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抽油杆扶正刮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9286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井抽油杆扶正刮蜡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机械采油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机械采油的油井中,使用最多的是往复式抽油机,它是通过抽油杆
带动井下的往复泵进行采油的,抽油杆安装在油管中,油管的内径一般是62 毫米,长度往往有1千米到2千多米,因此抽油杆在油管中作往复运动时,往 往会发生弯曲,和油管内壁发生摩擦,使抽油管产生磨损。为了防止油管磨损, 要在抽油管上安装尼龙类材料制作的扶正器,扶正器是由两片扶正板相互插合 在一起构成的,由凸起和卡槽卡在一起,它具有四条纵向的棱,在棱之间形成 四条纵向的直槽,棱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抽油管弯曲和油管壁发生摩擦, 避免油管磨损,原油从四条纵向的槽中流过,被抽到地面上来。这种扶正器可 以起到扶正的作用,减少油管磨损。但是,在原油中一般还含有蜡,这种蜡在 温度较低时就会从原油中析出,粘附在油管壁上,时间长了,粘附的蜡质越来 越多,就会影响油井出油。使用上述扶正器,在其四条纵向的直槽处仍会集结 蜡,集结的多了,也会影响原油流通。为了清除油管中的蜡,在油田上需要采 取各种不同的措施,如在抽油杆上安装刮蜡器,或向油井中加注化学除蜡剂, 也有采取蒸汽或热水清蜡的,这就需要车载式加热炉和水罐车,采用这些方法 往往动用的设备多,费工费时,加大了原油生产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井抽油杆扶正刮蜡器,利用它既可以扶正 抽油杆,减少油管磨损,又可以将油管中的蜡清除掉,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油井抽油杆扶正刮蜡器, 由相同的两片扶正板相互插合在一起组成,在扶正板上具有纵向的脊柱、插条 和插槽,在扶正板的内侧具有纵向的凹槽,凹槽内具有横向的棱,其特殊之处 是,扶正板的外侧一端是光滑的圆弧形端头,另一端具有一条脊柱,脊柱和端头连接在一起,在插条的左端具有台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将两片扶正板相互插合在一起安装在抽油杆 上,其间距小于抽油泵的冲程,由于每片扶正板的外侧一端的端头是大于半个 圆的光滑的圆弧形,其半径稍小于油管的内径,当他们随抽油杆上下往复运动 时,可以将积聚在油管内壁上的蜡刮掉,使油管保持畅通,可延长油井生产周 期,减少油井作业周期。由于在扶正板上具有脊柱,它和扶正板圆弧形端头一 起可以确保抽油杆处于油管中心位置,防止油管弯曲,避免抽油杆和油管内壁 摩檫,避免油管磨损。该装置体积小,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减少施工车辆 和人员,减少原油生产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片扶正板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后视图。
图4是图3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尼龙材料制作本实用新型的扶正板,扶正板左侧的外表面是光滑的圆 弧形端头1,扶正板右侧具有一条纵向的脊柱4,脊柱4和端头1连接在一起。 扶正板上还有两条插条3及插槽5,在插条3的左端具有一台阶2,在扶正板1 的内侧具有纵向的圆弧形凹槽7,凹槽7内具有横向的棱6。通过两条插条3 和插槽5将两片扶正板相互结合在一起,由凸起和卡槽卡在一起,形成抽油杆 扶正刮蜡器,由于在插条3的左端具有台阶2,使两片扶正板的端头1的端面 之间可形成槽孔。通过凹槽7内的棱6将扶正器紧紧固定安装在抽油杆上,使 它们每个之间的间距小于油泵的冲程。结合在一起的两片扶正板,它们脊柱两 侧的空间通过槽孔相连通,形成原油上下流通的通道,可以使原油通过。当抽 油杆带动本装置在油管内上下运动时,可以使抽油杆居中在油管内,防止抽油 杆发生弯曲后和油管内壁接触发生摩擦,同时可将粘附在油管内壁上的蜡清除 掉,保证油管畅通。
权利要求一种油井抽油杆扶正刮蜡器,由相同的两片扶正板相互插合在一起组成,在扶正板上具有纵向的脊柱(4)、插条(3)和插槽(5),在扶正板的内侧具有纵向的凹槽(7),凹槽(7)内具有横向的棱(6),其特征是,扶正板的外侧一端是光滑的圆弧形端头(1),另一端具有一条脊柱(4),脊柱(4)和端头(1)连接在一起,在插条的左端具有台阶(2)。
专利摘要油井抽油杆扶正刮蜡器,涉及一种油田机械采油的辅助装置。其特征主要是由相同的两片扶正板相互插合在一起组成,扶正板的一端外侧是光滑的圆弧形端头,另一端具有一条脊柱,脊柱和端头相连接,在插板上具有台阶,端头的端面之间可形成一槽孔。其有益效果是,当他们随抽油杆上下往复运动时,可以将积聚在油管内壁上的蜡刮掉,使油管保持畅通,可延长油井生产周期,减少油井作业周期。扶正板上的脊柱和圆弧形端头一起可以确保抽油杆处于油管中心位置,防止油管弯曲,避免抽油杆和油管摩擦,避免油管磨损。该装置体积小,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减少原油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E21B17/00GK201318134SQ20082018964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3日
发明者丛洪义 申请人:丛洪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