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1154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壁墙体模块,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和优化结构的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经有多种构筑方便的井壁墙体模块。中国专利文献CN1206429C公开了一种井壁墙体模块,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混凝土模块式排水检查井》(图集编号为 05SS522)也公开了一种井壁墙体模块。这些模块包括同轴圆弧形的前壁板和后壁板、位于前述前壁板和后壁板之间并连接前述前壁板和后壁板的两个连接壁板,前壁板、后壁板以及两个连接壁板之间形成一个贯通的通孔,两个连接壁板分别与前壁板和后壁板的端部形成两个半孔,当两块井壁墙体模块连接在一起时,相邻井壁墙体模块端部的半孔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拼接孔。前述井壁墙体模块在成型、搬运和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端裂、损坏或者变形。由于在前壁板和后壁板之间只有两个连接壁板连接和支撑,当两个连接壁板之间的距离过小时,构成半孔的前壁板和后壁板的端部因过长而十分单薄,在成型、搬运和施工过程中容易导致前壁板和后壁板的端部发生断裂、损坏或者变形;当两个连接壁板之间的距离过大时, 构成通孔的前壁板和后壁板的中间部分因过长而十分单薄,在成型、搬运和施工过程中容易导致前壁板和后壁板的中部发生断裂、损坏或者变形。尤其当为了降低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降低钢筋的埋设深度)和降低模块重量,而使前壁板、后壁板和连接壁板的厚度缩减时,更容易导致前壁板和后壁板在成型、搬运和施工过程中发生断裂、损伤或者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改进和优化井壁墙体模块的结构,提供一种在成型、 搬运和施工过程中能够避免前壁板和后壁板断裂、损伤或者变形的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 同时采用该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构筑井壁墙体时,利用该井壁墙体模块能够码放成横孔相通、纵孔相贯的墙体框架,浇注在墙体框架内部的混凝土能够形成网状的混凝土填充体,提高墙体强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包括一个前壁板、一个后壁板和两个连接壁板,所述前壁板和后壁板的中心面为同轴圆柱形弧面,所述两个连接壁板位于所述前壁板和后壁板之间并且连接所述前壁板和后壁板,所述两个连接壁板之间具有一个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分别与所述前壁板和后壁板连接在一起。所述中隔板的厚度小于所述连接壁板的厚度。所述中隔板上靠近其与前壁板和后壁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断裂槽。所述连接壁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凹入其下表面的凹槽,所述连接壁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凸台,所述凹槽与凸台能够嵌合在一起,使上下层模块对齐。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凸台的高度;使得当上层模块的凹槽与下层模块的凸台嵌合在一起时,所述凹槽与凸台之间能够留有足够大的间隙,以便浇注在墙体框架内的混凝土能够流过该间隙并在其中形成具有一定尺寸的连接体。所述中隔板的下表面也可以设
置有凹槽。所述前壁板和后壁板可以为同轴的圆弧形壁板;所述前壁板的外表面和所述后壁板的外表面可以为同轴圆柱形弧面;前壁板的外表面和/或后壁板的外表面也可以由两个以上连接在一起的平面构成,使前壁板的外表面和/或后壁板的外表面成为多棱柱体的柱面的一部分。为了提高相邻井壁墙体模块之间的连接强度,前壁板的一端和后壁板的一端设置有分别沿前壁板的外表面和后壁板的外表面延伸的外连接片,前壁板的另一端和后壁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分别沿前壁板的内表面和后壁板的内表面延伸的内连接片;所述外连接片和内连接片的形状、位置和尺寸相对应,使得当相邻两块井壁墙体模块连接时,内连接片和外连接片搭接在一起,使相邻井壁墙体模块连接一起。为了提高相邻井壁墙体模块之间的连接强度,也可以采用榫头和榫槽结构。前壁板的一端和后壁板的一端均设置有榫头,前壁板的另一端和后壁板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榫槽;所述榫头和榫槽的形状、位置和尺寸相对应,使得当相邻两块井壁墙体模块连接时,榫头插入榫槽内,使相邻井壁墙体模块连接一起。在本实用新型的增强型井壁强体模块中,前壁板和后壁板的厚度为25mm,连接壁板的厚度为40mm,中隔板的厚度为8mm 12mm,前壁板和后壁板的一个端面和与该端面位于同一侧的连接壁板之间的距离为50mm。在本实用新型的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中,因为在两个连接壁板之间具有连接前壁板和后壁板的中隔板,这样可以适当增加两个连接壁板之间的距离,使前壁板和后壁板突出两个连接壁板的端部缩短,避免在成型、搬运和施工过程中前壁板和后壁板的端部发生断裂、损伤或者变形;同时,由于中隔板的作用,能够避免在成型、搬运和施工过程中前壁板和后壁板的中部(位于两个连接壁板之间的部分)发生断裂、损伤或者变形。由于中隔板的厚度小于连接壁板的厚度,而且还可以在中隔板上设置断裂槽,在施工中,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将中隔板打掉或者保留。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前壁板和后壁板的端部和中部发生断裂、 损伤或者变形,而且采用该模块构筑墙体时,浇注在墙体内部的混凝土在模块的纵向通孔内形成纵向强度构件,流过连接壁板上的凹槽和凸台之间的间隙的混凝土能够形成横向强度构件,前述纵向强度构件与横向强度构件在墙体内部形成网状的填充体,提高墙体强度。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的立体图;图2是显示
图1所示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下表面的立体图;图3是
图1所示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的俯视图;图4是采用
图1所示的井壁墙体模块码放而成的墙体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的立体图;图6是显示图5所示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下表面的立体图;图7是图5所示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的俯视图;[0022]图8是采用图5所示的井壁墙体模块码放而成的墙体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
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包括一个前壁板1、 一个后壁板2和两个连接壁板3,前壁板1的中心面A和后壁板2的中心面B为同轴圆柱形弧面,两个连接壁板3位于前壁板1和后壁板2之间,两个连接壁板3连接前壁板1和后壁板2,两个连接壁板3之间还具有中隔板4,中隔板4分别与前壁板1和后壁板2连接在一起。中隔板4的厚度小于连接壁板3的厚度。在中隔板4上靠近其与前壁板1和后壁板 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断裂槽7。前壁板1的外表面C(远离模块中心的表面)和后壁板2的外表面D(远离模块中心的表面)为同轴圆柱形弧面。如
图1和图2所示,两个连接壁板3的下表面设置有凹槽5,两个连接壁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台6,凹槽5和凸台6的位置对应,凹槽5和凸台6能够嵌合在一起使相邻层模块对齐,凹槽5的深度远大于凸台6的高度。如
图1所示,前壁板1的一端和后壁板2的一端设置有分别沿前壁板1的外表面和后壁板2的外表面延伸的外连接片8,前壁板1的另一端和后壁板2的另一端设置有分别沿前壁板1的内表面和后壁板2的内表面延伸的内连接片9 ;外连接片8和内连接片9的形状、位置和尺寸相对应,使得当相邻两块井壁墙体模块连接时,外连接片8和内连接片9搭接在一起,使相邻井壁墙体模块连接一起。如图3所示,该井壁墙体模块的前壁板1和后壁板2的厚度为25mm,连接壁板3的厚度为40mm,中隔板4的厚度为10mm,前壁板1和后壁板2的左端面与位于左侧的连接壁板之间的距离为50mm,前壁板1和后壁板2的右端面与位于右侧的连接壁板之间的距离为 50mmo如图4所示,采用
图1所示的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码放而成的墙体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在码放时将中隔板4沿断裂槽7打掉。墙体框架内部具有纵向通孔10。浇注在墙体内部的混凝土在纵向通孔10内形成纵向强度构件,流过凹槽5和凸台6之间的间隙的混凝土形成横向的强度构件,在墙体内部横向强度构件与纵向强度构件形成网状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填充体,将所有模块约束在一起,提高墙体强度。由于前壁板1的外表面和后壁板2的外表面是同轴圆柱形弧面,由该井壁墙体模块构筑而成的井壁墙体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为连续的圆柱面。实施例2如图5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包括一个前壁板 1'、一个后壁板2'和两个连接壁板3',前壁板Γ的中心面A'和后壁板2'的中心面 B'为同轴圆柱形弧面,两个连接壁板3'位于前壁板1'和后壁板2'之间,两个连接壁板 3'连接前壁板1'和后壁板2',两个连接壁板3'之间还具有中隔板4',中隔板4'分别与前壁板1'和后壁板2'连接在一起。中隔板4'的厚度远小于连接壁板3'的厚度。在中隔板4'上靠近其与前壁板1'和后壁板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断裂槽7'。前壁板1' 的外表面C'(远离模块中心的表面)由三个连接在一起的平面E、F、G构成,后壁板2'的外表面D'(远离模块中心的表面)由三个连接在一起的平面E'、F'、G'构成;这样,前壁板1'和后壁板2'整体轮廓呈同轴圆弧形,但它们的外表面不是圆柱面,而由三个平面构成。如图5和图6所示,两个连接壁板3'的下表面设置有凹槽5',两个连接壁板3' 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台6',凹槽5'和凸台6'的位置对应,凹槽5'和凸台6'能够嵌合在一起使相邻层模块对齐,凹槽5'的深度远大于凸台6'的高度。中隔板4'的下表面也设置有凹槽5'。如图5所示,前壁板1'的一端和后壁板2'的一端均设置有榫头1Γ,前壁板 1'的另一端和后壁板2'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榫槽12';所述榫头11'和榫槽12'的形状、 位置和尺寸相对应,使得当相邻两块井壁墙体模块连接时,榫头11'插入榫槽12'内,使相邻井壁墙体模块连接一起。如图7所示,该井壁墙体模块的前壁板1'和后壁板2'的厚度为25mm,连接壁板 3'的厚度为40mm,中隔板4'的厚度为10mm,前壁板1 ‘和后壁板2'的左端面与位于左侧的连接壁板之间的距离为50mm,前壁板1'和后壁板2'的右端面与位于右侧的连接壁板之间的距离为50mm。如图8所示,采用图5所示的井壁墙体模块码放而成的墙体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在码放时将中隔板4'沿断裂槽7'打掉。墙体框架内部具有纵向通孔10'。浇注在墙体内部的混凝土在纵向通孔10'内形成纵向强度构件,流过凹槽5'和凸台6'之间的间隙的混凝土形成横向的强度构件,在墙体内部横向强度构件与纵向强度构件形成网状的填充体,将所有模块约束在一起,提高墙体强度。由于前壁板1'的外表面和后壁板2'的外表面均是由三个平面构成的多棱柱表面的一部分,由该井壁墙体模块构筑而成的井壁墙体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为多棱柱的柱面。在本实用新型的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中,两个连接壁板之间具有中隔板,可以通过扩大两个连接壁板之间的距离缩短前壁板和后壁板端部(前壁板和后壁板的任一端面和与该端面同侧的连接壁板之间的部分)的长度,增加前壁板和后壁板端部的强度,同时由于中隔板的存在,能够增强前壁板和后壁板中部(两个连接壁板之间的部分)的强度, 避免在成型、搬运和施工过程中前壁板和后壁板的端部和中部发生断裂、损伤或者变形,尤其当为了降低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降低模块重量而缩小壁板厚度时,更能有效避免前壁板和后壁板发生断裂、损伤或者变形。同时由于中隔板比较薄,而且还可以设置断裂槽,在实际施工时可以通过打掉中隔板,提高墙体的芯注量(浇注的混凝土的量),提高墙体强度。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通过降低前壁板、后壁板和连接壁板的厚度,当在墙体内部铺设钢筋时,可以缩减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墙体内部的钢筋与墙体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提高钢筋作用于外界应力的敏感性,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和适用范围,而且还能降低模块的重量。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不同形式的变化或者对其中的技术特征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申的变化或组合仍然处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包括一个前壁板、一个后壁板和两个连接壁板,所述前壁板和后壁板的中心面为同轴圆柱形弧面,所述两个连接壁板位于所述前壁板和后壁板之间并且连接所述前壁板和后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连接壁板之间具有一个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分别与所述前壁板和后壁板连接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的厚度小于所述连接壁板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上靠近其与所述前壁板和后壁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断裂槽。
4.如权利要求1、2或者3所述的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壁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凹入其下表面的凹槽,所述连接壁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凸台,所述凹槽与凸台能够嵌合在一起,使上下层模块对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凸台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凹槽。
7.如权利要求1、2、3、5或者6所述的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板和后壁板为同轴的圆弧形壁板。
8.如权利要求1、2、3、5或者6所述的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板的外表面和所述后壁板的外表面为同轴圆柱形弧面。
9.如权利要求1、2、3、5或者6所述的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板的外表面和/或所述后壁板的外表面由两个以上连接在一起的平面构成。
10.如权利要求1、2、3、5或者6所述的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板的一端和所述后壁板的一端设置有分别沿所述前壁板的外表面和所述后壁板的外表面延伸的外连接片,所述前壁板的另一端和所述后壁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分别沿所述前壁板的内表面和所述后壁板的内表面延伸的内连接片;所述外连接片和内连接片的形状、位置和尺寸相对应,使得当相邻两块井壁墙体模块连接时,内连接片和外连接片搭接在一起,使相邻井壁墙体模块连接一起。
11.如权利要求1、2、3、5或者6所述的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板的一端和所述后壁板的一端均设置有榫头,所述前壁板的另一端和所述后壁板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榫槽;所述榫头和榫槽的形状、位置和尺寸相对应,使得当相邻两块井壁墙体模块连接时,榫头插入榫槽内,使相邻井壁墙体模块连接一起。
12.如权利要求1、2、3、5或者6所述的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板和后壁板的厚度为25mm,所述连接壁板的厚度为40mm,所述中隔板的厚度为8mm 12mm,所述前壁板和后壁板的一个端面和与该端面位于同一侧的连接壁板之间的距离为5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强型井壁墙体模块,其包括一个前壁板、一个后壁板、两个连接壁板和一个中隔板,两个连接壁板位于前壁板和后壁板之间并且连接前壁板和后壁板,中隔板位于两个连接壁板之间并且连接前壁板和后壁板。由于中隔板的存在,可以通过扩大两个连接壁板之间的距离,缩小前壁板和后壁板端部的长度,增强前壁板和后壁板端部的强度,避免在成型、搬运和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前壁板和后壁板端部和中部的断裂、损伤或者变形。在施工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中隔板打掉或者保留,以提高墙体的芯注量,提高墙体强度。
文档编号E02D29/12GK201952812SQ20112003148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30日
发明者梁彬, 梁林华 申请人:梁彬, 梁林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