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喷射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9381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凝土喷射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 输送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ー种混凝土喷射机。
背景技术
混凝土喷射机是利用压缩空气,将按一定级配和水灰比拌合好的混凝土料,通过输送管经喷射机的喷嘴,以很高的速度喷射出去,从而在受喷面上形成混凝土支护层,是目前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中的主要设备。由于混凝土喷射技术具有节约混凝土和钢材、木材,节省劳动力,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费用等特点,因此混凝土喷射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铁路、公路、水利、建筑、煤炭等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成了解决隧道、道路护坡、建筑基坑、地下工程的临时和永久支护理想的施工作业机械。混凝土喷射机分干式喷射机和湿式喷射机两类,前者由气カ输送干拌合料,在喷嘴处与压力水混合后喷出;后者由气カ或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混合物经喷嘴喷出。湿式混凝土喷射机的主要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I)大大降低了机旁和喷嘴外的粉尘浓度,消除了对工人健康的危害。(2)生产率高。(3)回弹度低。(4)湿喷时,由于水灰比易于控制,混凝土水化程度高,故可大大改善喷射混凝土的品质,提高混凝土的匀质性。因此,湿式混凝土喷射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湿式混凝土喷射机的底盘主要为轮胎式底盘的形式。轮胎式底盘在行走时要求路面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即能承受得起轮胎碾压。由于轮胎式底盘与地面接触面积小,平衡性差,因此在作业时,混凝土喷射机必须先将支腿伸出,调整水平后,才能作业。当作业的距离较长吋,须频繁收起和放下支腿,不断改变整机エ位,才能满足要求。这样,操作机器就很不方便,生产效率也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g在提供ー种混凝土喷射机,在作业时无需支腿,对路面的承载能力要求不高,稳定性好,操作方便,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ー个方面,提供了ー种混凝土喷射机,包括车体,车体包括车架和设置在车架上的臂架总成;履带式底盘,包括行进部和与行进部固定连接的承载部,车体设置在承载部上。进ー步地,混凝土喷射机还包括液压行走马达和減速箱,行进部与液压行走马达之间通过減速箱驱动连接。进ー步地,行进部的位于承载部两侧的履带分别単独与液压行走马达驱动连接。进ー步地,履带的履带板为三角履带板。进ー步地,臂架总成与车架之间通过回转机构连接。进ー步地,车架的前端设置有电缆卷筒。进ー步地,车架的前端还设置有泵送系统,泵送系统和电缆卷筒分别位于车架前端的两相对侧。[0015]进ー步地,泵送系统的中轴线垂直于履带式底盘沿其行进方向延伸的纵向中平面。进ー步地,泵送系统的出料ロ与臂架总成的砼管入口通过混凝土软管连接。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混凝土喷射机包括车体和履带式底盘,其中车体包括车架和设置在车架上的臂架总成;履带式底盘包括行进部和与行进部固定连接的承载部,车体设置在承载部上。通过采用履带式底盘的方式,使得混凝土喷射机的底盘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減少了接地比压,有效地加强了混凝土喷射台车在特殊施工エ况(例如在大角度辅助斜井施工)的行车、驻停安全稳定性,同时可省去液压支腿支撑等结构,方便操作。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ー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 附图中图I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混凝土喷射机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示出了根据图I的实施例的混凝土喷射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參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I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混凝土喷射机包括车体10和履带式底盘20,车体10包括电缆卷筒14、泵送系统15、回转机构13、履带式底盘20、臂架总成12、速凝剂添加系统16、车架11、液压装置18、动カ装置17等部件。履带式底盘20包括行进部21和与行进部21固定连接的承载部22,行进部21为履带式行走机构,包括履带和履带轮,履带由多个履带板连接而成。车架11置于履带式底盘20的承载部22上,并位于承载部22的中间部位,以便为其余部件的布置提供足够的空间。泵送系统15置于车架11的前端,且泵送系统15的中心轴与履带式底盘的沿行进方向延伸的纵向中平面相垂直,能够更加节约泵送系统的占用空间,便于对泵送系统进行布置,也便于喷射机的其它部件的放置。泵送系统15的出料ロ与臂架的砼管入口通过混凝土软管相连,从而实现混凝土的布料。臂架总成12通过回转机构13与车架11连接,并可在履带式底盘20上沿着回转机构13的回转中心进行回转,从而对臂架总成12的送料方向进行调整,使其可以满足多个位置的料体喷射需要。速凝剂添加系统16为喷射机的必备系统,可为泵送的混凝土添加一定比例的速凝剂,保证混合物能够在喷射表面迅速凝固。电缆卷筒14置于车架11的前端,通过电缆卷筒14可实现喷射机与远距离电源的快速连接,使喷射机能够实现较远目标的喷射要求。履带式底盘20的行走装置可采用由液压行走马达驱动,并通过減速箱与行进部21之间驱动连接,驱动整机行走。液压行走马达可选择由变量柱塞泵驱动,以实现自动无级调速,也可以选择其他的泵送装置作为驱动源。位于履带式底盘20两侧的履带可分别与液压行走马达驱动连接,以使液压行走马达对两侧的履带进行同步驱动,或者分别单独驱动各个履带,从而实现履带式混凝土喷射机的原地转向,提高混凝土喷射机的灵活性和操作便利性。动カ装置17通过其所带动的液压装置18驱动行进部21实现履带式混凝土喷射机的行走。此外,还可以通过操作液压装置18,使其驱动泵送油缸,臂架油缸,喷头总成中的摆线马达等,以实现混凝土喷射机的泵送及布料。为了更好地增加稳定性和減少接地比压,履带式底盘20的履带板可以采用高强度的三角履带板,同时可增加两侧履带的中心距,对于链轨总成仍采用标准节距,这样可满足不同作业环境的需要。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混凝土喷射机包括车体和履带式底盘,其中车体包括车架和设置在车架上的臂架总成;履带式底盘包括行进部和与行进部固定连接的承载部,车体设置在承载部上。通过采用履带式底盘的方式,使得混凝土喷射机的底盘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減少了接地比压,有效的加强了混凝土喷射台车在特殊施工エ况(例如在大角度辅助斜井施工)的行车、住停安全稳定性,同时可省去液压支腿支撑等结构,方便操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混凝土喷射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10),所述车体(10)包括车架(11)和设置在所述车架(11)上的臂架总成(12);履带式底盘(20),包括行进部(21)和与所述行进部(21)固定连接的承载部(22),所述车体(10)设置在所述承载部(22)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喷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喷射机还包括液压行走马达和减速箱,所述行进部(21)与所述液压行走马达之间通过所述减速箱驱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喷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进部(21)的位于所述承载部(22)两侧的履带分别单独与所述液压行走马达驱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喷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的履带板为三角履带板。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喷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总成(12)与所述车架(11)之间通过回转机构(1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喷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1)的前端设置有电缆卷筒(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喷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1)的前端还设置有泵送系统(15),所述泵送系统(15)和所述电缆卷筒(14)分别位于所述车架(11)前端的两相对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喷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系统(15)的中轴线垂直于所述履带式底盘(20)沿其行进方向延伸的纵向中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喷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系统(15)的出料口与所述臂架总成(12)的砼管入口通过混凝土软管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喷射机。该混凝土喷射机包括车体(10),车体(10)包括车架(11)和设置在车架(11)上的臂架总成(12);履带式底盘(20),包括行进部(21)和与行进部(21)固定连接的承载部(22),车体(10)设置在承载部(22)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喷射机,在作业时无需支腿,对路面的承载能力要求不高,稳定性好,操作方便,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E21D11/10GK202611721SQ20122028929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9日
发明者大卫·契普罗, 郭岗, 闫琼, 刘小明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