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掘进机及其除尘风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5595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掘进机及其除尘风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掘进机的除尘风筒。此外,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除尘风筒的掘进机。
背景技术
掘进机是一种常用的矿山机械,是煤矿进行巷道开采的一种主要设备,是集巷道采、集、运于一体的井下巷道快速掘进设备,掘进机主要包括截割部、行走机构、回转装置和装载机构。随着煤矿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矿井粉尘的产生量越来越大。目前,掘进巷道中最常用的除尘系统采用长压短抽的通风方式。该方式的特点是在工作面远处的正压风以轴向方式流向掘进面,在掘进面附近形成风墙,将掘进面产生的粉尘控制到离掘进面0 5m 范围内,布置在掘进机前端的负压风筒依靠除尘风机产生的负压,将含尘气体吸入,经除尘器降尘处理排出清洁空气。除尘风筒是掘进机除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捕捉粉尘的能力大小直接影响到除尘控制效果的好坏。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掘进机的除尘风筒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简要说明这种结构的除尘风筒在工作中存在的缺陷。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上述除尘风筒呈直筒状,设置于掘进机截割臂的上方, 该除尘风筒的吸尘口 1'竖直设置,朝向掘进机的截割头2',在工作过程中,除尘系统的除尘风机产生负压,除尘风筒可将截割头2'掘进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吸入,经由除尘器处理排出。掘进巷道中的产尘源主要有两处截割头2'的截齿处和铲板处。由于上述除尘风筒为开口朝向截割头的直筒状,且除尘风筒布置在截割部上方,使其对设于截割臂下方的铲板部产生的粉尘吸收不好;除此之外,由于除尘风筒布置在截割部上方,增大了掘进机截割部处的整机高度,导致在截割臂摇摆进行掘进作业时,除尘风筒会碰撞掘进巷道的顶壁,受到不必要的损坏。有鉴于此,亟待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对上述除尘风筒的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设计, 使其能同时捕捉截割头和铲板部产生的粉尘,改善掘进巷道的除尘效果,同时还具有高度较低的优点,避免除尘风筒碰撞巷道顶壁而受到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掘进机的除尘风筒,能同时捕捉截割头和铲板部产生的粉尘,改善巷道的除尘效果,同时还具有高度较低的优点,避免除尘风筒碰撞巷道顶壁而受到损坏。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除尘风筒的掘进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掘进机除尘系统的除尘风筒,设于所述掘进机的截割臂上,其吸尘方向由前向后,所述除尘风筒包括水平吸尘部,所述水平吸尘部具有朝向所述掘进机截割头的竖向吸尘口 ;所述水平吸尘部的横向外侧具有向下弯折、与所述水平吸尘部横向连通的竖直吸尘部,所述竖直吸尘部具有倾斜吸尘口,所述倾斜吸尘口的前端高于后端。优选地,所述倾斜吸尘口底端的高度由前至后逐渐降低。优选地,所述除尘风筒由钢板制成。优选地,所述水平吸尘部的顶壁前侧设有多个吸尘孔。优选地,所述吸尘孔为腰型孔,且所述腰型孔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优选地,所述倾斜吸尘口的横向外壁下端向外倾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除尘风筒,其水平吸尘部的横向外侧具有向下弯折、与水平吸尘部横向连通的竖直吸尘部,竖直吸尘部具有倾斜吸尘口,倾斜吸尘口的前端高于后端。采用这种结构,当掘进机在巷道中掘进作业时,除尘风筒随截割头的摇摆而运动, 截割头和铲板部均产生粉尘,由于水平吸尘部具有竖向吸尘口,其能够吸收截割臂前端的截割头产生的粉尘,这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此外,由于除尘风筒包括竖直吸尘部,且其具有倾斜吸尘口,该倾斜吸尘口基本对准安装于截割臂下端的铲板部,因此,倾斜吸尘口能够吸收铲板部产生的粉尘。由此可见,上述结构的除尘风筒的水平吸尘部的竖向吸尘口和竖直吸尘部的倾斜吸尘口能够同时吸收截割头和铲板部产生的粉尘,相比现有技术来说,增强了捕捉粉尘的能力,改善了巷道的除尘效果,并且该除尘风筒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掘进机,包括除尘系统;所述除尘系统采用如上所述的除尘风筒,所述除尘风筒通过喉箍与所述除尘系统的柔性风筒连接。优选地,所述除尘风筒卡装于所述掘进机的截割臂的横向外侧,所述水平吸尘部的底壁与所述截割臂的顶壁贴合,所述竖直吸尘部的内侧壁与所述截割臂的外侧壁贴合。优选地,所述掘进机包括2个所述除尘风筒,2个所述除尘风筒对称设于所述截割臂的横向两侧,且2个所述除尘风筒的水平吸尘部的内侧壁贴合。由于上述除尘风筒具有上述的技术效果,因此,包括该除尘风筒的掘进机也应当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在具体的方案中,上述除尘风筒可以卡装于上述掘进机的截割臂的横向外侧,水平吸尘部的底壁与截割臂的顶壁贴合,竖直吸尘部的内侧壁与截割臂的外侧壁贴合。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相比现有技术中除尘风筒整体设于截割臂上方的结构形式,这种布置方式降低了整机的布置掘进机的整机高度,能够避免在掘进机截割过程中,除尘风筒的顶壁因碰撞巷道而受到损坏的现象。

图1为现有技术中掘进机的除尘风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除尘风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图2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除尘风筒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掘进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0028]图7为图6的俯视图。其中,图1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吸尘口;2'截割头;图2至图7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水平吸尘部;11竖向吸尘口 ;2竖直吸尘部;21倾斜吸尘口 ;3吸尘孔;4截割头; 5喉箍;6柔性风筒;7截割臂;8铲板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为提供一种掘进机的除尘风筒,其能同时捕捉截割头和铲板部产生的粉尘,改善巷道的除尘效果,同时还能降低掘进机的整机高度,避免除尘风筒碰撞巷道顶壁而受到损坏。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核心为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除尘风筒的掘进机。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2、图3和图4,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除尘风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图2的俯视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掘进机除尘系统的除尘风筒, 该除尘风筒设于掘进机截割臂上,其吸尘方向由前向后,该除尘风筒主要包括水平吸尘部1 和竖直吸尘部2 ;水平吸尘部1具有朝向掘进机截割头4的竖向吸尘口 11 ;水平吸尘部1的横向外侧具有向下弯折、与水平吸尘部1横向连通的竖直吸尘部2,竖直吸尘部2具有倾斜吸尘口 21,该倾斜吸尘口 21的前端高于后端。采用这种结构,当掘进机在巷道中掘进作业时,除尘风筒随截割头4的摇摆而运动,截割头4和铲板部8均产生粉尘,由于水平吸尘部1具有竖向吸尘口 11,其能够吸收截割臂前端的截割头4产生的粉尘,这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此外,由于除尘风筒包括竖直吸尘部2,且其具有倾斜吸尘口 21,该倾斜吸尘口 21基本对准安装于截割臂7下端的铲板部8,因此,倾斜吸尘口 21能够吸收铲板部8产生的粉尘。由此可见,上述结构的除尘风筒的水平吸尘部1的竖向吸尘口 11和竖直吸尘部2 的倾斜吸尘口 21能够同时吸收截割头4和铲板部8产生的粉尘,相比现有技术来说,增强了捕捉粉尘的能力,改善了巷道的除尘效果,并且该除尘风筒结构简单、布局合理。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出现的方位词“横向”指的是垂直于掘进机长度的方向,即图3中左右延伸的方向;“外”指的是在上述横向,由掘进机的轴向中心线向外延伸的方向, 即图3中从左向右的方向;“内”则相反,为图3中从右至左的方向;“前”指的是掘进机的掘进方向,即图6中从右至左的方向;方位词“后”则相反,指的是图6中从左至右的方向;应当理解,这些方位词是以附图为基准设立的,它们的出现不应当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优选的方案中,上述竖直吸尘部2的倾斜吸尘口 21的底端高度可以由前至后逐渐降低,即倾斜吸尘口 21的底端由前至后呈倾斜直线下降。这种结构形式的倾斜吸尘口 21 的结构非常简单,并且制作加工过程步骤较少,为竖直吸尘部2的具体结构的首选。当然, 除此之外,上述倾斜吸尘口 21的底端还可以采用牙齿等曲线形的具体结构形式。请参考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除尘风筒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进一步的方案中,如图5所示,上述竖直吸尘部2的倾斜吸尘口 21的横向外壁下端可以向外倾斜,即将倾斜吸尘口 21下端设置为喇叭状。采用这种结构形式,使得竖直吸尘部2的开口处增大,除尘机抽风后能够形成符合倾斜吸尘口 21的平滑的风速流向,铲板部8产生的粉尘只要漂浮至渐扩的开口附近,即可迅速被吸收入倾斜吸尘口 21内部。相比没有渐扩开口的倾斜吸尘口 21,这种结构的吸尘风筒能够更加流畅地吸收倾斜吸尘口 21 横向外侧的粉尘,进一步增强吸尘风筒捕捉粉尘的能力。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上述除尘风筒的材料和具体结构。在进一步的方案中,上述除尘风筒可以由钢板制成。由于掘进机的截割过程中会伴随有截割碎石四处进溅的现象,因此,采用钢板制成的除尘风筒,其强度和硬度较大,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涂覆布的除尘风筒,能够避免截割碎石碰撞吸尘口而引起损坏的现象, 增强除尘风筒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当然,上述除尘风筒并不限于由钢板制成,还可以采用矿用玻璃钢等其他材料制成。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上述水平吸尘部1的顶壁前侧可以设有多个吸尘孔3。 采用这种结构,在掘进机截割过程中,除尘系统的除尘机在前段产生负压后,漂浮于除尘风筒上方的粉尘可以通过吸尘孔3被吸入除尘风筒,从而进一步增强除尘风筒的除尘效果。更具体地,上述吸尘孔3可以为腰型孔,且腰型孔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由于吸尘风筒的吸尘方向为由前至后,吸尘机抽风后形成的风速流向为由前至后,因此,采用这种前后较长的腰型吸尘孔3,能够在前后方向吸收更多的粉尘,并且顺应吸尘机形成的风速流向,能够增强吸尘系统的吸尘效率,进一步增强除尘风筒吸尘效果。当然,上述吸尘孔3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例如椭圆型等;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向设置。请参考图6和图7,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掘进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掘进机,包括除尘系统;该除尘系统采用如上述所述的除尘风筒,该除尘风筒通过喉箍5与除尘系统的柔性风筒6连接。由于上述除尘风筒具有上述的技术效果,因此,包括该除尘风筒的掘进机也应当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在具体的方案中,上述除尘风筒可以卡装于上述掘进机的截割臂7的横向外侧, 水平吸尘部1的底壁与截割臂7的顶壁贴合,竖直吸尘部2的内侧壁与截割臂7的外侧壁贴合。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相比现有技术中除尘风筒整体设于截割臂7上方的结构形式,这种布置方式降低了掘进机的整机高度,能够避免在掘进机截割过程中,除尘风筒的顶壁因碰撞巷道而受到损坏的现象。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上述掘进机可以包括2个除尘风筒,2个除尘风筒对称设于截割臂7的横向两侧,且2个除尘风筒的水平吸尘部1的内侧壁贴合。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在掘进机截割过程中,对称设于截割臂7两侧的除尘风筒能够充分吸收截割臂7两侧的粉尘,并且在截割臂7工作过程中的受力平衡、工作稳定;2个除尘风筒的水平吸尘部1的内侧壁贴合能够保证除尘风筒在横向布满截割臂7,使截割臂7 中部的粉尘也能够被充分吸收,保证了除尘风筒吸收的良好效果。[0053]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掘进机及其除尘风筒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掘进机除尘系统的除尘风筒,设于所述掘进机的截割臂上,其吸尘方向由前向后,所述除尘风筒包括水平吸尘部(1),所述水平吸尘部(1)具有朝向所述掘进机截割头(4)的竖向吸尘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吸尘部(1)的横向外侧具有向下弯折、 与所述水平吸尘部(1)横向连通的竖直吸尘部(2),所述竖直吸尘部(2)具有倾斜吸尘口 (21),所述倾斜吸尘口(21)的前端高于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吸尘口(21)的底端高度由前至后逐渐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风筒由钢板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吸尘部(1)的顶壁前侧设有多个吸尘孔(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尘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孔(3)为腰型孔,且所述腰型孔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吸尘口(21)的横向外壁下端向外倾斜。
7.一种掘进机,包括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系统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除尘风筒,所述除尘风筒通过喉箍(5)与所述除尘系统的柔性风筒(6)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掘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风筒卡装于所述掘进机的截割臂(7)的横向外侧,所述水平吸尘部⑴的底壁与所述截割臂(7)的顶壁贴合,所述竖直吸尘部(2)的内侧壁与所述截割臂(7)的外侧壁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掘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掘进机包括2个所述除尘风筒,2 个所述除尘风筒对称设于所述截割臂(7)的横向两侧,且2个所述除尘风筒的水平吸尘部 ⑴的内侧壁贴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掘进机除尘系统的除尘风筒,所述除尘风筒包括水平吸尘部(1),所述水平吸尘部(1)具有朝向所述掘进机截割头(4)的竖向吸尘口(11);所述水平吸尘部(1)的横向外侧具有向下弯折、与所述水平吸尘部(1)横向连通的竖直吸尘部(2),所述竖直吸尘部(2)具有倾斜吸尘口(21),所述倾斜吸尘口(21)的前端高于后端。该除尘风筒能够同时吸收截割头4和铲板部8产生的粉尘,增强了捕捉粉尘的能力,改善了巷道的除尘效果。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掘进机,包括除尘系统;该除尘系统采用如上述所述的除尘风筒,该除尘风筒通过喉箍与除尘系统的柔性风筒连接,该掘进机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文档编号E21C35/22GK202117673SQ20112023083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日
发明者于洪伟, 姜继尚, 李章博 申请人: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