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驾驶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560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驾驶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工程机械,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安全驾驶室。
背景技术
液压挖掘机等具有履带的工程机械具有即使在坡度相当大的地形作业或移动时,旋转构架的左画和或左方向倾覆的危险,另外此种工程机械在安装附加装置进行吊装作业时,同样有倾覆的危险性。当工程机械翻转时,驾驶室侧画顶部与地画相撞,直接承受强烈冲击,由于驾驶室多为刚性材料制成,有可能因为强烈的冲击产生较大的变形,驾驶室的门也将无法打开,因此对驾驶员生命安全产生很大的威胁,因此工程机械生产作业时需要一种安全防护性能更高的驾驶室。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驾驶室,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驾驶室安全防护性能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本体,所述驾驶室本体上设有防护结构体,所述防护结构体包括防护盖、支撑防护盖的立柱和底座,所述防护盖前端和驾驶室本体顶部前端之间设有支撑装置,所述驾驶室本体上设有上车门和下车门。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在防护盖上的支撑柱和固定在驾驶室本体顶部的凹槽体,所述支撑柱插入在凹槽内。所述支撑柱和凹槽连接处最好设有橡胶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I)当工程机械倾覆时,本实用新型由于地画冲击而产生的变形量很小,因此可有效的保护驾驶员的生命安全;(2)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包括上车门和下车门,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可只开上车门,这样既可以探出身子查看路况,在下车门保护下又不至于从驾驶室跌落。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图3是图I的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驾驶室本体;2、防护盖;3、支撑柱;4、橡胶圈;5、凹槽体;6、立柱;7、底座;8、下车门;9、上车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画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5]在图I、图2中,一种安全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本体1,所述驾驶室本体I顶部设有防护结构体,防护结构体包括防护盖2、支撑防护盖2的立柱6和底座7,底座7固定在驾驶室本体I两侧的钢架结构,为主要承重装置,其上设有两根立柱6,所述立柱6设在驾驶室本体I后端两侧并固定支撑在防护盖2和底座7之间,驾驶室本体I顶部前端的支撑骨架上设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起到支撑防护盖2前端的作用,防护盖2、支撑防护盖2前端的支撑装置和支撑防护盖2后端的立柱6组成整个防护结构体,对驾驶室本体I进行防护,由于保护结构体的侧画比驾驶室本体I的侧画突出一些,因此当驾驶室万一发生侧翻时,驾驶室本体I上的防护结构体首先与地画接触,冲击力一部分通过支撑装置传递给驾驶室本体1,另一部分通过立柱6传递到底座7,因此驾驶室本体I不会发生很大变形。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包括上车门9和下车门8,上车门9和下车门8可以分别打开,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可只开上车门9,用于探出身子查看路况,由于下车门8是关着的,因此可以保护驾驶员不至于从驾驶室跌落。在图3中,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在防护盖上的支撑柱3和固定在驾驶室本体顶部的凹槽体5,所述支撑柱3插入在凹槽体5内,支撑柱3上套有橡胶圈4,橡胶圈4起到缓冲作·用,进一步减缓外来的冲击力,同时还能防止防护盖2随着工程机械激烈的颠簸中发出大的声响。
权利要求1.ー种安全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本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本体(I)上设有防护结构体,所述防护结构体包括防护盖(2)、支撑防护盖(2)的立柱(6)和底座(7),所述防护盖(2)前端和驾驶室本体(I)顶部前端之间设有支撑装置,所述驾驶室本体(I)上设有上车门(9)和下车门(8)。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安全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在防护盖(2)上的支撑柱(3)和固定在驾驶室本体(I)顶部的凹槽体(5),所述支撑柱(3)插入在凹槽体(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和凹槽体(5)连接处设有橡胶圈(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驾驶室,它属于工程机械领域。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驾驶室安全防护性能差的缺陷。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一种安全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本体,所述驾驶室本体上设有防护结构体,所述防护结构体包括防护盖、支撑防护盖的立柱和底座,所述防护盖前端和驾驶室本体顶部前端之间设有支撑装置,所述驾驶室本体上设有上车门和下车门。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具有旋转构架的工程机械上。
文档编号E02F9/16GK202519732SQ20122012168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8日
发明者秦入伟 申请人:连云港市兴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