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汛抢险仿生螺旋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601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汛抢险仿生螺旋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汛抢险装备,特别涉及一种防汛抢险仿生螺旋桩。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量的防汛抢险、流域治理方法和措施中,沉桩作业是必不 可少的。防汛抢险沉桩作业一直沿用先人遗留下来的方法,即采用油锤或 铁手硪,靠人力击打木桩进行。这种作业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沉桩速度 慢、人力资源浪费严重,而且,所用木桩存在易腐朽、易虫蛀、耗费木材 和反复利用性差等缺点,给防汛物资的储存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与 保护森林、维护生态环境的国策也相悖。近年来,国内虽然研制出多种防 汛抢险打桩机,在防汛抢险"打"桩机械化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但由于对 防汛抢险沉桩理论和方法缺乏深入的研究,还不能形成可以解决防汛抢险 机械化沉桩问题的成熟技术,况且,"打"桩方式会产生的巨大振动,这极 容易引起诸如堤坝滑坡、坍塌和裂缝等次生灾害。
目前的防汛抢险用桩为小型木质直桩,尺寸为直径0.09 0.15米、长 度1 1.5米,桩头为锥状。
桩及其沉桩设备要满足防汛抢险的特殊要求,就必须具备重量轻、机 动灵活和便携的特点,因此,防汛抢险用桩若只带螺旋桩是不够的,因为 要把螺旋桩"拧"入地下需要很大的动力,势必造成沉桩设备庞大、沉重, 满足不了防汛抢险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 单、合理,能有效实现脱土降阻作用,并能有效满足防汛抢险要求的防汛 抢险仿生螺旋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汛抢险仿生螺旋 桩,包括桩头和桩体,所述桩头为锥状体,所述桩体为圆柱体,在桩头和桩体外周围固定围绕螺旋叶片,所述桩体上端设有销子;所述螺旋叶片和 桩头外表面呈现仿生曲面状结构。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仿生曲面状结构为凸包曲面状结构 或类正弦曲面状结构。
所述螺旋叶片外表面的仿生曲面状结构为凸包曲面状结构。
所述螺旋叶片外表面的仿生曲面状结构也可为类正弦曲面状结构,类 正弦曲面状结构上的沟槽方向沿桩体的径向。
所述桩头外表面的仿生曲面状结构为凸包曲面状结构。
所述桩体为一空心圆柱体。
所述销子沿桩体径向放置,并穿过桩体,固定在桩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原理是本防汛抢险仿生螺旋桩的桩体和桩头的外 表面呈现仿生曲面状结构,具有土壤昆虫的体表特征,由于土壤昆虫体表 微曲面具有减粘减阻的作用,因此,本螺旋桩在使用时即可有效地减小沉 桩时的动力消耗,从而降低了沉桩机的重量。通过正向转动螺旋桩,即可 实现沉桩作业;通过反向转动螺旋桩,就能进行起桩作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 从施工上讲,本螺旋桩桩头和螺旋叶片的仿生表面能有效地起 到脱土降阻作用,降低了动力消耗,便于实现沉桩设备的便携化;只要沉 桩设备反转,即可将仿生螺旋桩"拧"出,这为仿生螺旋桩的反复利用创造 了条件;原动机的输出通常都是旋转输出,将旋转输出动力直接用于螺旋 沉桩,要比将旋转动力转换为直线作用动力(用于锤击式和静压式沉桩) 输出效率高,结构简单。
(2) 从环保意义上讲,采用仿生螺旋桩,节省了木材,避免了伐木 毁林造木桩引起的危害。
(3) 本螺旋桩通过销子传递动力,实现沉桩和起桩作业,这种沉桩 和起桩作业震动和噪声小,避免了强烈振动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也可避 免了次生灾害的发生。
(4) 本螺旋桩的形状整齐划一,便于大批量生产和制造。


图1是本实用新型螺旋桩的具体结构图。
图中l.销子2.桩体3.类正弦曲面状结构4.凸包曲面状结构5.桩头6.螺旋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防汛抢险仿生螺旋桩的一种具体结构图,由图 1可见,本防汛抢险仿生螺旋桩包括桩体2和桩头5,所述桩头5为椎体 状,桩体2为一空心圆柱体,在桩头5和桩体2外周围均固定围绕有螺旋 叶片6,所述螺旋叶片6和桩头5外表面呈现仿生曲面状结构。
仿生曲面状结构为凸包曲面状结构或类正弦曲面状结构。螺旋叶片6 外表面采用类正弦曲面状结构3,类正弦曲面状结构上设有沟槽,沟槽方 向为沿桩体的径向;桩头5的外表面采用凸包曲面状结构4。
桩体2上顶端设有销子1,销子1沿桩体2径向放置,并穿过桩体2, 固定在桩体上2。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除下述特征外同实施例1:螺旋叶片和桩头的外表面均为凸 包曲面状结构。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 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 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防汛抢险仿生螺旋桩,包括桩头和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头为锥状体,所述桩体为圆柱体,在桩头和桩体外周围固定围绕螺旋叶片,所述桩体上端设有销子;所述螺旋叶片和桩头外表面呈现仿生曲面状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汛抢险仿生螺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 仿生曲面状结构为凸包曲面状结构或类正弦曲面状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汛抢险仿生螺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 螺旋叶片外表面的仿生曲面状结构为凸包曲面状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汛抢险仿生螺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 螺旋叶片外表面的仿生曲面状结构为类正弦曲面状结构,类正弦曲面状结 构的沟槽方向沿桩体的径向。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汛抢险仿生螺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 桩头外表面的仿生曲面状结构为凸包曲面状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防汛抢险仿生螺旋桩,其特征在 于所述桩体为一空心圆柱体。
7、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防汛抢险仿生螺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子沿桩体径向放置,并穿过桩体,固定在桩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汛抢险仿生螺旋桩,包括桩头和桩体,所述桩头为锥状体,所述桩体为圆柱体,在桩头和桩体外周围固定围绕螺旋叶片,所述桩体上顶端设有销子;所述螺旋叶片和桩头外表面呈现仿生曲面状结构。所述仿生曲面状结构为凸包曲面状结构或类正弦曲面状结构。本仿生螺旋桩能有效地起到脱土降阻作用,降低了动力消耗,便于实现沉桩设备的便携化,且能够有效地满足防汛抢险的要求。
文档编号E02D5/56GK201424650SQ20092005613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7日
发明者唐艳芹, 王玉兴 申请人:王玉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