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阻高强预应力锚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7632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增阻高强预应力锚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石锚固中所使用的锚杆。
背景技术
大量的岩土工程,尤其是岩石工程如隧道、矿山巷道和岩石边坡等的支护和加固都会用到锚固技术。随着锚杆支护技术应用的普遍和逐步成熟,它的支护和加固效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目前常用的锚杆常因预应力偏低和不均衡,对支护结构或加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在锚杆支护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素质、技术管理的质量检验中对锚杆预应力也缺乏直观指标和有效手段,这样导致锚杆实际工作中预应力不足或不均衡现象相当普遍,使得一部分锚杆支护效果差,甚至不起作用,锚杆的施工质量很难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增阻高强预应力锚杆,通过其中增阻结构的设置可直观检验和监测锚杆施工后的预应力量值;同时在锚杆施工后的工况中还可起到增阻延伸的作用,改善因杆体强度提高而延伸率不足带来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由锚固剂固结在岩体中的杆体、滑套在杆体上并支撑在岩面上的托板,以及螺纹连接在杆体外杆端的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设置增阻结构,所述增阻结构由管状壳体和可楔入管状壳体内的柱状楔块构成,柱状楔块楔入一端的壳体侧壁上设有胀口,所述管状壳体和柱状楔块共同滑套在位于螺母和托板之间的锚杆杆体上。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实用新型通过观察柱状楔块在管状壳体中的楔入深度,即可直接监测和检验锚杆施工后的预应力量值,用于检验锚杆的施工质量。
2、本实用新型可增加锚杆后期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阻力。
3、本实用新型可起到增阻延伸的作用,改善因杆体强度提高而延伸率不足带来的缺陷。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增阻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增阻结构中的管状壳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杆体、2螺母、3胀缝、4托板、5锚固剂、6管状壳体、7柱状楔块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与已有技术相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包括由锚固剂5固结在岩体中的杆体1、滑套在杆体1上并支撑在岩面上的托板4,以及螺纹连接在杆体外杆端的螺母2,采用高强度锚杆杆体1。
图1、图2和图3示出,对已有技术作出改进的是设置增阻结构,增阻结构由管状壳体6和可楔入管状壳体6内的柱状楔块7构成,柱状楔块7楔入一端的壳体6侧壁上设有胀缝8,管状壳体6和柱状楔块7共同滑套在位于螺母2和托板4之间的锚杆杆体1上。
具体实施中,为了便于准确定量,可以在柱状楔块7的侧壁上,沿其母线方向设置定值刻度。
施工时,将增阻结构安装在螺母2与托板4之间,托板4紧贴岩面,当高强树脂锚固剂5固化后,拧紧螺母2,在托板4的支撑作用下,拧紧螺母2会使增阻结构中的柱状楔块7部分楔入管状壳体6中,这样使锚杆受力,柱状楔块7上的刻度数值能够反映出锚杆受力是否达到预定的数值。
权利要求1.增阻高强预应力锚杆,包括由锚固剂(5)固结在岩体中的杆体(1)、滑套在杆体(1)上并支撑在岩面上的托板(4),以及螺纹连接在杆体外杆端的螺母(2),其特征是设置增阻结构,所述增阻结构由管状壳体(6)和可楔入管状壳体(6)中的柱状楔块(7)构成,柱状楔块(7)楔入一端的壳体(6)侧壁上设有胀缝(3),所述管状壳体(6)和柱状楔块(7)共同滑套在位于螺母(2)和托板(4)之间的锚杆杆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阻高强预应力锚杆,其特征是在所述柱状楔块(7)的侧壁上,沿其母线方向设置定值刻度。
专利摘要增阻高强预应力锚杆,包括由锚固剂固结在岩体中的杆体、滑套在杆体上并支撑在岩面上的托板,以及螺纹连接在杆体外杆端的螺母,其特征是设置增阻结构,由管状壳体和可楔入壳体内的柱状楔块构成,柱状楔块所在一侧的壳体侧壁上设有胀缝,管状壳体和柱状楔块共同滑套在位于螺母和托板之间的锚杆杆体上。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监测锚杆的施工质量,可增加锚杆后期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阻力,使施工后的锚杆达到预定初锚力,还可起到增阻延伸的效果,改善因杆体强度提高而延伸率不足带来的缺陷。
文档编号E02D5/74GK2707966SQ200420062408
公开日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日
发明者郑是立, 刘泉声, 薛俊华 申请人:淮南矿业集团兴科计量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