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注水井分层调剖堵塞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098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油田注水井分层调剖堵塞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田注水井分层调剖堵塞器,包括:配注器的中心开设导流通道,靠近外壁设置容置空间,底部设置连通孔;导流通道与容置空间通过连通孔连通,配注器与油管柱连通,油管柱将调剖剂送入导流通道内;主体设置在配注器的容置空间内;球杆的顶端固连在主体的底部中心位置,球杆底部的竖直截面轮廓呈波浪形;导流管位于配注器的容置空间内,顶部对接固连主体底部的外壁,底部与配注器的连通孔连通;导流管套设在球杆外,导流管的内壁与球杆底部之间有间隙。该调剖堵塞器能同时进行多级分层注水调剖,保证调剖剂的粘度性能,进而使调剖剂进入水层凝固后有效封堵水层,满足调剖工艺要求。
【专利说明】一种油田注水井分层调剖堵塞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田注水井分层调剖堵塞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各油田注水井使用的堵塞器通过水咀往水层注入调剖剂进行调剖,同时采用单层配水器逐级注入方式进行分层调剖。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3]1、水咀对调剖剂的剪切降解效果特别严重,该剪切降解使调剖剂的粘度降低了70?80%,使得调剖剂进入水层凝固后无法封堵水层,无法满足调剖工艺的要求。
[0004]2、现有堵塞器通过配水器对注水井各个水层逐级进行注水调剖,不仅施工周期长,而且还影响停注层的正常注水补充能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油田注水井分层调剖堵塞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调剖剂被水咀剪切降解影响后粘度降低70?80%,进入水层凝固后无法封堵水层,无法满足调剖工艺要求的问题,实现了堵塞器同时进行多级分层注水调剖,不仅缩短了施工周期,还避免因单层停注而影响正常注水补充能量的缺点。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田注水井分层调剖堵塞器,所述调剖堵塞器包括:
[0007]配注器,中心开设导流通道,靠近外壁设置容置空间,底部设置连通孔;所述导流通道与容置空间通过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配注器与油管柱连通,所述油管柱将调剖剂送入所述导流通道内;
[0008]主体,设置在所述配注器的容置空间内;
[0009]球杆,顶端固连在所述主体的底部中心位置;所述球杆底部的竖直截面轮廓呈波浪形;
[0010]导流管,位于所述配注器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导流管顶部对接固连所述主体底部的外壁,底部与所述配注器的连通孔连通;所述导流管内部为空心,套设在所述球杆外;所述导流管的内壁与所述球杆底部之间有间隙;所述导流管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导流孔;所述多个导流孔位于所述球杆底部之上的位置;所述多个导流孔的位置分别对应所述注水井下的各个水层的位置;
[0011]其中,所述配注器对应所述多个导流孔开设多个出液孔;所述调剖剂通过所述导流通道流入所述连通孔,进而流入所述导流管;所述调剖剂穿过所述导流管内壁与所述球杆底部之间的间隙,所述调剖剂通过间隙减速后继续向上流动,最后通过所述多个导流孔及出液孔流入所述注水井下的各个水层。
[0012]作为优选,所述调剖堵塞器还包括:
[0013]第一密封部件,套设在所述主体外,用于密封所述主体外壁与所述配注器的容置空间内壁之间的间隙;
[0014]第二密封部件,套设在所述导流管外,用于密封所述导流管外壁与所述配注器的容置空间内壁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密封部件位于所述多个导流孔之下的位置。
[0015]作为优选,所述球杆的底部呈椭圆形,与所述导流管的内壁之间有间隙。
[0016]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管的底部外壁设置倒角。
[0017]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8]1、由于采用了底部竖直截面轮廓呈波浪形的球杆,同时将内部空心的导流管套设在球杆外,且保证导流管的内壁与球杆底部之间有间隙,调剖剂从导流管内壁与球杆底部之间的间隙流过,有效减慢了调剖剂的流速,同时球杆的截面轮廓呈波浪形,因此球杆底部流线型的曲面能显著降低对调剖剂的剪切降解作用,保证调剖剂的粘度性能,进而使调剖剂进入水层凝固后有效封堵水层,满足调剖工艺要求。
[0019]2、由于采用了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导流孔的导流管,多个导流孔位于球杆底部之上的位置,且多个导流孔的位置分别对应注水井下的各个水层的位置。这样,调剖剂通过球杆减速后继续向上流动,最后通过多个导流孔及出液孔流入注水井下的各个水层,进而实现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堵塞器能同时进行多级分层注水调剖,缩短了施工周期,避免因单层停注而影响正常注水补充能量的缺点。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油田注水井分层调剖堵塞器的结构示意图。(I主体、2第一密封部件、3导流孔、4球杆、5第二密封部件、6导流管、7连通孔、8配注器、9导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油田注水井分层调剖堵塞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水咀进行注水调剖,调剖剂的剪切降解作用严重,调剖剂的粘度降低70?80%,进入水层凝固后无法封堵水层,无法满足调剖工艺要求的问题,通过使用底部竖直截面轮廓呈波浪形的球杆4替代水咀,且在球杆4外套设一个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导流孔3的导流管6,实现了该堵塞器同时进行多级分层注水调剖,保证调剖剂的粘度性能,进而使调剖剂进入水层凝固后有效封堵水层,满足调剖工艺要求。
[0022]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田注水井分层调剖堵塞器,调剖堵塞器包括:配注器8、主体1、球杆4及导流管6。其中,配注器8的中心开设导流通道9,靠近外壁设置容置空间,底部设置连通孔7。导流通道9与容置空间通过连通孔7连通,配注器8与油管柱连通,油管柱将调剖剂送入导流通道9内。主体I设置在配注器8的容置空间内,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主体I为短圆柱形,底部开设螺纹孔,上部依次安装有绳帽、压盖、压簧、卡块及凸轮。球杆4的顶端通过丝扣螺纹固连主体1,球杆4位于主体I底部的中心位置,球杆4底部的竖直截面轮廓呈波浪形,这样球杆4底部流线型的曲面能显著降低对调剖剂的剪切降解作用,保证调剖剂的粘度性能,进而使调剖剂进入水层凝固后有效封堵水层,满足调剖工艺要求。
[0023]导流管6位于配注器8的容置空间内,导流管6顶部对接固连主体I底部的外壁,底部与配注器8的连通孔6连通。导流管6内部为空心,套设在球杆4外,导流管6的内壁与球杆4底部之间有间隙,调剖剂从导流管6内壁与球杆4底部之间的间隙流过,有效减慢了调剖剂的流速,且球杆4底部的竖直截面轮廓的波浪数量越多,对调剖剂流速的降低越明显。导流管6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导流孔3,多个导流孔3位于球杆4底部之上的位置,多个导流孔3的位置分别对应注水井下的各个水层的位置,配注器8对应多个导流孔3开设多个出液孔,调剖剂通过导流通道9流入连通孔7,进而流入导流管6,调剖剂穿过导流管6内壁与球杆4底部之间的间隙,调剖剂通过间隙减速后继续向上流动,最后通过多个导流孔3及出液孔流入注水井下的各个水层。这样,调剖剂通过球杆4减速后继续向上流动,最后通过多个导流孔3及出液孔流入注水井下的各个水层,进而实现了该堵塞器能同时进行多级分层注水调剖,缩短了施工周期,避免因单层停注而影响正常注水补充能量的缺点。
[0024]作为优选,调剖堵塞器还包括:第一密封部件2及第二密封部件5。第一密封部件2套设在主体I外,用于密封主体I外壁与配注器8的容置空间内壁之间的间隙。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第一密封部件2为胶圈,当主体I放置在配注器8的容置空间内,胶圈挤压在主体I外壁与配注器8的容置空间内壁之间的空隙中,这样能有效防止调剖剂从主体I外壁与配注器8的容置空间内壁之间泄漏。第二密封部件5套设在导流管6外,用于密封导流管6外壁与配注器8的容置空间内壁之间的间隙,第二密封部件5位于多个导流孔3之下的位置。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第二密封部件5为密封圈,当导流管6放置在配注器8的容置空间的底部时,密封圈挤压在导流管6外壁与配注器8的容置空间内壁之间的空隙中,这样能有效防止调剖剂从导流管6外壁与配注器8的容置空间内壁之间泄漏。
[0025]作为优选,球杆4的底部呈椭圆形,与导流管6的内壁之间有间隙,当调剖剂流过球杆4时,球杆4底部椭圆球面能显著降低对调剖剂的剪切降解作用,保证调剖剂的粘度性能,进而使调剖剂进入水层凝固后有效封堵水层,满足调剖工艺要求。
[0026]作为优选,导流管6的底部外壁设置倒角,这样使调剖剂从连通孔进入导流管6内部时,受到导流管6底部管口的剪切降解作用力比较小,保证调剖剂的粘度性能。
[0027]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28]1、由于采用了底部竖直截面轮廓呈波浪形的球杆4,同时将内部空心的导流管6套设在球杆4外,且保证导流管6的内壁与球杆4底部之间有间隙,调剖剂从导流管6内壁与球杆4底部之间的间隙流过,有效减慢了调剖剂的流速,同时球杆4的截面轮廓呈波浪形,因此球杆4底部流线型的曲面能显著降低对调剖剂的剪切降解作用,保证调剖剂的粘度性能,进而使调剖剂进入水层凝固后有效封堵水层,满足调剖工艺要求。
[0029]2、由于采用了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导流孔3的导流管6,多个导流孔3位于球杆4底部之上的位置,且多个导流孔3的位置分别对应注水井下的各个水层的位置。这样,调剖剂通过球杆4减速后继续向上流动,最后通过多个导流孔3及出液孔流入注水井下的各个水层,进而实现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堵塞器能同时进行多级分层注水调剖,缩短了施工周期,避免因单层停注而影响正常注水补充能量的缺点。
[0030]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油田注水井分层调剖堵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剖堵塞器包括: 配注器,中心开设导流通道,靠近外壁设置容置空间,底部设置连通孔;所述导流通道与容置空间通过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配注器与油管柱连通,所述油管柱将调剖剂送入所述导流通道内; 主体,设置在所述配注器的容置空间内; 球杆,顶端固连在所述主体的底部中心位置;所述球杆底部的竖直截面轮廓呈波浪形; 导流管,位于所述配注器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导流管顶部对接固连所述主体底部的外壁,底部与所述配注器的连通孔连通;所述导流管内部为空心,套设在所述球杆外;所述导流管的内壁与所述球杆底部之间有间隙;所述导流管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导流孔;所述多个导流孔位于所述球杆底部之上的位置;所述多个导流孔的位置分别对应所述注水井下的各个水层的位置; 其中,所述配注器对应所述多个导流孔开设多个出液孔;所述调剖剂通过所述导流通道流入所述连通孔,进而流入所述导流管;所述调剖剂穿过所述导流管内壁与所述球杆底部之间的间隙,所述调剖剂通过间隙减速后继续向上流动,最后通过所述多个导流孔及出液孔流入所述注水井下的各个水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剖堵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剖堵塞器还包括: 第一密封部件,套设在所述主体外,用于密封所述主体外壁与所述配注器的容置空间内壁之间的间隙; 第二密封部件,套设在所述导流管外,用于密封所述导流管外壁与所述配注器的容置空间内壁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密封部件位于所述多个导流孔之下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剖堵塞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杆的底部呈椭圆形,与所述导流管的内壁之间有间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剖堵塞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管的底部外壁设置倒角。
【文档编号】E21B33-10GK204283305SQ201420736052
【发明者】张应安, 于兴龙, 王刚, 李晓辉, 王百坤, 张成明, 吴俊 , 李岩, 王振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