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潜泵井生产管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9208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潜泵井生产管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潜泵井生产管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潜泵井生产管柱。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潜泵井生产管柱分为普通合采电泵管柱和Y管分采电泵管柱两种。参考图1,现有的电潜泵井生产管柱将原油举升到地面的过程为原油从油气层流到井筒,进入油管02内腔向上流动,由于Y接头下面有Y堵将油管02内腔堵塞,到了循环滑套(开启状态)或带孔管后,油气流就流到油管02和套管04的环形空间内(该环空的横截面积远大于油管02内腔的横截面积),在环形空间向上流动,进入电潜泵机组03的吸入口,电潜泵就给油气流提供压能,迫使油气流继续向上流动,油气流流过单流阀进入Y接头,然后通过Y接头内的三向通道进入油管02上部内腔,最后流到地面。完成油气流的生产过程。可见,现有的电潜泵井生产管柱在生产中,储层内流体从地层流向井筒,再流经电泵后被举升到地面,但因为地层流体在流入电泵前流经套管或油套环空,流道变大,流速变小,于是流体携带的砂就会发生部分沉淀,结果是给井下造成砂埋、砂卡等复杂情况,不但使得油井生产无法正常进行,而且给后续施工带来难题,处理起来周期长、费用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潜泵井生产管柱,用以解决现有电潜泵井生产管柱由于结构上的缺陷容易出现地层砂在井内沉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潜泵井生产管柱,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内设置有油管,通过设置于所述套管顶部的油管挂固定于所述套管内;第一 Y接头,设置于所述油管挂的下方,并用丝扣连接在所述油管上;第二 Y接头,设置于所述第一 Y接头的下方,并用丝扣连接在所述油管上,位于所述第一 Y接头和第二 Y接头之间的油管的内部设置有Y堵;在所述第一 Y接头和第二 Y接头之间,沿着所述第一 Y接头到第二 Y接头的方向依序设置有顺次连接的电泵、分离器、保护器和电机,所述分离器的进液孔、所述保护器和电机由导流罩包围,其中,所述电泵通过穿过所述第一Y接头的第一管路与所述油管连通,所述导流罩通过穿过所述第二 Y接头的第二管路与所述油管连通;所述第二 Y接头下方的所述油管上设置有循环滑套或单向通的反洗井阀;所述循环滑套或单向通的反洗井阀下方的所述油管上设置有安全阀;封隔器,设置于所述安全阀的下方,并用丝扣连接在所述油管上。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单流阀。其中,优选地,所述电泵具体为离心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潜泵井生产管柱,使得油流在整个井内流道流动期间,其流道的有效横截面积不发生大的变化,进而使得油流不发生明显的流速失速现象,使得油流中的砂砾不在井内发生沉积而顺利被举升到地面,从而防止地层砂在井内沉积。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电潜泵井生产管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潜泵井生产管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潜泵井生产管柱,包括套管,其中,套管4内设置有油管2,通过设置于套管4顶部的油管挂I固定于套管4内;第一 Y接头5,设置于油管挂I的下方,并用丝扣连接于油管2上;第二 Y接头7,设置于第一 Y接头5的下方,并用丝扣连接于油管2上,位于第一 Y接头5和第二Y接头7之间的油管2的内部设置有Y堵6 ;在第一 Y接头5和第二 Y接头7之间,沿着第一 Y接头5到第二 Y接头7的方向依序设置有顺次连接的电泵8、分离器15、保护器17和电机16,分离器15的进液孔、保护器17和电机16由导流罩14包围,其中,电泵8通过穿过第一 Y接头5的第一管路31与油管2连通,导流罩14通过穿过第二 Y接头7的第二管路32与油管2连通;第二 Y接头7下方的油管2上设置有循环滑套13 (或单向通的反洗井阀);循环滑套13 (或单向通的反洗井阀)下方的油管2上设置有安全阀10 ;封隔器11,设置于安全阀10的下方,并用丝扣连接在油管2上。封隔器座封在套管内壁上,隔离了油套环空上下的连通。导流罩14是把电机、保护器和分离器(这三个器件可统称为电泵机组)的吸入口的装在自己体内的管状工具,分离器的排气口不装在导流罩14内。导流罩技术是一项现有技术。上述电潜泵井生产管柱的油气流流经过程如下所述油气流从油气层内流到井筒,沿油管2内腔上行(此时,循环滑套13处于关闭状态;或者单向通的反洗井阀处于截止状态),由于第一 Y接头5下方的油管2内有Y堵6将油管2内腔堵塞,油气流就通过第二 Y接头7流到电机16和导流罩14之间的环空,再经过保护器17,最后进入分离器15的进液孔,油气流经过电泵8的举升继续上行,流经单流阀9后进入第一 Y接头5,再流到油管内腔上行到地面,完成整个流动过程。[0033]由于油气流整个流动过程中,油气流没有进入油管2和套管4的环空,整个流动期间,流道的横截面积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从而实现油气流流速没有大的变化,进而油气流中携带的砂砾在没有被举升的地面前就没有在井筒内沉积的机会。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潜泵井生产管柱结构,使得油流在整个井内流道流动期间,其流道的有效横截面积不发生大的变化,进而使得油流不发生明显的流速失速现象,使得油流中的砂砾不在井内发生沉积而顺利被举升到地面,从而防止地层砂在井内沉积。其中,优选地,第一管路31上可设置有单流阀9。单流阀9可以防止抽到油管上部的油向下倒流。其中,优选地,上述电泵8具体为离心泵。为了便于现场连接施工,导流罩和Y接头的连接,可以采取插接方式,插接处实现密封就可以了,可以使用密封筒和插入密封来实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潜泵井生产管柱,包括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内设置有 油管,通过设置于所述套管顶部的油管挂固定于所述套管内; 第一 Y接头,设置于所述油管挂的下方,并用丝扣连接在所述油管上; 第二 Y接头,设置于所述第一 Y接头的下方,并用丝扣连接在所述油管上,位于所述第一Y接头和第二Y接头之间的油管的内部设置有Y堵; 在所述第一 Y接头和第二 Y接头之间,沿着所述第一 Y接头到第二 Y接头的方向依序设置有顺次连接的电泵、分离器、保护器和电机,所述分离器的进液孔、所述保护器和电机由导流罩包围,其中,所述电泵通过穿过所述第一Y接头的第一管路与所述油管连通,所述导流罩通过穿过所述第二 Y接头的第二管路与所述油管连通; 所述第二 Y接头下方的所述油管上设置有循环滑套或单向通的反洗井阀; 所述循环滑套或单向通的反洗井阀下方的所述油管上设置有安全阀; 封隔器,设置于所述安全阀的下方,并用丝扣连接在所述油管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潜泵井生产管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单流阀。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潜泵井生产管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泵具体为离心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潜泵井生产管柱,用以解决现有电潜泵井生产管柱由于结构上的缺陷容易出现地层砂在井内沉积的问题。该电潜泵井生产管柱,包括套管,套管内设置有油管,固定于套管内;第一Y接头;第二Y接头;在第一Y接头和第二Y接头之间,沿着第一Y接头到第二Y接头的方向依序设置有顺次连接的电泵、分离器、保护器和电机,分离器的进液孔、保护器和电机由导流罩包围;所述第二Y接头下方的所述油管上设置有循环滑套或单向通的反洗井阀;所述循环滑套或单向通的反洗井阀下方的所述油管上设置有安全阀;封隔器,设置于所述安全阀的下方,并用丝扣连接在所述油管上。该电潜泵井生产管柱能防止地层砂在井内沉积。
文档编号E21B17/00GK202882780SQ20122028582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8日
发明者吕中芳 申请人:天津克睿特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