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车装钻修井机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744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车装钻修井机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机并车的大吨位车装钻井和修井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车装钻修井机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使用的大吨位车装钻修井机需要两台动力机组通过并车装置把动力和二为一,再通过分动装置分成四路把动力 分别输送给行走部分底盘的前桥、后桥、绞车提升部分和转盘旋转部分,由于四路传动彼此独立,使整个传动装置结构复杂、维护保养不便、给用户的使用及维护也造成一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车装钻修井机传动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串联式传动结构,依次实现行走部分底盘的前桥、后桥、绞车提升部分和转盘旋转部分的取力传动,使整个传动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护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车装钻修井机传动装置,包括动力机组一、动力机组二、并车分动箱、前驱动桥、后驱动桥、绞车和转盘,并车分动箱的输出轴一与前驱动桥相连,并车分动箱的输出轴二与后驱动桥相连,并车分动箱的输出轴三与角传动箱相连,角传动箱的输出轴与绞车的输入轴相连,绞车的输入轴通过输出链条与转盘传动箱相连,转盘传动箱输出轴与转盘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串联式传动结构,设计新颖,通过依次实现行走部分底盘的前驱动桥、后驱动桥、绞车提升和转盘旋转的取力传动,使整个传动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工作性能稳定、维护方便。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动结构示意图。图中I-动力机组一 2-动力机组二 3-输入轴4-并车分动箱5-输出轴
一6-输出轴二 7-输出轴三8-角传动箱9-绞车10-输出链条11-转盘传动箱12-大钩13-转盘14-爬坡链条15-后驱动桥16-前驱动桥17-输入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车装钻修井机传动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动力机组一 I和动力机组二 2分别与并车分动箱4的输入轴3相连,并车分动箱的输出轴一 5与前驱动桥16相连,并车分动箱的输出轴二 6与后驱动桥15相连,并车分动箱的输出轴三7与角传动箱8相连,角传动箱8的输出轴通过输入链条17与绞车9的输入轴相连,实现绞车提升部分的取力,绞车9带动大钩12实现提升,绞车9的输入轴上挂接输出链条10与转盘传动箱11相连接,转盘传动箱11输出轴经爬坡链条14与转盘13相连,实现转盘旋转部分的取力。当车装修井机移运时将并车分动箱4挂合到行走位置,动力机组一 I或动力机组
二2的动力通过输入轴3传到并车分动箱4,再通过并车分动箱4把动力传递到前驱动桥16和后驱动桥15,驱动车装修井机走行。当车装修井机进行提升作业时,将并车分动箱4挂合到绞车位置,小负荷作业时,
只挂合并车分动箱上动力机组一 I或动力机组二 2对应的齿轮,使用对应的动力机组一 I或动力机组二 2,动力通过角传动箱8、输入链条17、绞车9传递到大钩12 ;大负荷作业时,挂合并车分动箱上动力机组一 I和动力机组二 2对应的齿轮,动力通过并车分动箱4并车后,再通过角传动箱8、输入链条17、绞车9传递到大钩12。当车装修井机旋转作业时,将并车分动箱4挂合到绞车位置,小负荷作业时,挂合并车分动箱上动力机组一 I或动力机组二 2对应的齿轮,使用对应的动力机组一 I或动力机组二 2,动力通过角传动箱8、输入链条17、输出链条10、转盘传动箱11、爬坡链条14传递到转盘13进行旋转作业;大负荷作业时,挂合并车分动箱上动力机组一 I和动力机组二 2对应的齿轮,动力并车后通过角传动箱、输入链条、输出链条、转盘传动箱、爬坡链条传递到转盘进行旋转作业。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车装钻修井机传动装置,包括动力机组一、动力机组二、并车分动箱、前驱动桥、后驱动桥、绞车和转盘,其特征在于,并车分动箱的输出轴一与前驱动桥相连,并车分动箱的输出轴二与后驱动桥相连,并车分动箱的输出轴三与角传动箱相连,角传动箱的输出轴与绞车的输入轴相连,绞车的输入轴通过输出链条与转盘传动箱相连,转盘传动箱输出轴与转盘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双机并车的大吨位车装钻井和修井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车装钻修井机传动装置,包括动力机组一、动力机组二、并车分动箱、前驱动桥、后驱动桥、绞车和转盘,其特征在于,并车分动箱的输出轴一与前驱动桥相连,并车分动箱的输出轴二与后驱动桥相连,并车分动箱的输出轴三与角传动箱相连,角传动箱的输出轴与绞车的输入轴相连,绞车的输入轴通过输出链条与转盘传动箱相连,转盘传动箱输出轴与转盘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串联式传动结构,结构设计新颖,通过依次实现行走部分底盘的前驱动桥、后驱动桥、绞车提升和转盘旋转的取力传动,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工作性能稳定、维护方便。
文档编号E21B7/02GK202578505SQ20122019956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4日
发明者肖德石, 刘春友, 王安珍 申请人:辽宁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