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搅拌式清淤机及其清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0584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搅拌式清淤机及其清淤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清淤设备领域,特指一种清淤机及其清淤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清淤的设备主要两种一种是分体式水力清淤机,适用中小型清淤设备; 另一种是清淤船,属于大中型清淤设备。水力清淤机是由岸边清水离心泵和水中带浮筒泥浆泵组成。岸边清水泵作用是用 水力冲洗搅拌清淤现场,使泥浆泵吸入口边的淤泥成悬浮状态,以便泥浆泵将泥浆水抽走 (浓度< 30% )。其不足之处如下(1)水力清淤设备为分体式,由2组泵(泥浆泵+清水 泵)、2套管道(泥浆管道+冲洗搅拌管道)组成,其中清水泵的冲洗搅拌管需要人工手持 操作,劳动强度大。(2)人工水力冲洗搅拌效果没有机械搅拌效果好。由于泥浆泵随清淤 作业完成情况,需从岸边向水塘或库的中心地带移动,而清水泵通常设置在岸边,由人工作 业。当泥浆泵远离岸边时,人工水力冲洗搅拌距离泥浆泵太远,就达不到水力冲洗搅拌的作 用。泥浆泵对输送泥浆的浓度要求为<30%,由于清水泵的冲洗搅拌管为人工手持操作,因 此水力冲洗搅拌效果受人工作业质量的影响,泥浆浓度波动大,一股浓度只有20%,清淤效 率不高。当清淤现场水位较深O 1. Om)时,水力冲洗搅拌作用不佳。因此,采用分体式清 淤设备清淤之前,需将水塘或库的水基本放干,才能实现有效清淤。(3)水力清淤设备由泥 浆泵与清水泵2组泵组成,功率大,不节省能源。(4)水力冲洗搅拌需要水源、浪费水资源。清淤船设备是由在船上安装泥浆泵和独立安装一台机械搅拌器组成。机械搅拌器 安装在泥浆泵吸口附近,当机械搅拌器工作时把泵吸口淤泥成悬浮状态,再由泥浆泵将泥 浆抽出(浓度可达30%)。存在问题(1)泥浆泵与搅拌器都自带电机,自重大,需安装在 清淤船上,不方便灵活移动使用,不利于小型化,只适用于大型清淤现场。(2)能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 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移动灵活、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清淤效果好的自搅 拌式清淤机及其清淤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自搅拌式清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污泵组件、搅拌组件以及浮筒,所述排 污泵组件的上端连接于浮筒上,所述排污泵组件的底端与搅拌组件相连。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污泵组件包括驱动部件、泵体、连接管部件以及排污软管,所述驱动部件位 于连接管部件的顶端,所述泵体位于连接管部件的底部,所述泵体的出口端与排污软管相 连通,所述搅拌组件位于泵体的下方。所述连接管部件套设于浮筒的中部,所述连接管部件上套设有安装板,所述浮筒 与安装板之间设有一根以上的连接条。[0011]所述连接管部件由一根以上可拆卸短管依次相连而成。所述浮筒的外侧壁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吊钩。所述浮筒的外侧壁上设有挡水板。所述排污泵组件与搅拌组件联动。所述搅拌组件位于排污泵组件的入口端。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清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自搅拌式清淤机 以及一个以上的沉淀池,所述排污泵组件的出口端通过排污软管分别与一个以上的沉淀池 相连通,所述沉淀池侧壁的上部设有清水溢流水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移动灵活、便于操作使用,特别适用于中小清淤现 场。(2)、本实用新型将搅拌组件与排污泵组件连成一个整体,且共用一台驱动部件, 节省能源约50%,并省去岸边清水泵和冲洗管,不需要清水水源,节约了水资源和节约了清 水水源配套设备的费用。(3)、本实用新型搅拌组件设置于在排污泵组件的吸口处,搅拌效果极佳,与排污 泵组件的配合非常到位,清淤效果好。(4)、本实用新型利用浮筒将排污泵附件浮设于水面以上,适应于在水面以下的清 淤作业,因此无需排放淤泥上的清水即可实施清淤作业,可适应在不同水深条件下实施清 淤作业。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搅拌式清淤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清淤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淤泥层;2、排污泵组件;201、驱动部件;202、泵体;203、连接管部件;204、排污 软管;205、安装板;206、连接条;207、可拆卸短管;3、搅拌组件;4、浮筒;401、吊钩;402、挡 水板;5、沉淀池;501、清水溢流水管;6、清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搅拌式清淤机,包括排污泵组件2、搅拌组件3以及浮 筒4,排污泵组件2的上端连接于浮筒4上,排污泵组件2的底端与搅拌组件3相连。浮筒 4为圆形环状浮筒,清淤现场不需放干上部的清水,通过浮筒4的作用,可以使排污泵组件2 浮在淤泥层1上部的水面上实施清淤作业。本实施例中,排污泵组件2包括驱动部件201、泵体202、连接管部件203以及排污 软管204,驱动部件201采用电动机,驱动部件201位于连接管部件203的顶端,泵体202位 于连接管部件203的底部,泵体202的出口端与排污软管204相连通,搅拌组件3位于泵体 202的下方。排污泵组件2与搅拌组件3联动,共用一台驱动部件201和一个传动轴,搅拌 组件3位于排污泵组件2的入口端(泥浆吸入口处),即当排污泵组件2启动时,搅拌组件3的搅拌叶片也转动,开始工作。本实施例中,连接管部件203套设于浮筒4的中部,连接管部件203上套设有安装 板205,浮筒4与安装板205之间设有一根以上均勻分布的连接条206。连接条206采用钢 条,用于浮筒4与排污泵组件2之间的固定连接,还可减少整机的自重。本实施例中,连接管部件203由一根以上可拆卸短管207依次相连而成,清淤作业 时,由于泵体202的泥浆吸入口需插入淤泥层1中,利用多根可拆卸短管207的组合,就可 以得到不同长度的连接管部件203,使本实用新型适应不同水深的清淤条件。由上可知,本 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清淤现场的实际水深来组合不同长度尺寸、不同数量的可拆卸短管207, 更换可拆卸短管207的同时,应选择合适长短的传动轴来适应不同工况。本实施例中,浮筒4的外侧壁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吊钩401,可以通过吊钩401在清 淤现场进行水平拖动,提高整机移动的灵活性。浮筒4的外侧壁上设有挡水板402,该挡水 板402用来防止水和泥浆接触电动机,同时起圆环形浮筒4下边连接平衡和增大浮力的作 用。工作时,将本实用新型的清淤机放置于清淤现场,通过浮筒4产生的浮力,使排污 泵组件2浮在淤泥层1上部的水面上,排污泵组件2上泵体202的泥浆吸入口处插入淤泥 层1中。启动排污泵组件2,搅拌组件3同时启动,将淤泥搅起来,使泥浆吸入口处的泥浆成 悬浮状态,吸入到泵体202中,并通过排污软管204排出。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清淤系统,包括上述自搅拌式清淤机以及一个以上的 沉淀池5,排污泵组件2的出口端通过排污软管204与一个以上的沉淀池5分别连通,沉淀 池5侧壁的上部设有清水溢流水管501。沉淀池5起到“自沉淀”的作用,用于储存通过排 污泵组件2排出的带淤泥污水,淤泥将会在自重的作用下沉淀到沉淀池5的底部,而沉淀池 5的上部则为清水层6。通过清水溢流水管501,清水层6的清水将会从沉淀池5中排回到 清淤现场,重复利用,防止淤泥浓度太大。如果为两个以上的沉淀池5时,可交替使用,保证 污水的澄清度,使淤泥尽可能地全部沉淀,从而实现泥、水分离的目的,这样最终溢流到清 淤现场中的全部是清水。沉淀池5可以是简易的平流式沉淀池,在地面挖一个有一定深度 的较大的坑即可。当清淤现场(水塘)中水位较浅时,采用排污泵组件2中较短的连接管 部件203,使泥浆吸入口接触淤泥层1(参见图2中的左边)。当清淤现场(水塘)中水位 较深时,采用排污泵组件2中较长的连接管部件203,同样使泥浆吸入口接触淤泥层1 (参见 图2中的右边)。这样通过加长或缩短连接管部件203的长度,能够使泥浆吸入口始终接触 到淤泥层1,使被抽出泥浆的浓度提高(达到30% ),从而达到清淤的最佳效果。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 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 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 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自搅拌式清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污泵组件(2)、搅拌组件(3)以及浮筒(4),所述排污泵组件(2)的上端连接于浮筒(4)上,所述排污泵组件(2)的底端与搅拌组件(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搅拌式清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泵组件(2)包括驱 动部件(201)、泵体(202)、连接管部件(203)以及排污软管(204),所述驱动部件(201) 位于连接管部件(203)的顶端,所述泵体(202)位于连接管部件(203)的底部,所述泵体 (202)的出口端与排污软管(204)相连通,所述搅拌组件(3)位于泵体(202)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搅拌式清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部件(203)套设 于浮筒(4)的中部,所述连接管部件(203)上套设有安装板(205),所述浮筒(4)与安装板 (205)之间设有一根以上的连接条(20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搅拌式清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部件(203)由一 根以上可拆卸短管(207)依次相连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自搅拌式清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4)的 外侧壁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吊钩(40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自搅拌式清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4)的 外侧壁上设有挡水板(40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自搅拌式清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 (3)位于排污泵组件⑵的入口端。
8.—种清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的自搅拌式清淤机以及 一个以上的沉淀池(5),所述排污泵组件(2)的出口端通过排污软管(204)与一个以上的沉 淀池(5)分别连通,所述每个沉淀池(5)侧壁的上部均设有清水溢流水管(50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搅拌式清淤机及其清淤系统,自搅拌式清淤机包括排污泵组件、搅拌组件以及浮筒,所述排污泵组件的上端连接于浮筒上,所述排污泵组件的底端与搅拌组件相连。清淤系统包括上述自搅拌式清淤机以及沉淀池,所述排污泵组件的出口端通过排污软管与一个以上的沉淀池相连通,所述沉淀池侧壁的上部设有清水溢流水管。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移动灵活、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清淤效果好的自搅拌式清淤机及其清淤系统。
文档编号E02F5/28GK201722723SQ20102019037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4日
发明者周成湘 申请人: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