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舱用高压气体瓶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4177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救生舱用高压气体瓶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救生舱用高压气体瓶控制装置,属于救生舱用高压气体瓶气路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预防和应对矿井灾难事故发生,井下巷道放置了多个救生舱,在救生舱内配备了装有氧气、二氧化碳和压缩空气的高压气体瓶。现有的救生舱高压气体瓶气路控制大多单个分别控制,使用完某一瓶气体后,再开启第二瓶,这样,在更换气体瓶时,会间断气体使用,另外重新开启一瓶气体瓶需要重新调整气体流量,操作起来不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持续稳定供气的救生舱用高压气体瓶控制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救生舱用高压气体瓶控制装置,包括总压力表、总控制阀、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一气体瓶、第二气体瓶和第三气体瓶,第一气体瓶的气体输出端串联第一阀门,第二气体瓶的气体输出端串联第二阀门,第三气体瓶的气体输出端串联第三阀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的气体输出端并联接入总控制阀门的气体输入端,总控制阀门的气体输出端接总压力表后接入气体出口。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每个高压气体瓶的气体输出端串联各自的阀门接入总气路,这样选择需要开启高压气体瓶的阀门,就能直接将该高压气瓶接入总气路,保证了总气路中气体的供给;总气路中串联总压力表和总阀门,通过对总阀门的调节,控制总压力表的读数,确保总气路中的气体流量大小,这样就能保证总气路持续稳定的供气,操作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总压力表、2为总控制阀、3为第一阀门、4为第二阀门、5为第三阀门、6
为第一气体瓶、7为第二气体瓶、8为第三气体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救生舱用高压气体瓶控制装置,包括总压力表1、总控制阀2、第一阀门3、第二阀门4、第三阀门5、第一气体瓶6、第二气体瓶7、第三气体瓶8,第一气体瓶6的气体输出端串联第一阀门3,第二气体瓶7的气体输出端串联第二阀门4,第三气体瓶8的气体输出端串联第三阀门5,第一阀门3、第二阀门4和第三阀门5的气体输出端并联接入总控制阀门2的气体输入端,总控制阀门2的气体输出端接总压力表1后接入气体出口。 当第一气体瓶6的气体即将使用完时,总压力表1读数减小,此时可以开启第二阀门4,通过对第二阀门4的调节,使总压力表1的数值保持稳定。当第二阀门4完全打开时,说明第一气体瓶6的气体用完,可以关闭第一阀门3,这样既能利用好每个气体瓶,又能确保在更换气体瓶时总气路气体的供给。接入总气路的气体瓶可以有3到10瓶,每个高压气体瓶的气体输出端串联各自的阀门接入总气路,这样既可以开启单个高压气体瓶的阀门,将该高压气瓶接入总气路,也可以同时开启多个高压气体瓶,保证了总气路中气体的供给;总气路中串联总压力表1和总阀门2,通过对总阀门2的调节,控制总压力表1的读数, 确保总气路中的气体流量大小,这样就能保证总气路持续稳定的供气。
权利要求1.救生舱用高压气体瓶控制装置,包括总压力表(1)、总控制阀O)、第一阀门(3)、第二阀门G)、第三阀门(5)、第一气体瓶(6)、第二气体瓶(7)和第三气体瓶(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瓶(6)的气体输出端串联第一阀门(3),所述第二气体瓶(7)的气体输出端串联第二阀门G),所述第三气体瓶(8)的气体输出端串联第三阀门(5),所述第一阀门 (3)、第二阀门⑷和第三阀门(5)的气体输出端并联接入总控制阀门(2)的气体输入端, 总控制阀门⑵的气体输出端接总压力表⑴后接入气体出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救生舱用高压气体瓶控制装置,属于救生舱用高压气体瓶气路控制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持续稳定供气的救生舱用高压气体瓶控制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救生舱用高压气体瓶控制装置,包括总压力表、总控制阀、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一气体瓶、第二气体瓶和第三气体瓶,第一气体瓶的气体输出端串联第一阀门,第二气体瓶的气体输出端串联第二阀门,第三气体瓶的气体输出端串联第三阀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的气体输出端并联接入总控制阀门的气体输入端,总控制阀门的气体输出端接总压力表后接入气体出口,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矿井救生舱等气体瓶控制领域。
文档编号E21F11/00GK201991555SQ20112016402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3日
发明者乔晋峰, 尹毅 申请人:山西地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