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井下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03919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井下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石油钻井作业,具体地说,是一种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井 下工具。
技术背景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需要,深井、复杂井、特殊工艺井数量逐年上升, 这类井在钻井过程中的井漏问题长期是钻井工程界十分棘手的难题,至今国 内外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地解决。处理井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 严重的井漏会引发井壁坍塌、卡钻和井喷事故,甚至会使一口井报废,造成 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各油田均有不同程度的井漏问题,特别是我国西部油 气田的深井孔、洞和裂缝性井漏问题更加突出。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的 山前构造带、土哈油田的丘陵地区、长庆油田的西峰地区和四川的川东地区 等,根据资料统计表明,处理井漏损失的时间占该井作业时间的6%左右,严 重井漏高达20%左右。井漏类型主要分为孔隙(洞)渗透性漏失、裂缝性漏失和溶洞性漏失三种。 孔隙渗透性漏失特别是裂缝性长井段的漏失更难以及时处理。近年来,国内 外在防漏堵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发展较快,研制了多种配方,开发了多 种防漏堵漏的钻井液体系,其中之一就是桥堵技术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二 是胶凝封堵技术,但对于储层不适用,难以解除。这些方法没有解决井漏的 根本问题,主要是承压能力差。包括正向和反向,原因是堵漏剂没有与井壁 有机的融合成一体,未达到无孔不入的封堵作用,缺少伸入井壁的作用力,主要是以堵漏为主。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井下工具,利用该 工具将泵入的流量分流极小部分,采用旋转射流直接射向漏失地层,配合合 适的钻井液体系,给漏失层井壁形成"人造井壁"的,有效的解决化学静堵 或水泥浆封堵后钻开又漏的难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工具体l、侧喷嘴2、分流管3,工具体1上开有分流管3,分流管3的两端设有侧喷嘴2。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分流管3上设有分流孔。 分流管3上的分流孔的个数^1。该工具的整体为轴对称结构。 侧喷嘴2安装角度在0 6。之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钻井液流体进入工具体l后,通过1 4个分 流孔将18%左右的流量分流到两个侧喷嘴2,利用旋转射流的水力能量对井壁 的冲击压力作用,把混入钻井液中的随钻防漏堵漏材料有针对性的强力推向 漏失井壁岩石的孔、洞、隙和裂缝(包括诱导性裂缝)。有效地提高漏失井壁 的封堵能力,从而增大井壁的承压能力和钻井液密度的安全窗口,在井壁形 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泥饼,即所谓"人造井壁"。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该井下工具为轴对称结构,工具体1的上端与钻铤连接,工具体1的下端与钻头连接;工具体1内开有分流管3,分流管3上有1 4 个分流孔,分流孔直接控制进入侧喷嘴2的流量,分流管3两端的侧喷嘴2 射流直接射入漏失地层井壁,利用侧喷嘴2射流的水力能量对井壁的冲击压 力,其把混入钻井液中的随钻防漏堵漏材料有针对性的推向井壁岩石的孔、 洞、隙和裂缝(包括诱导性裂缝)。有效地提高漏失井壁的封堵能力,从而增 大井壁的承压能力和钻井液密度的安全窗口,在井壁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泥 饼,即所谓"人造井壁",达到随钻防漏堵漏目的。分流管3是可更换式,侧喷嘴2是可更换式的圆柱型喷嘴(旋转射流、 扩散射流),侧喷嘴2安装角度在0 6。内变化。该工具具有随钻防漏堵漏和储层保护的双重作用。
权利要求1.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井下工具,包括工具体(1)、侧喷嘴(2)、分流管(3),其特征在于工具体(1)上开有分流管(3),分流管(3)的两端设有侧喷嘴(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井下工具,其特征在于分流管(3)上设有分流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井下工具,其特征在于分流孔的个数》1。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井下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工具的整体为轴对称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井下工具,其特征在于 侧喷嘴(2)安装角度在0 6。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石油钻井作业的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井下工具,包括工具体(1)、侧喷嘴(2)、分流管(3),工具体(1)上开有分流管(3),分流管(3)的两端设有侧喷嘴(2),当钻井液流体进入工具体1后,通过1~4个分流孔将18%左右的流量分流到两个侧喷嘴2,利用旋转射流的水力能量对井壁的冲击压力作用,把混入钻井液中的随钻防漏堵漏材料有针对性的强力推向漏失井壁岩石的孔、洞、隙和裂缝(包括诱导性裂缝)。有效地提高漏失井壁的封堵能力,从而增大井壁的承压能力和钻井液密度的安全窗口,在井壁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泥饼,即所谓“人造井壁”。
文档编号E21B33/13GK201024981SQ200720148879
公开日2008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4日
发明者唐继平, 斌 张, 梁红军, 熊继有, 胥志雄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