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桩式扶壁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3526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筋混凝土桩式扶壁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挡土墙,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桩式扶壁挡土墙。
技术背景 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多边坡支护都需要采用挡土墙。现有挡土墙常用形式有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护壁式挡土墙、锚杆式挡土墙。其中重力式挡土墙主要是靠墙的自重保持稳定,一般用于墙高小于5米的低挡土墙。此种类型的挡土墙截面积较大,浪费工料,挡土墙高度不理想。悬臂式挡土墙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墙的稳定主要靠墙锤,悬臂以上的土重,墙体内的拉应力由钢筋承担。锚杆式挡土墙的挡土结构由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立柱、墙面、钢拉杆和锚定板在现场拼装而成。上述各种挡土墙,都存在各自的不足之处,例如不稳定、施工量大、浪费工料、工程造价高。尤其,当地表有较厚的软弱土层时,普通的挡土墙无法起到有效的挡土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效果好的钢筋混凝土桩式扶壁挡土墙。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桩式扶壁挡土墙,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挡土墙体,在底板上沿挡土墙体长度方向分布有若干支撑扶壁,其中所述的底板底部分布有若干支撑桩。上述的钢筋混凝土桩式扶壁挡土墙中,所述的支撑扶壁的外形呈三角形状。上述的钢筋混凝土桩式扶壁挡土墙中,所述的底板为圈形梁结构,在满足同样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可以降低材料消耗。上述的钢筋混凝土桩式扶壁挡土墙中,所述的挡土墙体上分布有若干朝下倾斜的排水孔,在挡土墙体背面的排水孔外围设有反滤包。上述的钢筋混凝土桩式扶壁挡土墙中,所述的反滤包由粘土层、设置在粘土层上的粗砾层、依序设置在粗砾层外围的砂砾层和土工布构成;所述的粗砾层与排水孔相对应。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底板底部设置支撑桩,使得挡土墙可以适应地表有较厚软弱土层的施工环境,然后结合挡土墙体和支撑扶壁配合进行挡土,即可达到理想的挡土效果。同时,通过竖壁上的排水孔进行排水,可以及时减轻竖壁的受力,保证竖壁的安全;进一步地,在竖壁与砂石相接触的一侧设置反滤包,保证砂石不会堵塞排水孔,保证排水的通畅。
以下结合附图
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0011]图I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A-A处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反滤包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底板I、挡土墙体2、支撑扶壁3、支撑桩4、排水孔5、反滤包6、粘土层6a、粗石乐层6b、砂碌层6c、土工布6d。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参阅图I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桩式扶壁挡土墙,包括混凝土铺成的底板1,本实施例的底板I为圈形梁结构,在保证使用的情况下,比实体板可以节约 更多的材料;在底板I上沿挡土墙体2长度方向分布有若干支撑扶壁3,本实施例的关键是在底板I底部分布有若干支撑桩4,使得挡土墙结构可以适应地表有较厚软弱土层的施工环境;本实施例的支撑扶壁3的外形呈三角形状;同时,在挡土墙体2上分布有若干朝下倾斜的排水孔5,排水孔5采用直径IOcm的PVC管制成,各排水孔5之间的间距为2. 5m,交错排列在挡土墙体2上,最底处的排水孔5孔底部与地面之间的间距为30cm ;在挡土墙体2背面的排水孔5外围设有反滤包6,反滤包6由粘土层6a、设置在粘土层6a上的粗砾层6b、依序设置在粗砾层6b外围的砂砾层6c和土工布6d构成;所述的粗砾层6b与排水孔5相对应,反滤包在回填土时设置。施工时,基础埋置应保证开挖后的地基面土密实,稳定性和承载力均就满足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220pa,持力层应为全风化泥质粉砂岩或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同时埋置深度不小于2m,当遇到较厚软弱土层时,需要先设置支撑桩4,然后再构筑底板I。在砌筑挡土墙体2时,挡土墙体2背面应及时回填,每砌筑一段高度,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时,才能回填墙背,回填料要求内摩擦角大于35°砂类土分层夯实,密实度达到95%以上。挡土墙体2背面地面横坡陡于I : 5时,应先处理填方基底(铲除草皮,开挖台阶等)再回填。施工完成后应保证挡土墙墙I 止顶部的土层厚度不小于lm。
权利要求1.一种钢筋混凝土桩式扶壁挡土墙,包括底板(I),底板(I)上设有挡土墙体(2),在底板(I)上沿挡土墙体(2)长度方向分布有若干支撑扶壁(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I)底部分布有若干支撑桩(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桩式扶壁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扶壁(3)的外形呈三角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桩式扶壁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I)为圈形梁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桩式扶壁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土墙体(2)上分布有若干朝下倾斜的排水孔(5),在挡土墙体(2)背面的排水孔(5)外围设有反滤包(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桩式扶壁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滤包(6)由粘土层(6a)、设置在粘土层^a)上的粗砾层(6h)、依序设置在粗砾层^h)外围的砂砾层(6c)和土工布(6d)构成;所述的粗砾层(6h)与排水孔(5)相对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桩式扶壁挡土墙,属于挡土墙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挡土墙体,在底板上沿挡土墙体长度方向分布有若干支撑扶壁,其中所述的底板底部分布有若干支撑桩;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效果好的钢筋混凝土桩式扶壁挡土墙;用于边坡挡土。
文档编号E02D29/02GK202492856SQ20122002788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0日
发明者李光星, 陈宁旭, 马文旭 申请人:广州城建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