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仪器的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04602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测井仪器的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地质勘探用测井仪器的保温结构。
技术背景
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测井仪器的保温结构采用的是内胆式的保温瓶结构,即将 测井仪器的电子线路部分(被保温部分)安置在承压外壳的内胆屮即可,不再采取 其他措施,采用这样的保温结构其保温效果不理想,并且拆卸维修线路不便,浪费 线路内部使用空间,较难完成电源等大体积发热元件的内部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要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热效 果好、拆卸方便的测井仪器的保温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测井仪器的保温结构,由圆柱形保温壳 体和线路骨架两部分组成,所述圆柱形保温壳体由承压壳体外壁和保温体内壁 两部分组成,外壁与内壁之间是真空腔室;所述线路骨架位于保温壳体的内胆 中,由电子线路、沿保温壳体轴截面呈倒"山"字形的支撑骨架、与支撑骨架 形状相配合的吸热体、与吸热体形状相配合的隔热体及插件组成,其中吸热体 的外形是圆柱状,内部是充满吸热剂的封闭腔体,隔热体的内部是填充隔热材 料的封闭腔体,所述电子线路处于线路骨架的大约中间位置,在电子线路的两 端依次分别为支撑骨架、吸热体、隔热体、插件,支撑骨架与电子线路紧密接 触,吸热体、隔热体、插件可拆卸的固定在支撑骨架上,并且支撑骨架、吸热 体、隔热体与保温壳体的内壁密封接触。
所述真空腔室的内表面抛光处理,以减少热辐射效应,腔室内还缠绕很薄的 隔热层,隔热层采用非金属材料缠绕制作,用以减少外部进入热量的直接传递。 本实用新型工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测井仪器的保温结构采用真空隔热技术,利用真空腔室和隔热体构成封闭空间,将屯子线路与外界高温环境隔绝, 并配有高效吸热材料制成的吸热体,为井下测量电子线路隔断高温环境,保证 仪器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正常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保温结构与承压结构 的一体化设计,从线路的拆卸使用和维修上与常规仪器外壳几乎没有差别,仪 器电源部分和相关线路均可放置在保温结构内部,方便耐用。


图l是本实用新型测井仪器的保温结构示意图。 1、保温壳体,2、真空腔室,3、测井仪器的电子线路部分(被保温部分),
4、支撑骨架,5、吸热体,6、隔热体,7、插头,8、插座,9、真空腔室内的
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测井仪器的保温结构由圆柱形保温壳体(1)和位于壳体内胆中的线路骨架 两部分组成,所述圆柱形保温壳体(1)由承压壳体外壁和保温体内壁两部分组
成,承压壳体外壁是不锈钢材质,耐压指标100MPa。外壁与内壁之间形成封闭
腔体(2);封闭腔体的内表面抛光处理,以减少热辐射效应;为了进一步保温, 封闭腔体内还可缠绕很薄的隔热层,隔热层采用非金属材料缠绕制作,用以减 少外部进入热量的直接传递,同时,还能对封闭腔体在局部起到支撑作用。整 个封闭腔体采用真空工艺,以减少空气对流所产生的热量传递。
所述线路骨架由电子线路(3)、沿保温壳体轴截面呈倒"山"字形的支撑骨 架(4)、与支撑骨架形状相配合的吸热体(5)、与吸热体形状相配合的隔热体(6)、 插件(7、 8)组成,其中吸热体的结构为内部是封闭空腔的柱状,金属材质, 腔体内部充满金属吸热剂,用以吸收从外部进入的残余热量和电子元器件自身 发出的热量;隔热体(6)的结构为内部是封闭空腔的柱状,由非金属材料制作, 内部填充石棉或其他隔热材料,以减少两个端面的直接热量传递;插件即插头 (7)、插座(8),采用31芯接插件标准结构,这样可以满足电子线路部分(被保温的部分)与其它仪器的电信号连接;电子线路(3)处于线路骨架的大约中 间位置,在电子线路(3)的两端依次分别为支撑骨架(4)、吸热体(5)、隔
热体(6)、插件(7、 8),支撑骨架(4)对称分布于电子线路(3)的两端并 与电子线路的两端面紧密接触,吸热体(5)、隔热体(6)、插件(7、 8)依 次可拆卸的固定在支撑骨架(4)的横梁上,通常采用螺钉固定,并且支撑骨架 (4)、吸热体(5)、隔热体(6)与保温壳体(1)的内壁间隙较小,同时采 用高温橡胶圈密封,以避免空气对流引起热量传递。
采用上述保温结构的结果是保温壳体外面的热量不论是从柱面方向还是从 端面方向都很难传递到需要保温的电子线路部分,从而保证测井仪器可以在正 常的环境下长时间稳定的工作。
该结构的具体尺寸可以根据测井仪器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例如长度 和外部直径尺寸等。因为测井仪器电子线路部分的安装和拆卸方式与常规标准 31芯电气接口的电子线路相同,所以可配接多种测井仪器。
我们目前研制的测井仪器的保温结构的内部使用空间及相关测试数据如

内部直径69mm; 内部使用长度llOOrmn; 使用容积4113208mm3 (约4.11升)
在室温条件下,测量结构内部(无电子线路)初始温度,然后放入烘箱加 温到175度,恒温一小时三十分钟,冉次测量结构内部的温度,计算温度上升 数据。
保温结构内部初始温度21°C 保温结构内部最终温度48 °C 保温结构内部温度上升27°C
实验结论以上实验数据表明,测井仪器的保温结构能够有效的控制测井 仪器的电子线路在高温条件下的温度上升,使电子线路能够在相对较稳定的环
境温度下正常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测井仪器的保温结构,由圆柱形保温壳体(1)和位于保温壳体内胆中的线路骨架两部分组成,所述圆柱形保温壳体(1)由承压壳体外壁和保温体内壁两部分组成,外壁与内壁之间是真空腔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骨架由电子线路(3)、沿保温壳体轴截面呈倒“山”字形的支撑骨架(4)、与支撑骨架形状相配合的吸热体(5)、与吸热体形状相配合的隔热体(6)及插件(7、8)组成,其中吸热体(5)的外形是圆柱状,内部是充满吸热剂的封闭腔体,隔热体(6)的内部是填充隔热材料的封闭腔体,电子线路(3)处于线路骨架的大约中间位置,在电子线路(3)的两端依次分别为支撑骨架(4)、吸热体(5)、隔热体(6)、插件(7、8),支撑骨架(4)与电子线路(3)紧密接触,吸热体(5)、隔热体(6)、插件(7、8)可拆卸的固定在支撑骨架(4)上,并且支撑骨架(4)、吸热体(5)、隔热体(6)与保温壳体(1)的内壁密封接触。
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测井仪器的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腔室 (2)的内表面抛光处理。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井仪器的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真空腔室 (2)内缠绕隔热层(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井仪器的保温结构,具体的是测井仪器的电子线路部分安置于保温壳体形成的内胆中,保温壳体的结构如同保温瓶的内胆结构,可以有效阻隔外界的温度传递,电子线路的两端使用吸热及隔热材料将端面方向的热量隔断、吸收,最大限度的保证电子线路不受外界高温的影响,从而保证测井仪器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正常的工作。
文档编号E21B47/01GK201141298SQ20072019551
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日
发明者刘文策, 张光洲, 佐 李, 段亚静, 温冬云, 范秋升 申请人:大庆石油管理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