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舱排水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4176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救生舱排水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救生舱排水控制装置,属于矿用救生舱的安全保护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预防和应对矿井灾害事故的发生,在矿井巷道中设置了多个可移动式的救生舱,救生舱为避险人员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避险密闭空间。当发生透水事故时,人员位于救生舱内,水将救生舱的部分淹没,此时由于水压的影响,救生舱舱门将无法打开。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救生舱在发生透水事故时方便打开舱门的救生舱排水控制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救生舱排水控制装置,包括过渡舱、排水孔、排气板和压缩空气瓶,过渡舱的舱壁上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上装有阀门,排气板位于过渡舱的顶部,排气板上均勻分布多个排气孔,压缩空气瓶与输气管道的一端相连,输气管的另一端位于排气板的上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当发生透水事故时,通过打开安装在过渡舱舱壁上的排水孔阀门,可以快速的对舱内气压进行调整,使得舱门内外压强相等,此时打开压缩空气瓶的阀门,压缩空气从过渡舱的顶部吹下,舱内气压增大,将进入舱体的水从排水孔挤出,使得舱内气压略高于舱外气压,容易打开舱门,并且可以防止有害气体进入舱内。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过渡舱、2为排气板、3为排气孔、4为舱壁、5为阀门、6为排水孔、7为压
缩气体瓶、8为输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救生舱排水控制装置,包括过渡舱1、排水孔6、排气板3 和压缩空气瓶7,过渡舱1的舱壁4上设有排水孔6,排水孔6上装有阀门5,排气板3位于过渡舱1的顶部,排气板3上均勻分布多个排气孔2,压缩空气瓶7与输气管道8的一端相连,输气管8的另一端位于排气板3的上部,救生舱通常设置有两个同样的排水孔6。当发生透水事故救生舱部分被淹时,舱门外部压强大于内部压强,舱门不能打开, 此时先打开阀门5,舱体外部的水通过排水孔6进入过渡舱1,当流入舱体的水位不再升高时,舱门内外压强相等;再开启压缩空气瓶7,压缩空气通过输气管8到达排气板3的上方, 并通过排气孔2使得舱内气压均勻上升,将进入舱体的水通过排水孔6压出去,最后,当水被全部压出时,关闭阀门5,关闭压缩空气瓶7,舱内气压略高于舱外气压,这样,舱门将很容易打开,并且可以防止有害气体进入舱内。
权利要求1.救生舱排水控制装置,包括过渡舱(1)、排水孔(6)、排气板C3)和压缩空气瓶(7), 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舱(1)的舱壁(4)上设有排水孔(6),排水孔(6)上装有阀门(5),所述排气板C3)位于过渡舱(1)的顶部,排气板C3)上均勻分布多个排气孔O),所述压缩空气瓶(7)与输气管道(8)的一端相连,输气管(8)的另一端位于排气板(3)的上部。
专利摘要救生舱排水控制装置,属于矿用救生舱的安全保护装置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救生舱在发生透水事故时方便打开舱门的救生舱排水控制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救生舱排水控制装置,包括过渡舱、排水孔、排气板和压缩空气瓶,过渡舱的舱壁上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上装有阀门,排气板位于过渡舱的顶部,排气板上均匀分布多个排气孔,压缩空气瓶与输气管道的一端相连,输气管的另一端位于排气板的上部,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煤矿救生舱等领域。
文档编号E21F11/00GK201991554SQ201120164008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3日
发明者刘贵栓, 尹毅 申请人:山西地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