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体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5341901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土体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体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一些软土地区,如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江、沿海、沿河的沈阳、天津、上海、广州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土地是松软的,在建筑物的基础施工中,需要在开挖基坑之前制作挡土墙。由于松散的砂层及淤泥质软土,常规锚杆在软土层如同豆腐块中插针一般无法应用,造成含水量丰富的砂砾石层钻进成孔难、锚杆的锚筋很难插入,只有被动的采用造价高、工期长、对城市有泥浆污染的混凝土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的支护结构方式来进行施工, 这种施工方法工序复杂,时间长,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土体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它用旋喷搅拌锚杆取替内支撑,实现了钻进、注浆、下锚筋一次完成,锚杆直径大、锚拉力高,又解决了常规锚杆在松散砂层淤泥软土层无法施工的难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体支护结构,所述土体支护结构包括成排的多根刚性劲型桩,所述刚性劲型桩上安装有旋喷搅拌锚杆。所述刚性劲型桩为混凝土钻孔桩、工字钢桩、钢板桩或木桩。所述旋喷搅拌锚杆为高压注浆旋喷形成的、注浆搅拌形成的锚杆。所述旋喷搅拌锚杆中设置有加强筋。所述旋喷搅拌锚杆中的加强筋筋为钢筋、钢线或钢管。所述旋喷搅拌锚杆注浆材料是水泥浆液。所述刚性劲型桩顶部设置有压顶梁,刚性劲型桩中部设置有腰梁,所述旋喷搅拌锚杆同压顶梁及腰梁连接锁定。所述刚性劲型桩安装于地面和坑底之间。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土体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在地面和坑底之间安装刚性劲型桩,刚性劲型桩顶部设置有压顶梁,刚性劲型桩中部设置有腰梁;2)、在压顶梁和腰梁上,通过高压注浆旋喷、注浆搅拌形成旋喷搅拌锚杆,所述旋喷搅拌锚杆同压顶梁及腰梁连接锁定,旋喷搅拌锚杆中设置有加强筋。本发明用旋喷搅拌锚杆取替内支撑,因旋喷搅拌锚杆施工时不需要先护壁钻进反循环往复成孔、在成孔小径洞中插筋、在下注浆管灌注砂浆等复杂又不安全的工艺,本发明实现了钻进、注浆、下锚筋一次完成,锚杆直径大、锚拉力高,又解决了常规锚杆在松散砂层淤泥软土层无法施工的难题。本专利大直径锚杆取代内支撑所需的大量立柱及横梁,坑内空旷、可节省大量的材料和工期,施工方法简单、造价低、工期快、污染少,给后期土方挖运及地下室结构施工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和方便。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例的基坑挡土墙的剖面图。图中,1、地面;2、刚性劲型桩;3、桩身上有旋喷搅拌锚杆;4、压顶梁;5、腰梁;6、坑底,;7、加强筋。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土体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在地面和坑底之间安装刚性劲型桩,刚性劲型桩顶部设置有压顶梁,刚性劲型桩中部设置有腰梁;2)、在压顶梁和腰梁上,通过高压注浆旋喷、注浆搅拌形成旋喷搅拌锚杆,所述旋喷搅拌锚杆同压顶梁及腰梁连接锁定,旋喷搅拌锚杆中设置有加强筋。通过上述施工方法,形成如图1所示的基坑挡土墙。在地面1和坑底6之间有成排的多根刚性劲型桩2,所述刚性劲型桩上安装有旋喷搅拌锚杆3。所述刚性劲型桩为混凝土钻孔桩、工字钢桩、钢板桩或木桩。所述旋喷搅拌锚杆为高压注浆旋喷形成的、注浆搅拌形成的锚杆。所述旋喷搅拌锚杆中设置有加强筋7。所述旋喷搅拌锚杆中的加强筋筋为钢筋、钢线或钢管。所述旋喷搅拌锚杆注浆材料是水泥浆液。所述刚性劲型桩顶部设置有压顶梁4,刚性劲型桩中部设置有腰梁5,所述旋喷搅拌锚杆同压顶梁及腰梁连接锁定。所述刚性劲型桩安装于地面和坑底之间,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土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体支护结构包括成排的多根刚性劲型桩, 所述刚性劲型桩上安装有旋喷搅拌锚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劲型桩为混凝土钻孔桩、 工字钢桩、钢板桩或木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喷搅拌锚杆为高压注浆旋喷形成的、注浆搅拌形成的锚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喷搅拌锚杆中设置有加强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喷搅拌锚杆中的加强筋筋为钢筋、钢线或钢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土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喷搅拌锚杆注浆材料是水泥浆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土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劲型桩顶部设置有压顶梁,刚性劲型桩中部设置有腰梁,所述旋喷搅拌锚杆同压顶梁及腰梁连接锁定。
8.如权利要求1-7之任一所述的土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劲型桩安装于地面和坑底之间。
9.土体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在地面和坑底之间安装刚性劲型桩,刚性劲型桩顶部设置有压顶梁,刚性劲型桩中部设置有腰梁;2)、在压顶梁和腰梁上,通过高压注浆旋喷、注浆搅拌形成旋喷搅拌锚杆,所述旋喷搅拌锚杆同压顶梁及腰梁连接锁定,旋喷搅拌锚杆中设置有加强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体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结构包括成排的多根刚性劲型桩,所述刚性劲型桩上安装有旋喷搅拌锚杆。方法为在地面和坑底之间安装刚性劲型桩,刚性劲型桩顶部设置有压顶梁,刚性劲型桩中部设置有腰梁;在压顶梁和腰梁上,通过高压注浆旋喷、注浆搅拌形成旋喷搅拌锚杆,所述旋喷搅拌锚杆同压顶梁及腰梁连接锁定,旋喷搅拌锚杆中设置有加强筋。本发明用旋喷搅拌锚杆取替内支撑,实现了钻进、注浆、下锚筋一次完成,锚杆直径大、锚拉力高,又解决了常规锚杆在松散砂层淤泥软土层无法施工的难题。
文档编号E02D17/04GK102505698SQ20111030723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2日
发明者李宪奎 申请人:李宪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