密封盘根在圆周配合面上受力相差很大,受力大的一侧会很快磨损,导致整组盘根的密封失效。轴线偏移严重时还会使光杆直接与盘根压帽产生摩擦,此时不但会使盘根失去密封作用,而且还有可能损坏盘根盒,特别严重时还可能发生磨断光杆的事故。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常规型井口光杆密封装置存在着密封摩擦阻力大、密封频繁失效、原油跑漏、污染周围环境、采油工人需定期盘根或停井更换盘根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油田中也使用了一些调节装置,但是这些装置存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安装调整不方便等情况,现场使用效果不理想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种井口盘根盒随动对中装置,其既不改变现有井口密封形式,又能使现有的井口盘根盒系统产生很好的随动对中性能,使盘根盒的密封件始终很好的与运动中的抽油光杆保持同心,真正完全达到降低抽油光杆的运动摩擦阻力,消除因光杆偏离井口中心造成的密封件偏磨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一下半外球体、球体接管,球体接管下部位于由两个1/4球体和下半外球体组成的球体内,下半球体下部具有与井口卡箍连接安装的螺纹结构,它还包括一上半外球体,其上部具有一用于设置密封盘根的盘根盒结构,下部由两个1/4球体对接成外球体,其内设置一球体接管,两个球体接管连接固定,上半外球体和下半外球内部之间设置一耐压连接软管。
为了能够和已使用的井口盘根盒连接,在上半球的上部外侧设置和盘根盒连接的螺纹结构。
为了便于安装调整,在上半外球体与其下部的两个1/4球体连接处设置有调整垫,同时,两个球体接管连接处设置有调整垫。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采用两个相互连接的球体体系,形成了一套可以相对偏转的球形活动关节,使盘根盒可以产生围绕井口中心点的平移运动,当光杆的实际运动中心偏离井口理论中心点的距离不大于15mm时,盘根盒都能很好的跟随抽油光杆平移,这样密封盘根盒中心与抽油杆的往复运动中心始终会保持一致,完全消除了井口产生的支点反力,不但有效的避免了密封盘根的偏磨现象产生,而且还会大大地降低系统运动的摩擦阻力。
2、采用软管隔离光杆和球形活动关节,密封效果可靠,能够有效避免原油对球形活动关节的污染,内外球面之间不需要进行密封,保证了球形关节的运动灵活性。同时由于中间的耐压软管受到外层钢套的有效保护,既不受拉也不受压,使用寿命会大大延长,采用标准的耐压管接头为可靠的密封提供有效的保证。
3、球面的间隙及连接软管的伸缩量通过法兰处的调整垫调节,大大的简化了结构,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拆装、调整均十分方便,安装精度容易保证,既是抽油机采油井口密封的一种理想选择,同样也适用于井口密封的技术改造。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光杆,2、压盖,3、盘根,4、上半外球体,5、压力软管,6、9、调整垫,7-1、7-2、1/4球体壳,8、螺栓,10、下半外球体,11、排水孔,12-1、12-2、球体接管,13、盘根盒。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如附图1所示的实施例1中,为自带盘根盒结构。如图中所示,上半外球体4和下部两个1/4球体壳7-1连接构成一个球体壳,其内设置一球体接管12-1,由下半球体10和其上部的两个1/4球体7-2连接构成一个球体壳,其内设置一球体接管12-2,两个球体接管12-1、12-2通过螺栓8连接固定,上半外球体4与下半外球体10内部之间设置耐压连接软管5,可采用标准的耐压软管接头连接,下半外球体10上设置一排水孔11,其下部设置有与油井井口卡箍固定的连接结构,上半外球体4上部具有用于设置盘根3的盘根盒结构,盘根3用压盖2固定在其内。为了便于安装调整,在上半外球体4与其下部的两个1/4球体7-1连接处设置有调整垫6,同时,两个球体接管连接处设置有调整垫9。
如图2所示,在上半外球体4上部设置有与井口盘根盒13固定的连接螺纹结构,可与已使用的井口盘根盒13连接,构成完整的井口盘根盒随动对中装置,主要用于改造现有油井的结构。
在安装密封盘根3前抽油光杆1从上下两关节中间的软管内穿过,将下半外球体10旋紧在井口的卡箍上,按常规要求安装密封盘根3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井口盘根盒随动对中装置,包括一带有排水孔(11)的下半外球体(10)、球体接管(12-2),球体接管(12-2)下部位于由两个1/4球体(7-2)和下半外球体(10)组成的球体内,下半外球体(10)下部具有与井口卡箍连接安装的螺纹结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上半外球体(4),其上部具有一用于设置密封盘根(3)的盘根盒结构,下部由两个1/4球体(7-1)对接成外球体,球体接管(12-1)上部位于球体内,球体接管(12-1)的下端与球体接管(12-2)的上端连接固定,上半外球体(4)和下半外球体(10)的内部之间设置一耐压连接软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盘根盒随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半外球体(4)的上部具有和井口盘根盒(13)连接的螺纹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盘根盒随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半外球体(4)与两个1/4球体(7-1)连接处设置有调整垫(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盘根盒随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球体接管(12-1)与球体接管(12-2)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调整垫(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井口盘根盒随动对中装置包括一带有排水孔(11)的下半外球体(10)、球体接管(12-2),球体接管下部位于由两个1/4球体(7-2)和下半外球体组成的外球体内,下半外球体下部具有与井口卡箍连接安装的螺纹结构,它还包括一上半外球体(4),其上部具有一用于设置密封盘根(3)的盘根盒(13),下部由两个1/4球体(7-1)对接成外球体,球体接管(12-1)上部位于球体内,两个球体接管连接固定,上半外球体(4)和下半外球体的内部之间设置一耐压连接软管(5)。本实用新型既不改变现有井口密封形式,又能使现有的井口盘根盒系统产生很好的随动对中性能,使盘根盒的密封件始终与运动中的抽油光杆保持同心,消除密封件偏磨。
文档编号E21B33/03GK2630479SQ0321715
公开日2004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14日
发明者谭翔, 林红卫, 李卫平, 王晓梅 申请人:谭翔, 林红卫, 李卫平, 王晓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