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根盒防喷压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0228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盘根盒防喷压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盘根盒防喷压盖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采油工程领域,涉及一种防止油田机械采油井盘根盒泄漏的防护 装置,尤其是在光杆断脱时能防止井喷的盘根盒防喷压盖。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公知的油田机械采油井井口是光杆和盘根配合密封。但是,在生产过程中, 由于光杆本身质量问题、光杆以下组装不合理、光杆长期疲劳工作等原因,会出现光杆断脱 的情形。当光杆断脱,且断脱点到盘根盒底面距离小于防冲距时,抽油杆柱连同断脱光杆一 起落入井中,使盘根盒失去密封,井液会从盘根盒喷出,发生井喷事故,不但造成不同程度 的环境污染,还增加了管理难度及材料消耗,无形中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影响了生产 效率,造成经济损失。[0003]有鉴于上公知技术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 设计经验,研制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盘根盒防喷压盖。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盘根盒防喷压盖,其使用时设置在盘根盒的上 侧,能防止光杆断脱时井喷事故的发生。[000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盘根盒防喷压盖,其包含有一压盖壳体,所述压盖壳 体的顶端设有一上通孔,其下侧连设有一管状的螺纹连接部,所述螺纹连接部与所述上通 孔的位置相对应,其上端通过一设置在所述压盖壳体底端的下通孔与所述压盖壳体的内腔 相连通,所述压盖壳体顶端的内表面上设有压盖基座,所述压盖基座位于所述上通孔的一 侧;[0006]—防喷挡板,其位于所述压盖壳体的内腔中,所述防喷挡板的上端通过一悬挂轴 枢接于所述压盖基座上,其下端在与所述上通孔相对的一侧设有一凸部,所述凸部的形状 与所述上通孔相匹配,且所述凸部于所述防喷挡板以所述悬挂轴为中心朝向所述上通孔转 动时,能对应封堵所述上通孔。[0007]如上所述的盘根盒防喷压盖,其中,所述凸部为一球帽,其能对应封堵所述中心 孔。[0008]如上所述的盘根盒防喷压盖,其中,所述压盖壳体与所述螺纹连接部为一体成型。[0009]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盘根盒防喷压盖,包含压盖壳体及通过悬挂轴垂直悬挂在压盖 壳体内一侧的防喷挡板。在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设置于盘根盒的上侧,正常生产时,防 喷挡板与光杆纵向平行,不影响光杆工作;当光杆断脱井喷时,井液对防喷挡板产生负压, 防喷挡板在负压作用下由垂直悬挂状态旋转到水平状态,密封上通孔,从而达到防喷目的。[0010]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盘根盒防喷压盖,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正常生产时不影响 光杆工作,而于光杆断脱时,能有效防止井喷事故的发生;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压盖壳体及 防喷挡板,可分别采用金属材料机械加工后组装成一体结构。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盘根盒防喷压盖的结构剖视图;[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盘根盒防喷压盖的俯视图;[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盘根盒防喷压盖中防喷挡板的主视图;[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盘根盒防喷压盖的工作示意图,显示的是防喷挡板由竖直位 置到防喷位置的状态。[0015]主要元件标号说明[0016]10-盘根盒防喷压盖,1-压盖壳体,11-上通孔,12-下通孔,13-压盖基座,14-悬 挂轴,2-防喷挡板,21-凸部,3-螺纹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盘根盒防喷压盖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盘根盒 防喷压盖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盘根盒防喷压盖中挡板的主视图。[0019]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盘根盒防喷压盖10,其包含有一压盖壳体 I及一防喷挡板2。其中,所述压盖壳体I的顶端设有一上通孔11,其下侧连设有一管状的 螺纹连接部3,所述螺纹连接部3与所述上通孔11的位置相对应,其上端通过一设置在所述 压盖壳体底端的下通孔12与所述压盖壳体I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压盖壳体I顶端的内表面 上设有压盖基座13,所述压盖基座13位于所述上通孔11的一侧,其中,该压盖壳体优选为 一圆柱体,以便于制造使用,或者如图所示,进一步在圆柱形的在该压盖壳体的一侧,向外 凸出形成一容置腔,并使放喷挡板悬置在该容置腔内,可进一步扩大该压盖壳体的内腔;[0020]所述防喷挡板2,其位于所述压盖壳体I的内腔中,所述防喷挡板2的上端通过一 悬挂轴14枢接于所述压盖基座13上,其下端在与所述上通孔11相对的一侧设有一凸部 21,所述凸部21的形状与所述上通孔11相匹配,且所述凸部21于所述防喷挡板2以所述 悬挂轴14为中心朝向所述上通孔11转动时,能对应封堵所述上通孔11。在具体实施时,优 选在防喷挡板的上端沿宽度方向开设一用于穿设悬挂轴的贯通孔,并使所述凸部的中心线 到悬挂轴轴心的距离与上通孔中心到悬挂轴轴心的距离相等,即便于制造组装,又能满足 凸部封堵上通孔的要求。[0021]其中,所述凸部21优选为一球帽,其能对应封堵所述中心孔。当然,在实际使用 中,不以此为限,比如,该凸部还可以为圆柱形、圆台形、圆锥形......等形状。[0022]另外,所述压盖壳体I与所述螺纹连接部3为一体成型,如此,与铆接、焊接等其它 连接方式相比,可进一步提高两者相接处的强度及密封性能,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00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盘根盒防喷压盖的工作示意图,显示的是防喷挡板由竖直位 置到防喷位置的状态。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通过压盖壳体下侧的螺纹连接部设置在 盘根盒的上侧,而光杆则通过上通孔、下通孔及螺纹连接部的内腔穿设本实用新型;[0024]在正常生产作业时,防喷挡板通过悬挂轴垂直悬挂在压盖壳体内一侧,且其与光 杆沿纵向(竖向)平行,不影响光杆工作;当光杆断脱落入井下时,井液经由盘根盒进入螺纹连接部中,当井液向上经由下通孔及上通孔喷出时,由于其流速高,其在上通孔及下通 孔之间形成一负压区,使得防喷挡板内侧(与上通孔相对的一侧)的压力小于外侧(与压 盖壳体内壁相对的一侧)的压力,则防喷挡板在负压作用下由垂直悬挂状态旋转到水平状 态,进而封堵上通孔(见图4中的虚线部分),之后,井液不断进入压盖壳体中,在井液液压 力的作用下,压盖壳体内的压力大于外界压力,使得防喷挡板在压差作用下一直保持水平 密封状态,从而达到防喷目的。[002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盘根盒防喷压盖,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正常生产时不影响 光杆工作,而于光杆断脱时,能有效防止井喷事故,避免井液无控泄漏的发生;另外,本实用 新型的压盖壳体及防喷挡板,可分别采用金属材料机械加工后组装成一体结构。[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 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盘根盒防喷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根盒防喷压盖包含有 一压盖壳体,所述压盖壳体的顶端设有一上通孔,其下侧连设有一管状的螺纹连接部,所述螺纹连接部与所述上通孔的位置相对应,其上端通过一设置在所述压盖壳体底端的下通孔与所述压盖壳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压盖壳体顶端的内表面上设有压盖基座,所述压盖基座位于所述上通孔的一侧; 一防喷挡板,其位于所述压盖壳体的内腔中,所述防喷挡板的上端通过一悬挂轴枢接于所述压盖基座上,其下端在与所述上通孔相对的一侧设有一凸部,所述凸部的形状与所述上通孔相匹配,且所述凸部于所述防喷挡板以所述悬挂轴为中心朝向所述上通孔转动时,能对应封堵所述上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根盒防喷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为一球帽,其能对应封堵所述中心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根盒防喷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壳体与所述螺纹连接部为一体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盘根盒防喷压盖,其包含有一压盖壳体,压盖壳体的顶端设有一上通孔,其下侧连设有一管状的螺纹连接部,螺纹连接部与上通孔的位置相对应,其上端通过一设置在压盖壳体底端的下通孔与压盖壳体的内腔相连通,压盖壳体顶端的内表面上设有压盖基座,压盖基座位于上通孔的一侧;一防喷挡板,其位于压盖壳体的内腔中,防喷挡板的上端通过一悬挂轴枢接于压盖基座上,其下端在与上通孔相对的一侧设有一凸部,凸部的形状与上通孔相匹配,且凸部于防喷挡板以悬挂轴为中心朝向上通孔转动时,能对应封堵上通孔。本实用新型的盘根盒防喷压盖,使用时设置在盘根盒的上侧,能防止光杆断脱时井喷事故的发生。
文档编号E21B33/06GK202832356SQ201220450328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5日
发明者孙伟, 赵奇峰, 徐志强, 于俊梅, 张瑛, 张丽云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