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井藤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20897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气井藤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井加药和测压装置,是一种油气井藤管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上经常因为各种原因而使油气井生产不正常,从而影响它们的正常生产。 例如1、对于非热力开采的稠油油藏,尤其是中深层稠油油藏来说,由于原油的粘度 较高,从井下向上流动时伴随温度下降,其粘度越来越高。当粘滞阻力接近或等于抽油杆自 重时,就会使抽油机工作不正常,严重时中断采油。为此就需要采取降粘措施,可掺化学 剂,或掺其它流体,或加热,或改变生产参数。现有采用的一是用井下电加热工艺降粘,但 原油的粘度越大、井越深需要的电量越大,导致能耗很大,开采成本很高;二是向井下套管 环形空间内直接打入化学剂或其它流体工艺,但由于套管环形空间内有稠油而使掺入物不能 和井内流体充分混合,故起不到其相应的良好作用且降粘效果不好;三是通过空心抽油杆将 化学剂掺入油管内或泵上加入,或泵下加入,其工艺很复杂,需要地面动力泵注入;四是稠 油井的井下流压和静压测试很困难或不能实施测试,对稠油生产动态分析造成资料缺失。
2、 对于稀油抽油井来说,生产中存在井筒结蜡、井下压力测试困难等问题,尤其是深 井问题更严重。而现在采用的一是清蜡工艺主要是化学防蜡和热油清蜡,但由于地层压力降 低,其清蜡液常常向地层漏失严重,不但影响其清蜡效果还对地层产生伤害,同时严重制约 了杆式抽油泵的推广应用;二是井下压力测试工艺主要是通过安装活动式抽油偏心井口,在 油套环空中下入测压仪器对井下压力进行测试,但由于井下油套环空空间狭小、井身倾斜导 致钢丝和仪器经常缠绕在油管上而发生仪器阻卡事故,因其井口必须转动解卡,故不能承受 较高压力的井下作业措施。对于定向斜井和水平井抽油来说更是如此。
3、 对于采气井来说,随着气量的减少和压力的降低,井下积液的排出、井下冰堵物的 解除、清防蜡、以及地层压力的测试等都是生产中要解决的问题。而现在采用的一是井下积 液的排出主要是将化学剂从地面井口加入井内油套环空,从井底尾管进入油管产生泡沫携带 积液排出井筒,进入地面管线,但由于采气井套管压力很高,使加入工艺和操作都是在高压 力下工作,存在不安全、能耗大、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二是井下冰堵物和结蜡的解除主要是 关井恢复温度自然解除,或从井口打入化学剂解除,但往往因为时机把握不好而使油管堵 死,不得不挤压井和修井才能解除;三是高压气井的地层压力测试时常导致掉卡事故发生。综上所述,使用现有技术和工艺在采油井、采气井上解除井下稠油降粘、结垢、结蜡、 腐蚀、测压、压井,或满足油气层的特殊需求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也存在安全隐患。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气井藤管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结构合理而紧 凑、还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油气井藤管装置,包括套管、油 管、双孔法兰、藤管、藤管上接头、藤管下接头和尾管,在套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双孔法 兰,油管在套管内,油管的上端与双孔法兰的大孔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油管的下端固 定安装有尾管,在双孔法兰的小孔内固定安装有藤管上接头,在油管的下部有与油管相通的 藤管下接头,藤管的上端与藤管上接头固定安装在一起,藤管上接头与加药或测压装置连接 在一起并使加药或测压装置与藤管相通,藤管的下端与藤管下接头固定安装在一起并与油管 相通。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技术方案之一藤管下接头上方的油管上安装有抽油泵,双孔法兰的大孔的上端与出油 三通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加药装置包括加药斗、加药罐、控液嘴、流量计和压力表;加 药斗通过管线和阀门与加药罐的上端连接在一起;加药罐的下端通过管线和阀门与控液嘴连 接在一起,控液嘴通过管线与流量计连接在一起,流量计通过阀门和管线与藤管上接头连接 在一起,在流量计与藤管之间的管线上安装有压力表。
上述出油三通可通过阀门与出油管线连接在一起;在出油管线上安装有油水分离器,油 水分离器通过分离水回掺管线与加药罐连接在一起。
技术方案之二藤管下接头上方的油管上安装有抽油泵,双孔法兰的大孔的上端与出油 三通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测压装置包括高压氮气瓶、清蜡注入头和压力表;高压氮气瓶 通过管线和阀门与藤管上接头连接在一起,在管线上安装有压力表,在压力表与高压氮气瓶 之间的管线上连接有与管线相通的清蜡注入头;在尾管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抽油杆,在藤管下 接头的底部连接有与藤管下接头相通的测压藤管,测压藤管固定安装在抽油杆上,测压藤管 的管径小于藤管的管径。
下面是对技术方案之一和技术方案之二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抽油泵与尾管之间可固定安装有单流阀,位于藤管下接头的下方。 技术方案之三双孔法兰的大孔的上端与采气井口固定连接在一起;测压装置包括高压 氮气瓶、加药与压井注入头和压力表;高压氮气瓶通过管线和阀门与藤管上接头连接在一
5起,在管线上安装有压力表,在压力表与高压氮气瓶之间的管线上连接有与管线相通的加药 与压井注入头。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油管上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个的油管卡环,在藤管上套装有藤管护套,在每个油管 卡环的一侧有第一凸台,在第一凸台的上端和下端有销钉孔,在藤管护套上有与第一凸台相 对应的两个第二凸台,两个第二凸台上有与第一凸台的销钉孔相对应的销钉孔,两个第二凸 台之间形成凹槽,第一凸台安装在凹槽内并通过销钉孔和销钉与两个第二凸台固定安装在一 起从而使藤管固定安装在油管上。
上述油管上安装有回音标,藤管的上端与藤管上接头之间安装有密封圈,藤管为不少于 两根的藤管且相邻藤管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油管卡环固定安装在油管之间的接箍 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在井下作业时藤管与油管在一起,可象藤缠树 一样和油管一同下入井内;其作用一是在井下适当的位置使藤管和油管沟通以使化学剂进入 油管并同采出的流体混合以实现其作用;二是通过附加载体下入油层位置,以使化学剂直接 对油气藏发挥作用;三是利用该通道打入惰性气体以实现井下压力的测试。其能在无外加动 力条件下实现自吸加药,又能利用地面条件测试井下压力,因此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还降低了安全隐患,能有效解决井下不易降粘、防垢、防蜡、防腐、排液、压井、测压等问 题。


附图l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l的工艺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工艺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工艺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井口双孔法兰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油管与藤管相连接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附图1中A向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附图2中B向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藤管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l为套管,2为油管,3为双孔法兰,4为藤管,5为藤管上接头, 6为藤管下接头,7为尾管,8为抽油泵,9为出油三通,IO为加药斗,ll为加药罐,12为控液嘴,13为流量计,14为压力表,15为出油管线,16为油水分离器,17为分离水回掺管线, 18为高压氮气瓶,19为清蜡注入头,20为抽油杆,21为测压藤管,22为单流阀,23为采气井口, 24为油管卡环,25为藤管护套,26为第一凸台,27为第二凸台,28为凹槽,29为销钉,30为回 音标,31为密封圈,32为加药与压井注入头,33为油层。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 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至9所示,该油气井藤管装置包括套管l、油管2、双孔法兰3、藤管4、藤管上接 头5、藤管下接头6和尾管7,在套管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双孔法兰3,油管2在套管1内,油管 2的上端与双孔法兰的大孔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油管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尾管7,在双 孔法兰的小孔内固定安装有藤管上接头5,在油管2的下部有与油管2相通的藤管下接头6,藤 管4的上端与藤管上接头5固定安装在一起,藤管上接头5与加药或测压装置连接在一起并使 加药或测压装置与藤管4相通,藤管4的下端与藤管下接头6固定安装在一起并与油管2相通。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油气井藤管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实施例l:如附图1所示,藤管下接头6上方的油管2上安装有抽油泵8,双孔法兰的大孔的 上端与出油三通9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加药装置包括加药斗IO、加药罐ll、控液嘴12、
流量计13和压力表14;加药斗10通过管线和阀门与加药罐11的上端连接在一起;加药罐ll的
下端通过管线和阀门与控液嘴12连接在一起,控液嘴12通过管线与流量计13连接在一起,流 量计13通过阀门和管线与藤管上接头5连接在一起,在流量计13与藤管4之间的管线上安装有 压力表14,这样,在稠油井加药掺液降粘过程中,流量计13、控制嘴12在井内的负压作用下 可以精确而方便地将油井所需要的药量和含水加入抽油泵8下部,和地层来油混合后被采出, 最大限度的发挥药物的降粘作用,降低生产成本;当需要测取沉没度或地层压力时,可在抽 油机生产中,从地面管线接入氮气等惰性气体直至从藤管下接头6进入油管2后的地面气体压 力即为藤管下接头6处的真实压力,通过进一步换算即可知道沉没度或地层压力。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实施例1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所示,出油三通9通过阀门与出油管线15连接在一起;在出油管线15上安装有油 水分离器16,油水分离器16通过分离水回掺管线17与加药罐11连接在一起,这样,油水分离 器16将含有大量化学剂的采出水分离出来,进入加药罐ll,重复使用,可以进一步降低生产 成本。实施例2:如附图2所示,藤管下接头6上方的油管2上安装有抽油泵8,双孔法兰的大孔 的上端与出油三通9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测压装置包括高压氮气瓶18、清蜡注入头19和 压力表14;高压氮气瓶18通过管线和阀门与藤管上接头5连接在一起,在管线上安装有压力 表14,在压力表14与高压氮气瓶18之间的管线上连接有与管线相通的清蜡注入头19;在尾管 7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抽油杆20,在藤管下接头6的底部连接有与藤管下接头6相通的测压藤管 21,测压藤管21固定安装在抽油杆20上,测压藤管21的管径小于藤管4的管径,由于尾管7下 方没有无油管,抽油杆20作测压藤管21的载体,将测压藤管21固定于抽油杆20上可下入到井 内预定位置;这样,在稀油抽油井测压与清蜡工作过程中一是通过地面管线接入氮气等惰性 气体可以连续测取藤管下接头6处的压力,进而计算沉没度,并用该沉没度的实时数据实现 抽油机的智能控制,有油就抽没油就停,达到最大、最真实的节能目标;替代现有的、误差 极大的液面测试工艺。二是可以方便的测取真实的地层压力,当抽油机停止生产关闭井口 时,提高氮气瓶压力,则氮气从藤管下接头6进入测压藤管21直至尾部返出,此时的地面气 体压力即为地层的真实压力。三是当油井内结蜡严重时,可以通过打入高浓度化学剂清蜡, 替代热油清蜡工艺,杜绝热油清蜡对套管的破坏。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实施例l、 2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l、 2所示,油管2与尾管7之间固定安装有单流阀22且位于藤管下接头6的下方, 这样,就能够将杆式抽油泵用于稠油井上,以减少井下作业对油层的污染;此前由于地层漏 失,油管内砂、蜡、粘稠物洗不干净导致杆式泵提出困难。而单流阀22是在需要清洗井时将 高浓度化学液从藤管4以较高排量泵入,单流阀22关闭,将油管内壁清洗干净。压井时将抽 油机停止生产,利用藤管4注入压井液,单流阀22关闭,从油管返出井口时就可实施修井等 作业。
实施例3:如附图3所示,双孔法兰的大孔的上端与采气井口23固定连接在一起;测压装 置包括高压氮气瓶18、加药与压井注入头32和压力表14;高压氮气瓶18通过管线和阀门与藤 管上接头5连接在一起,在管线上安装有压力表14,在压力表14与高压氮气瓶18之间的管线 上连接有与管线相通的加药与压井注入头32,这样,在天然气井加药压井与测压工作过程中 一是可以通过地面管线接入氮气等惰性气体可以连续或间断的测取藤管下接头6处的压力, 亦即真实的地层压力;二是当气井内结蜡、结冰堵物严重时,可以通过打入高浓度化学剂清 蜡解堵;三是能够利用藤管4注入化学剂排出井内积液;四是当气井油管堵死后可以用藤管 灌入压井液,实施修井等作业,以减少对气藏的污染。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油气井藤管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5、 6所示,为了便于油管2与藤管4的连接固定,油管2上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个 的油管卡环24,在藤管4上套装有藤管护套25,在每个油管卡环24的一侧有第一凸台26,在 第一凸台26的上端和下端有销钉孔,在藤管护套25上有与第一凸台26相对应的两个第二凸台 27,两个第二凸台27上有与第一凸台26的销钉孔相对应的销钉孔,两个第二凸台27之间形成 凹槽28,第一凸台26安装在凹槽28内并通过销钉孔和销钉29与两个第二凸台27固定安装在一 起从而使藤管4固定安装在油管2上。
如附图l、 2、 3、 4、 9所示,油管2上安装有回音标30,为了增加密封性,藤管4的上端 与藤管上接头5之间安装有密封圈31,当井深较深时,单根藤管4长度不够时,藤管4为不少 于两根的藤管4,且相邻藤管4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 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权利要求1、一种油气井藤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油管、双孔法兰、藤管、藤管上接头、藤管下接头和尾管,在套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双孔法兰,油管在套管内,油管的上端与双孔法兰的大孔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油管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尾管,在双孔法兰的小孔内固定安装有藤管上接头,在油管的下部有与油管相通的藤管下接头,藤管的上端与藤管上接头固定安装在一起,藤管上接头与加药或测压装置连接在一起并使加药或测压装置与藤管相通,藤管的下端与藤管下接头固定安装在一起并与油管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油气井藤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藤管下接 头上方的油管上安装有抽油泵,双孔法兰的大孔的上端与出油三通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加药装置包括加药斗、加药罐、控液嘴、流量计和压力表;加药斗通过管线和阀门与加药罐 的上端连接在一起;加药罐的下端通过管线和阀门与控液嘴连接在一起,控液嘴通过管线与 流量计连接在一起,流量计通过阀门和管线与藤管上接头连接在一起,在流量计与藤管之间 的管线上安装有压力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井藤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油三通 通过阀门与出油管线连接在一起;在出油管线上安装有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器通过分离水 回掺管线与加药罐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油气井藤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藤管下接 头上方的油管上安装有抽油泵,双孔法兰的大孔的上端与出油三通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测压装置包括高压氮气瓶、清蜡注入头和压力表;高压氮气瓶通过管线和阀门与藤管上接头 连接在一起,在管线上安装有压力表,在压力表与高压氮气瓶之间的管线上连接有与管线相 通的清蜡注入头;在尾管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抽油杆,在藤管下接头的底部连接有与藤管下接 头相通的测压藤管,测压藤管固定安装在抽油杆上,测压藤管的管径小于藤管的管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油气井藤管装置,其特征在于 油管与尾管之间固定安装有单流阀且位于藤管下接头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油气井藤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双孔法兰的大孔的上端与采气井口固定连接在一起;测压装置包括高压氮气瓶、加药与压井注入头和 压力表;高压氮气瓶通过管线和阀门与藤管上接头连接在一起,在管线上安装有压力表,在 压力表与高压氮气瓶之间的管线上连接有与管线相通的加药与压井注入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气井藤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油管上固 定安装有不少于一个的油管卡环,在藤管上套装有藤管护套,在每个油管卡环的一侧有第一 凸台,在第一凸台的上端和下端有销钉孔,在藤管护套上有与第一凸台相对应的两个第二凸 台,两个第二凸台上有与第一凸台的销钉孔相对应的销钉孔,两个第二凸台之间形成凹槽, 第一凸台安装在凹槽内并通过销钉孔和销钉与两个第二凸台固定安装在一起从而使藤管固定 安装在油管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气井藤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油管上固 定安装有不少于一个的油管卡环,在藤管上套装有藤管护套,在每个油管卡环的一侧有第一 凸台,在第一凸台的上端和下端有销钉孔,在藤管护套上有与第一凸台相对应的两个第二凸 台,两个第二凸台上有与第一凸台的销钉孔相对应的销钉孔,两个第二凸台之间形成凹槽, 第一凸台安装在凹槽内并通过销钉孔和销钉与两个第二凸台固定安装在一起从而使藤管固定 安装在油管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气井藤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油管上安 装有回音标,藤管的上端与藤管上接头之间安装有密封圈,藤管为不少于两根的藤管且相邻 藤管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油管卡环固定安装在油管之间的接箍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气井藤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油管上 安装有回音标,藤管的上端与藤管上接头之间安装有密封圈,藤管为不少于两根的藤管且相 邻藤管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油管卡环固定安装在油管之间的接箍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井加药和测压装置,是一种油气井藤管装置,其包括套管、油管、双孔法兰、藤管、藤管上接头、藤管下接头和尾管,在套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双孔法兰,油管在套管内。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在井下作业时藤管与油管在一起,象藤缠树一样和油管一同下入井内;其作用一是在井下适当的位置使藤管和油管沟通以使化学剂进入油管并同采出的流体混合以实现其作用;二是通过附加载体下入油层位置,以使化学剂直接对油气藏发挥作用;三是利用该通道打入惰性气体以实现井下压力的测试。其能在无外加动力条件下实现自吸加药,又能利用地面条件测试井下压力,因此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E21B43/22GK201433747SQ200920303680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6日
发明者张学海, 陈玉年 申请人:张学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