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胶结软岩巷道永久支护方法

文档序号:532493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弱胶结软岩巷道永久支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巷道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巷道支护分为临时支护和永久支护。目前在煤矿井下巷道的永久支护中,普遍采用锚网喷联合支护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普通岩层的情況。目前煤矿井下巷道(尤其是石门)掘进中,经常遇到巷道穿过弱胶结软岩的情况,巷道开挖后如采用普通的锚网喷联合支护方法,支护完成一个月时顶板便表现出明显的变形增大现象,变形量达到500mm以上,同时两帮变形也在300mm,变形速率达到llmm/d,超出了一般锚杆支护所允许的极限变形;同时在锚杆支护下出现了托盘内陷现象,很难达到支护效果。经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在一定的原岩应力作用下,由于岩性软弱,开挖卸压后,围岩随之发生大变形,井向支护结构施加压力,这时,锚杆由于刚度较大,其受拉カ作用后的伸长量远小于周围围岩向巷道的移近量,造成锚杆内陷现象,同时钢筋网喷层是柔性支护体,刚度远小于锚杆托盘体系的刚度,在托盘与喷层交接处的拉剪应カ的综合作用下,喷层内钢筋网屈服伸长,甚至断裂,导致托盘与喷层脱离,进而使得喷层体系失去支撑,丧失支护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弱胶结软岩巷道支护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弱胶结软岩的巷道永久支护方法。技术方案是,一种弱胶结软岩巷道永久支护方法,其特征在干,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歩它是在超前临时支护下开挖出巷道,开挖后首先进行锚网喷联合支护,该支护称为为一次支护;第二步一次支护后进行锚索二次支护,锚索二次支护是在巷道拱顶垂直于岩面的方向打5_8m的锚索孔,锚索孔中安装の12-16_的钢绞线,钢绞线的锚固段深度应大于Im ;第三步锚索二次支护后进行加强支护,加强支护采用U型钢可缩性支架,支架间距 800mm。为了进一步加强支护效果,在锚索二次支护时,可同时在巷道顶板安装上钢筋梯子梁;所述的钢筋梯子梁是用钢筋焊接而成的桁架。本发明加强了弱胶结软岩的巷道的支护效果,克服了弱胶结软岩巷道的变形,保证了煤矿安全生产。
具体实施例方式
根据发明内容所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即可实施,在此不再重复。
权利要求
1.一种弱胶结软岩巷道永久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它是在超前临时支护下开挖出巷道,开挖后首先进行锚网喷联合支护,该支护称为为一次支护; 第二步一次支护后进行锚索二次支护,锚索二次支护是在巷道拱顶垂直于岩面的方向打5-8m的锚索孔,锚索孔中安装Φ12-16_的钢绞线,钢绞线的锚固段深度应大于Im ;第三步锚索二次支护后进行加强支护,加强支护采用U型钢可缩性支架,支架间距800mmo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弱胶结软岩巷道永久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锚索二次支护时,同时在巷道顶板安装上钢筋梯子梁;所述的钢筋梯子梁是用钢筋焊接而成的桁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弱胶结软岩巷道永久支护方法,它是在超前临时支护下开挖出巷道,开挖后首先进行锚网喷联合支护,该支护称为为一次支护;一次支护后进行锚索二次支护,锚索二次支护是在巷道拱顶垂直于岩面的方向打5-8m的锚索孔,锚索孔中安装Φ12-16mm的钢绞线,钢绞线的锚固段深度应大于1m;锚索二次支护后进行加强支护,加强支护采用U型钢可缩性支架,支架间距800mm。本发明加强了弱胶结软岩的巷道的支护效果,克服了弱胶结软岩巷道的变形,保证了煤矿安全生产。
文档编号E21D21/00GK102787856SQ20121028653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3日
发明者亓荣强, 刘增强, 王勇, 王同吉 申请人:内蒙古鲁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